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3
卷一 建置 89
第一章 建置沿革 90
第一节 沿革 90
第二节 境域变迁 9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93
第一节 明清时期 9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94
第三节 解放后 94
第三章 郡(州)县治 99
第四章 乡镇概况 100
卷二 自然环境 117
第一章 地质 118
第一节 地层 118
第二节 侵入岩 119
第三节 构造 120
第四节 矿藏 121
第五节 地震 125
第二章 地貌 126
第一节 类型及分布 126
第二节 发育 127
第三节 山脉 127
第三章 气候 133
第一节 日照与辐射 133
第二节 温度与无霜期 134
第三节 降水 137
第四节 风 138
第四章 水文 140
第一节 地表水 140
第二节 地下水 143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44
第一节 土壤 144
第二节 植被 147
第一节 野生植物 148
第二节 野生动物 148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148
第七章 灾害 152
第一节 气象灾害 152
第二节 虫灾害 156
卷三 人口 159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60
第一节 人口总量 160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62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64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6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64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67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 171
第五节 姓氏构成 172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7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73
第二节 迁移变动 176
第四章 婚姻家庭 178
第一节 婚姻 178
第二节 家庭 179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1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82
第三节 节育政策 183
第四节 节育措施及技术 185
第五节 优生优育 187
第六节 人口控制成果 187
卷四 政党 18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南召县地方组织 19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1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193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98
第四节 组织建设 216
第五节 宣传教育 222
第六节 统战工作 224
第七节 政策研究 225
第八节 纪律检查 22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29
第二节 县党部及其委员会 22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南召县地方组织 22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31
第四节 组织建设与党员状况 236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南召县分团部及中国童子军南召县地方组织状况简介 237
卷五 政权 政协 239
第一章 明清及民国政权 240
第一节 明清政权 240
第二节 民国政权 243
第三节 地方自治政权 246
附一:民国时期的南召县参议会 249
附二:南召县日伪政权 250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251
第一节 公民选举 251
第二节 历届大会和会议 25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258
第四节 监督与任免 259
第五节 提案处理与调查视察 26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62
第三章 人民政府 262
附:河南省云阳工区办事处 266
第二节 政务述要 270
第三节 人民来信来访 272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274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四章 人民政协 274
第三节 工作组 276
第四节 提案处理 278
卷六 民政 279
第二节 福利事业机构 28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80
第一章 机构 280
第一节 拥军支前 282
第二章 拥军优属 282
第二节 优待烈军属 283
第三节 抚恤 285
第四节 烈士褒扬 287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289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289
第三章 安置 289
第一节 生产救灾 291
第四章 赈灾扶贫 291
第三节 农村扶贫 293
第二节 社会救灾 293
第四节 收容遣送 294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 295
第五章 社会福利 295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296
第六章 殡葬改革 297
第七章 婚姻登记 298
第二节 库区移民 299
第一节 支边 299
第八章 支边 移民 299
第三节 其它移民 301
卷七 劳动 人事 303
第一章 机构 304
第一节 干部状况 305
第二章 干部 305
第二节 干部管理 306
第三节 干部录用 308
第三章 劳动就业 310
第二节 定员定额 312
第一节 用工制度 312
第四章 劳动力管理 312
第四节 职工队伍 313
第三节 职工培训 313
第一节 工资 316
第五章 工资与奖金 316
第二节 奖金 317
第二节 安全检查 318
第一节 安全生产 318
第六章 劳动安全 318
第七章 保险福利 319
卷八 政法 321
第一节 机构 322
第一章 治安 322
第二节 政治侦察 324
第三节 刑事侦察 326
第四节 治安管理 327
第五节 监所管理 332
第六节 消防管理 333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召县重大火灾纪略 33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37
第一节 机构 337
