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德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0072437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英国革命的历史及今天工业化的现状,揭示了工业革命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一、产权革命与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 1

导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 1

二、商业革命与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4

三、工业革命和企业制度的确立 7

四、工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10

五、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矛盾与变革 13

一、封建产权制度的演变 15

1.封建产权制度的特征 15

第一章 产权制度的变迁 15

2.封土制和庄园制的瓦解 20

3.拓殖运动与非封建地产 24

二、解放运动与农村阶级状况 27

1.人身依附与劳役制度 27

2.拓殖运动与解放运动 29

3.折算制与农奴制解体 32

4.独立小农的地产状况 36

5.乡绅阶级的产生 38

1.圈地运动的早期历史 41

三、圈地运动与土地私有化 41

2.16—18世纪的圈地 42

3.资本主义租佃制的形成 46

第二章 商业革命与市场制度 48

一、商品经济和市场发育 48

1.商品经济的发育 48

2.统一市场的形成 50

3.社会生活的商业化 53

1.贸易扩张与商业革命 54

二、商业革命与商业波动 54

2.股份公司和银行的创立 57

3.南海泡沫危机及其影响 60

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64

1.市场制度演进的阶段 64

2.竞争秩序的不完善性 66

3.市场法律制度的建立 67

4.政府行为的两面性 70

第三章 农业革命与过剩人口 72

一、16—17世纪的人口革命 72

1.人口增长的经济意义 72

2.人口革命及其原因 73

3.关于人口问题的争论 76

二、农业革命对劳动力的排挤 79

1.农业革命的发生 79

2.农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81

3.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 83

三、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84

1.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人的解放 84

2.16—17世纪农民大流动 86

3.血腥立法和早期济贫制度 88

4.劳动力市场障碍的消除 91

四、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95

1.马克思的观点 96

2.贝罗奇的观点 97

3.农业劳动力转移 99

第四章 工业革命的本质 101

一、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101

1.传统工业的进步 101

2.工业组织的创新 102

3.工场手工业的作用 104

二、产业技术革命 107

1.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 107

2.采矿业和冶金业的革新 109

3.机器制造业的产生 111

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12

三、大机器生产与劳动力 115

1.机器与劳动的关系 115

2.劳动力利用的几种途径 117

1.工业革命与资源基础的变化 123

四、剩余劳动力与资本形成 123

2.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式的例证 124

3.剩余劳动力创造资本的例证 128

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 132

1.工厂制度的确立 132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35

3.增长方式的革命 137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就业 139

一、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机制 139

1.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139

2.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 140

3.采用机器的界限与动机 141

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147

1.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矛盾 147

2.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的吸收 149

三、技术进步的就业扩大机制 154

1.工业革命以来的基本事实 154

2.技术进步与需求结构变化 158

1.工业化的结构含义 164

一、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问题 164

第六章 工业化与结构变革 164

2.两种不同的过渡型结构 167

3.英国工业化的结构特点 168

4.德国与日本的例子 170

二、中间结构与过渡性就业 172

1.“中间结构”的意义 172

2.“现代工场手工业” 173

3.“现代家庭工业” 176

4.过渡型部门与过渡性就业 179

5.向工厂制度的过渡 180

1.农业剩余劳动的相对性 182

三、农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182

2.农村“帮伙制度” 184

3.集约农业的发展 186

4.农产品贸易的意义 188

四、对外贸易与世界工厂 189

1.对外贸易的作用 189

2.对外贸易与工业起飞 191

3.“世界工厂”的结构特点 194

1.工业城市的起源 198

第七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 198

一、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198

2.城市化的进程 201

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203

1.城市人口的来源 203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204

三、“城市病”及其治理 207

1.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207

2.“迈达斯灾祸”——城市病 209

3.市政改革及其局限性 213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 217

1.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向城市迁移 217

2.城市工业的兴起与人口城市化 219

3.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反作用 221

第八章 经济矛盾与社会政策 226

一、工业社会的经济周期 226

1.普遍的生产过剩 226

1.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229

二、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229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229

2.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231

3.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235

三、社会政策与福利制度起源 237

1.济贫制度的建立 237

2.济贫制度的改革 242

3.工厂法的产生和演变 246

4.福利国家制度的起源 249

1.宪章运动 250

四、社会改良运动 250

2.工联运动 253

3.空想社会主义 254

4.费边社会主义 256

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258

第九章 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的终结 260

一、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60

1.工业革命的伟大成就 260

2.英国的经济技术优势 262

3.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64

二、第一个自由贸易国家 265

1.对世界贸易的垄断 265

2.自由贸易政策的确定 266

3.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269

三、英国经济的衰落 271

1.经济地位的下降 271

2.贸易保护主义回潮 274

3.民族创新能力的衰减 276

参考文献 280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