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概念世界”和“语词世界” 1
第一节 “原本中心论”及其语言观问题 5
一、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原本中心论”意识 6
二、传统哲学实在论的“原本中心论”意识 8
第二节 “解释学真理”与“逻辑真理”的张力问题 11
一、“逻辑”取代原初的“逻各斯”的历史 13
二、“解释学真理”的重要含义:概念栖身于语词世界 18
第三节 “唯一的”现代性语言与“复数的”传统语言 25
一、现代性语言的“至上”(meta-)地位 26
二、有的传统不再“言说” 27
三、对“元解释学”的质疑 30
四、让传统言说的条件 32
第四节 解释学哲学的“根”:inter-esse概念 35
一、作为理性形而上学概念典范的“在者”概念 36
二、对“存在”问题的生存论-现象学-解释学理解 39
三、inter-esse:从“旨趣”概念到“居间存在”概念 43
第五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 46
第一章 “翻译”如何是个哲学问题? 50
第一节 两类翻译定义和两类翻译理论 51
一、狭义翻译概念和广义翻译概念 51
二、狭义翻译之学和广义翻译之学(普遍解释学) 53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源头性问题:“原本/译本”之间的“/” 59
一、“原本/译本”的二项式与“三人解释共同体” 60
二、翻译之难——“原本/译本”之间难以逾越的“/” 63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自然态度”:旨在超越“/”的规范性诉求 65
一、自然态度之一:原本中心论的翻译伦理 66
二、自然态度之二:旨在成为工艺学的翻译技术理论 68
三、拒绝自然态度:哲学翻译研究的起点 71
第四节 20世纪哲学翻译研究的轮廓 73
一、20世纪西方哲学翻译理论文献概览 73
二、20世纪语言哲学涉及“翻译”问题的若干范例 77
(一)卡尔纳普的“翻译”概念 79
(二)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 81
(三)翻译:在“概念图式”或“范式”之间 84
三、20世纪解释学涉及“翻译”问题的若干范例 89
四、翻译理论的若干基本话题及其联系 93
(一)“原本/译本”主题 93
(二)“对等性”暨“可翻译性”主题 94
(三)“不可译性”主题——翻译的不确定性或不可通约性 95
(四)意译与直译(free-vs-literal) 96
(五)“一切写作都是翻译” 96
第二章 单数的语言和复数的语言 98
一、对“巴别塔”隐喻的另类解读:复数的语言才是人的家 100
第一节 上帝的“Gift/gift”(毒药/礼品):从神圣语言到复数的语言 100
二、“唯一性”与“唯一的”:人类语言的专名特性以及“翻译”的源始性设定 104
三、“神圣语言”的碎片:人类语言的通名特性以及关于“翻译”的源始性设定 107
四、“礼品”还是“毒药”?——巴别塔隐喻中的源始性“困惑” 111
第二节 从自然的逻各斯(logos)到逻辑(logic) 114
一、神圣逻各斯-人的逻各斯-逻辑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114
二、“想像性的形而上学” 117
(一)“形而上学”与“科学” 122
三、成为“唯一语言”的“理性形而上学”:以亚里士多德为例 122
(二)学科分类意识:“第一哲学”概念的形成条件 126
(三)“工具论”:“第一哲学”的思想工具 129
第三节 “元解释学”批判 133
一、“前逻辑”的生活世界中的语言问题 133
二、广义翻译之学对“差异”的普遍主义叙述 137
(一)“语内性的”解释概念不能替代“语际性的”翻译概念 137
(二)从“文本流传”到“文本流通”:对伽德默尔解释学的批评 140
(三)“文本流通”概念与“激进的解释学” 142
三、语际翻译的解释学:让“差异”与“差异”之间的“差异”显现 145
第四节 结 语 148
第三章 原本中心论 149
第一节 “圣作贤述”的隐喻 150
一、对神圣原本的“听-写”:文化源头的源头性事件 150
二、等级性的“作-述”观念:作者性=权威性 154
三、体制性的“经-传”传统:真理是密写的 157