第二章 检察 337
第四节 经济检察 338
第三节 法纪检察 338
第六节 控告 申诉 339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3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341
第一节 机构 341
第三章 审判 341
第三节 经济审判 342
第五节 复查纠错 343
第四节 民事审判 343
第二节 法制宣传 345
第一节 机构 34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45
第三节 民事调解 346
第五节 公证 347
第四节 律师事务 347
卷九 军事 349
第一章 机构 351
第一节 旧时地方武装 356
第二章 地方武装 356
第二节 人民武装 357
第一节 募兵 征兵 359
第三章 兵制 359
第二节 志愿兵 义务兵 360
第一节 组织 362
第四章 民兵 362
第二节 军事训练 364
第三节 政治工作 365
第四节 重要活动 366
附:黑龙民兵营事迹简介 367
第一节 古代战事 370
第五章 战事 370
第二节 近现代战事 374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381
第一节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81
第六章 驻军 381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382
卷十 群众团体 385
第二节 历届会员代表大会 386
第一节 组织状况 386
第一章 工人团体 38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88
第三节 贫下中农代表会 392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392
第二章 农民团体 392
第一节 农民协会 392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393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393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397
第二节 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399
第一节 组织状况 399
第四章 妇女团体 399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01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403
第一节 商会 403
第五章 工商团体 403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404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 405
第一节 文化艺术协会 405
第六章 文化科技团体 405
第一节 抗日救国战时服务团 406
第七章 其他群众团体 406
第三节 中苏友好协会 407
第二节 抗美援朝分会 407
第四节 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 408
卷十一 农牧业 409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411
第一章 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 411
第二节 减租减息与土地改革 412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413
第四节 人民公社 414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415
第六节 国营农场 416
第一节 耕地演变 417
第二章 耕地与作物 417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 418
第三节 作物分布 419
第四节 作物产量 421
第一节 耕作制度 426
第三章 农艺农技 426
第二节 作物栽培 427
第三节 品种改良 429
第四节 肥料施用 432
第五节 植物保护 433
第一节 畜禽品种 438
第四章 畜禽品种与改良 438
第二节 品种改良 443
第一节 饲草 445
第五章 饲草饲料 445
第二节 加工饲料 446
第一节 防疫检疫 448
第六章 畜禽疫病防治 448
第二节 疫病种类及治疗 449
第三节 兽医队伍 450
第一节 动力机具 451
第七章 农机具 451
第二节 耕作机具 453
第三节 播插机具 454
第五节 收获脱粒机具 455
第四节 排灌机具 455
第七节 其它机具 457
第六节 运输机具 4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0
第八章 机构 460
第二节 专业机构 461
卷十二 林业 463
第一节 树种 464
第一章 林业资源 464
第二节 林木分布 475
第三节 林产品及产量 476
第一节 采种育苗 479
第二章 林木种植 479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82
第三节 苹果基地 486
第一节 封山育林 488
第三章 林木保护 488
第二节 护林防火 490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491
第二节 管理机构 494
第一节 林权 494
第四章 林业管理 494
第三节 国营林场 495
第五节 林站 竹木检查站 498
第四节 集体林场 498
第六节 苗圃 林科所 499
卷十三 蚕业 501
第一节 分布 503
第一章 柞蚕区 503
第二节 柞坡建设 504
第三节 柞坡管理 506
第一节 种子改良 508
第二章 柞蚕种 508
第二节 种子管理 510
第三节 暖茧制种 511
第三章 柞蚕放养及产量 513
第一节 放养 513
第二节 产量 515
第二节 人工植桑养蚕 520
第一节 野桑养蚕 520
第四章 桑蚕 520
第五章 蓖麻蚕 522
第一节 病害 523
第六章 病敌害 523
第二节 敌害 524
第二节 蚕场 5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6
第七章 机构 526
卷十四 水利 531
第一节 水库 533
第一章 工程 533
第二节 堰塘 机井 544
第三节 灌溉 545
第四节 防洪 549
第一节 工程管理 552
第二章 经营管理 552
第三节 水费征收与管理 553
第二节 综合经营 553
第一节 水土流失 557
第三章 水土保持 557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558
第三节 水土保持措施 559
第一节 水旱灾害 561
第四章 防汛 抗旱 561
第二节 防汛 562
第三节 抗旱 563
第二节 养殖 565
第一节 渔业资源 565
第五章 水产 565
第三节 经营 566
第二节 专业机构 5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8
第六章 机构 568
附:南召县各水文站简况 569
卷十五 工业 573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575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575
