目录 1
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3
1.1.1 经济增长研究的意义 3
1.1.2 经济增长研究的困难 3
1.1.3 本书的研究目标 5
1.2 文献综述: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 6
1.2.1 内生增长理论 6
1.2.2 经济增长来源和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13
1.2.3 演化经济学 16
1.2.4 经济增长研究现状分析 19
1.3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23
2 总量生产函数分析 26
2.1 可加性问题 28
2.1.1 剑桥资本争论 28
2.1.2 关于加总条件的研究 33
2.1.3 加总问题小结 36
2.2 同一性问题 38
2.2.1 基于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38
2.2.2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40
2.3.1 生产要素的种类 42
2.3 关于生产要素的讨论 42
2.3.2 生产要素的异质性 45
2.3.3 生产要素的能力利用问题 47
2.4 小结 48
3 经济效率分析 50
3.1 经济效率及其测度 51
3.1.1 PARETO效率 51
3.1.2 经济效率的测度方法 53
3.2.1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测度 58
3.2 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效率 58
3.2.2 TFP的相关争议及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63
3.3 ALLAIS剩余与经济效率 65
3.3.1 ALLAIS剩余 65
3.3.2 ALLAIS剩余和PARETO改进 66
3.4 要素能力利用和X效率 67
3.4.1 要素能力利用和第三类剩余 67
3.4.2 第三类剩余和X非效率 70
3.5 小结 71
4 经济增长过程的效率竞赛模型 72
4.1.1 经济效率和要素使用效率 73
4.1 产出最大化条件 73
4.1.2 产出最大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75
4.2 效率竞赛模型 77
4.2.1 经济增长过程的模型描述 77
4.2.2 经济增长的效率瓶颈 78
4.2.3 效率瓶颈的转换 79
4.3 效率竞赛模型与均衡 82
4.3.1 ROBINSON的工作 83
4.3.2 基于效率竞赛模型的历史和均衡 85
4.4.1 现有理论对长期增长的解释 87
4.4 效率竞赛模型与长期增长 87
4.4.2 基于效率竞赛模型的解释 92
4.5 小结 95
5 经济增长过程的微观机理 98
5.1 消除效率瓶颈过程中的理性问题 98
5.1.1 消除效率瓶颈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99
5.1.2 消除效率瓶颈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理性差异 101
5.2 消除效率瓶颈的微观途径和行为主体 102
5.2.1 消除瓶颈的微观途径 102
5.2.2 消除效率瓶颈的行为主体 102
5.2.3 关于企业、市场和政府的理论探讨 106
5.3.1 局部均衡 108
5.3 局部均衡与效率梯度 108
5.3.2 效率梯度 109
5.4 效率与公平 112
5.4.1 公平的含义 112
5.4.2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13
5.5 小结 114
6 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解释 116
6.1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问题和争议 118
6.1.1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 118
6.1.2 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和争议 119
6.2.1 增长来源分析 124
6.2 基于效率竞赛模型的分析 124
6.2.2 增长过程中的效率瓶颈转换 125
6.2.3 可持续性分析 130
6.3 渐进改革的理论解释 132
6.3.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132
6.3.2 基于效率竞赛模型的解释 132
6.4 小结 135
结论 136
参考文献 139
后记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