四、小结:“作-述”观念对“语际翻译”的意义 161
一、模仿(mimesis)一词的原初含义 163
第二节 mimesis:模仿性翻译的链条 163
二、与mimesis有关的几个图式:心灵复制(背诵)、道路图式、载体图式、第三文本图式 166
三、“译本”与“原本”的相似性:“像”与“不像” 173
第三节 “第三文本”:“可译性”的语言条件 177
一、“第三文本”和“第三只眼” 177
二、W.本杰明的“纯粹语言”观念 178
三、作为“第三原本”的深层语言结构 181
四、奎因的“翻译手册悖论”与翻译的“三角关系争论” 186
第四节 没有“原本”:语词秩序的颠覆和“互文本性”写作 190
第四章 译本何为?入土别生枝干! 198
第一节 引言:语词构成物是个缘聚整体 199
第二节 “外语的他在性”(上):基本理论叙述 202
一、从语言的“物的因素”看“外语的他在性” 202
二、从命名看“外语的他在性” 205
三、从“语义域”看“外语的他在性” 212
四、从“可能世界”看“外语的他在性” 214
第三节 “外语的他在性”(下):个案研究——传统汉语的构成制度 218
一、“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栖身于“表音语言”或“表意语言”的不同思想制度 219
二、从“六书”看“象类”与“如在”观念 222
(一)从汉字构成制度看“象”的优先地位 224
(二)“象类”:传统汉字构成制度中的“自然分类”观念 226
(三)从“……若……”的“取法论证”看“如在”(Being-like)观念 228
三、从“六书”看“音谐义近”的概念诠释方式 231
四、小结 234
第四节 meme:文本因子的“出离”与“嵌入” 235
一、文本因子(meme)概念的含义 236
二、“翻译即改写”:原语与译语的双重“解构” 239
三、格义与“空集”的充实:嵌入-转换-生成语法 242
四、体现着“嵌入-转换-生成语法”的翻译 245
第五节 结语:入土别生枝干,本立而道生 247
第五章 “翻译”如何使“哲学”成为一个问题? 251
第一节 概念无法逃避语词:哲学概念的翻译 253
一、概念栖身于语词:“基本哲学语词”的翻译问题 253
二、栖身于“思想疆域”的概念语词:德鲁兹的“地缘哲学” 258
三、栖身于“思想制度”的哲学语词:中国有哲学吗? 261
(一)“思想制度”概念的含义 262
(二)从金岳霖先生的相关讨论所获得的启示 265
第二节 “看”的真实到“听说”的真实:两类知识的三种形态 270
一、“看”的隐喻性前提:关于哲学的镜相信念 270
二、视觉中心论 272
三、对“听说的知识”的拒斥 275
四、“解释学的真理”与“逻辑的真理” 279
第三节 inter-esse(居间存在):“解释学真理”的本体论基础 285
一、“哲学的终结”对“哲学”提出的任务 286
(一)西方形而上学的“典范转移”意味着什么? 287
(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逻辑:形而上学典范转移的源头说明 289
(三)“哲学的完成”或“哲学的终结” 295
二、哲学的再开始 298
(一)“居间性”(inter-ness)主题的浮现 299
(二)“居间性”(inter-ness)概念的生存论-解释学基础 303
(三)“居间性”(inter-ness)所蕴涵的“往复”(repetition)概念 306
三、inter-esse:从“旨趣”到“居间存在” 310
(一)作为“旨趣”的inter-esse概念 311
(二)作为“居间存在”的inter-esse概念 313
附录 316
处于传统与现代紧张关系中的文本流通 316
一、面对“普通语言”的压力——翻译或者死亡 317
二、翻译结构的单向性——外向翻译与内向翻译的区别 323
三、外向翻译居于主导的近现代西方 325
四、内向翻译居于主导的近现代中国 327
五、从汉语“译”字的方位含义嬗变看中国传统“中心-边缘”意识的转移 330
(一)“译”字在先秦“方位名称衍生系统”中的地位与“中国中心意识” 331
(二)“译”字在佛经翻译时期成为通名以及对“中国中心意识”的初次解构 334
六、内向翻译给中国现代传统带来的新特征 337
提问之难 340
一、澄清一个话题 340
二、复述与“图书馆意识” 344
三、独白与“在异域中逗留” 350
参考文献 356
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