第一章 所有制 575
第三节 私营及个体工业 577
第一节 冶炼 铸造 锻打 580
第二章 工业门类 580
第二节 采矿 582
第三节 机械 584
第四节 建材 585
第五节 化工 587
第六节 纺织 588
第七节 工艺美术 589
第八节 印刷 591
第九节 粮油食品加工 592
第十节 其它工业 594
第一节 发电 597
第三章 电力 597
第二节 电网建设 598
第三节 供电 用电 600
第四节 机构 6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02
第四章 工业管理 602
第二节 企业管理 603
第五章 军工 605
卷十六 交通 邮电 607
第一节 古道 608
第一章 陆路交通 608
第二节 公路 609
第三节 铁路 613
第二节 码头 渡口 615
第一节 航道 615
第二章 水路交通 615
第三节 航运 616
第一节 桥梁 617
第三章 桥梁 隧道 617
第二节 隧道 621
第一节 货运 623
第四章 运输 623
第二节 客运 625
第三节 搬运装卸 627
第二节 路政管理 628
第一节 机构 628
第五章 交通管理 628
第三节 运输管理 630
第五节 交通监理 631
第四节 航政管理 631
第六节 道路养护 633
第一节 邮政网络 636
第六章 邮政 636
第二节 邮政业务 639
第一节 电话 643
第七章 电信 643
第二节 电报 646
第一节 机构 648
第八章 邮电管理 648
第二节 管理 649
卷十七 城乡建设 651
第一节 古县城建设 652
第一章 县城建设 652
第二节 新县城建设 653
第一节 集镇建设 659
第二章 乡村建设 659
第二节 农村建设 661
第二节 房屋普查 664
第一节 租金 664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664
第三节 私房改造 665
第二节 技术装备 66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666
第四章 建筑业 666
第三节 工程选介 667
第一节 污染 668
第五章 环境保护 668
第二节 治理 669
第六章 机构 671
卷十八 商业 673
第一节 国营商业 675
第一章 经营体制 675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67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680
第四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 682
第一节 购进 686
第二章 经营形式 686
第二节 储运 690
第三节 销售 691
第二节 机电设备 694
第一节 金属材料 694
第三章 生产资料供应 694
第三节 建筑材料 695
第四节 肥料农药 696
第五节 农具 耕畜 697
第一节 石油 699
第四章 石油煤炭供应 699
第二节 煤炭 702
第一节 棉布 百货 704
第五章 日用工业品供应 704
第二节 五金 交电 706
第一节 肉食 禽蛋 708
第六章 食品副食品供应 708
第二节 食盐 食糖 709
第三节 酒类 710
第四节 蔬菜 711
第一节 卷烟市场 714
第七章 烟草专营 714
第二节 销售渠道 716
第一节 饮食 717
第八章 饮食服务 717
第二节 服务 718
第九章 机构 720
卷十九 粮食 723
第一节 旧时市场 725
第一章 市场 725
第二节 解放后市场 728
第一节 统购 730
第二章 收购 730
第三节 议购 733
第二节 超购 733
第四节 油料收购 734
第一节 城镇供应 736
第三章 粮油供应 736
第二节 农村供应 740
附二:军粮供给 743
附一:行政粮供给 743
第一节 仓储 744
第四章 储运 744
第二节 调运 745
第五章 机构 747
卷二十 外贸 749
第一节 出口商品种类 750
第一章 出口商品 750
第二节 出口商品销路 751
第三节 主要商品简介 752
第四节 经营方式 757
第一节 收购渠道和方式 759
第二章 商品收购 759
第二节 收购价格 760
第二节 资金扶持 762
第一节 技术扶持 762
第三章 生产扶持 762
第三节 奖售 763
第四章 机构 766
卷二十一 财政 税务 767
第一章 财政 768
第一节 财政体制 768
第二节 财政收支 769
第三节 预算管理 775
第四节 财务管理 776
第五节 财政监督 779
第六节 机构 780
第一节 税收体制 781
第二章 税务 781
第二节 农业税征收管理 783
第三节 工商各税征收管理 784
第四节 减免照顾 789
第五节 机构 794
卷二十二 金融 797
第一节 通行货币 798
第一章 货币 798
第二节 货币管理 802
第一节 工商信贷 804
第二章 信贷 804
第二节 农业信贷 806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 808
第四节 民间信用 810
第二节 定期 812
第一节 活期 812
第三章 储蓄 812
第三节 有奖储蓄 814
第四章 保险 818
第三节 国库券 820
第二节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820
第五章 债券 820
第一节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820
第一节 民间金融业 821
第六章 金融机构 821
第三节 银行 822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822
卷二十三 经济管理 825
第二节 计划体制 826
第一节 计划机构 826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 826
第三节 计划管理 828
附一:长期计划简介 829
附二:中期计划简介 830
第二节 统计制度 833
第一节 统计机构 833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 833
第三节 统计管理 83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37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83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838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840
第四节 企业登记管理 842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843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844
第七节 打击投机倒把 845
第二节 物价管理 847
第一节 物价机构 847
第四章 物价 847
第三节 调价定价 849
第二节 计量管理 854
第一节 计量制度 854
第五章 计量 854
第二节 审计监督 856
第一节 审计机构 856
第六章 审计 856
卷二十四 教育 859
第一节 县学 861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 861
第三节 私塾 862
第二节 书院 86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863
第二章 普通教育 86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864
第三节 中学教育 869
第四节 教法 876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 878
第三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878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 880
第一节 业余学校教育 883
第四章 成人教育 883
第四节 自学考试 885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 885
第二节 函授教育 885
第一节 教师队伍 887
第五章 教师 887
第三节 教师待遇 888
第二节 教师培训 888
第二节 学校设施 890
第一节 教育经费 890
第六章 经费与设施 890
第三节 勤工俭学 891
第七章 管理机构 893
卷二十五 科技 895
第一节 科研单位 897
第一章 科技组织 897
第二节 学术团体 899
第二节 科技人员管理 901
第一节 科技人员状况 901
第二章 科技队伍 901
第三节 科技人员待遇 902
第二节 省级科研成果 903
第一节 国家级科研成果 903
第三章 科研成果 903
第三节 地区级科研成果 904
第四节 县级科研成果 906
第二节 科技咨询 911
第一节 科普宣传 911
第四章 科技普及 911
第三节 科技交流 912
第一节 气象测报 914
第五章 气象地震测报 914
第二节 地震测报 915
第六章 管理机构 916
卷二十六 文化 917
第一节 文化馆 文化站 文化室 918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918
第二节 电影公司 放映队 920
第三节 剧团 曲艺说唱团 922
第四节 图书馆 档案馆 924
第六节 剧院 电影院 926
第五节 书店 926
第七节 管理机构 928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929
第一节 文学创作 929
第二章 文学艺术 929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930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931
第五节 灯棚 焰火 933
第三章 古今主要著述书目 934
第二节 通讯报道 936
第一节 报刊 936
第四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936
第三节 广播 938
第五节 录音 录像 941
第四节 电视 941
第一节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43
第五章 文物胜迹 943
第二节 其它胜迹 952
第三节 馆藏文物 953
第二节 党史征编 955
第一节 县志编纂 955
第六章 地方史志 地名 955
第三节 地名征编 956
卷二十七 体育 957
第一节 农民体育 958
第一章 群众体育 958
第二节 职工体育 959
第三节 民间武术 960
第二节 解放后学校体育 961
第一节 解放前学校体育 961
第二章 学校体育 961
第一节 设施 964
第三章 设施与经费 964
第二节 经费 965
第一节 运动员队伍 966
第四章 体育队伍 966
第二节 裁判员队伍 967
第三节 人材培养与输送 969
第一节 县级比赛 971
第五章 体育竞赛 971
第二节 地区级比赛 974
第三节 省级比赛 976
第六章 机构 978
卷二十八 医药 卫生 979
第一节 县属医疗单位 980
第一章 医疗单位 980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982
第三节 基层卫生所 986
附:驻南召二十五后方医院 987
第四节 驻南召企业医院 987
第一节 疾病防治 989
第二章 防疫 989
第二节 食品卫生 1001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1004
第一节 中医 1006
第三章 医疗 1006
第二节 西医 100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009
第四节 护理 1010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011
第四章 妇女儿童保健 1011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012
第一节 公费医疗 1014
第五章 公费医疗 合作医疗 1014
第二节 合作医疗 1015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1017
第六章 医药 1017
第二节 药品制剂 1024
第三节 药品经营 1026
第四节 药品管理 1034
第七章 管理机构 1037
第一节 卫生管理机构 1037
第二节 医药管理机构 1037
卷二十九 人民生活 1039
第一章 物质生活 1040
第二章 文化生活 1046
卷三十 风尚习俗 1049
第一章 节日习俗 1050
第一节 农历节日 1050
第二节 公历节日 1052
第二章 生活习俗 1055
第一节 饮食 1055
第二节 服饰 1057
第三节 居住 1058
第三章 礼仪习俗 1060
第一节 称谓 1060
第二节 生日 1061
第三节 婚嫁 1062
第四节 丧葬 1063
第一节 李青店庙会 1064
第二节 云阳镇庙会 1064
第四章 庙会 1064
第四节 曹店庙会 1065
第五节 尹店庙会 1065
第三节 南河店庙会 1065
第一节 迷信 1066
第二节 赌博 1066
第五章 陋俗恶习 1066
第三节 吸毒 1067
第四节 包办买卖婚姻 1067
第六章 道德风尚 1068
第一节 传统美德 1068
第二节 社会新风 1069
卷三十一 民族 宗教 1073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074
第二节 民族分布 1074
第一章 民族 1074
第三节 汉族 1076
第四节 少数民族 1077
第二章 宗教 1079
第一节 道教 1079
第二节 佛教 1085
第三节 伊斯兰教 1090
第四节 天主教 1093
第五节 基督教 10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01
第二节 民族宗教事务 1101
第三章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1101
卷三十二 方言 谣谚 1105
第一章 方言 1106
第一节 语音 1106
第二节 词汇 1113
第三节 语法 1119
第二章 民谚 1121
第一节 农时气象谚语 1121
第二节 生产谚语 1122
第三节 生活谚语 1122
第三章 歌谣 1124
第四章 传说 1128
人物 1133
第一章 传记 1134
第二章 名表 1220
第一节 古代名人表 1220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表 1221
表一 烈士英名录 1221
表二 党政军界人物表 1230
表三 科技人物表 1234
表四 模范人物表 1239
附录 1243
一、文献选辑 1243
二、旧志序言 1253
三、碑文 1256
四、考证 1262
五、古诗选 1270
后记 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