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9103932
  • 页数:2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中、下3篇,共19章。上篇免疫学基础,介绍免疫基本内容,免疫化学,免疫分子,免疫应答;中篇免疫检验技术,介绍抗原抗体制备,酶联免疫、荧光免疫、金标记免疫、放射免疫、自动化免疫等分析技术,以及免疫细胞分离与检测,流氏细胞术,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下篇免疫检验与临床,介绍感染性、超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器官移植和输血的免疫学检验。书末有主要参考文献和免疫学中英文名词对照。

第1章 免疫学概要 1

第一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1

第二节 免疫系统 3

一、免疫器官 3

二、免疫细胞 4

三、免疫分子 6

第2章 免疫化学 7

第一节 抗原 7

一、抗原的性质 7

二、抗原的特异性 8

三、抗原的分类 9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 10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1

二、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13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4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16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 16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7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18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19

第四节 补体系统 20

一、概述 21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22

四、补体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24

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4

五、补体结合试验 25

第3章 免疫信息分子 27

第一节 细胞因子 27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27

二、干扰素 27

三、白细胞介素 28

四、肿瘤坏死因子 28

五、集落刺激因子 29

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29

第二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31

第三节 黏附分子和白细胞分化抗原 34

第4章 免疫应答 35

第一节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5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5

二、非胸腺依赖抗原所诱导的免疫应答 39

三、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 39

第二节 免疫耐受 40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 40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41

三、免疫耐受的发生机制 42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43

第三节 超敏反应 43

一、Ⅰ型超敏反应 43

二、Ⅱ型超敏反应 45

三、Ⅲ型超敏反应 47

四、Ⅳ型超敏反应 48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 51

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 51

第5章 抗原抗体的制备技术 51

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 52

三、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 55

四、佐剂 57

第二节 抗血清的制备 58

一、用于免疫的动物 59

二、免疫剂量、时间和途径 60

三、动物采血法 60

四、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 61

五、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 62

第三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3

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63

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方法 64

三、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66

第四节 基因工程抗体 67

一、人源化抗体 68

二、小分子抗体 68

三、抗体融合蛋白 69

五、抗体库技术 70

四、双特异性抗体 70

第6章 酶免疫分析技术 72

第一节 概述 72

一、原理 72

二、酶和酶底物 72

三、酶标抗体(抗原)的制备 74

四、酶标比色仪 75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76

五、固相载体 76

一、原理 77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类型 77

三、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 82

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82

第三节 其他酶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83

一、均相酶免疫测定法 83

二、固相膜免疫测定法 84

三、生物素-亲和素标记技术在ELISA中的应用 86

第7章 荧光免疫技术 92

第一节 概述 92

一、荧光抗体的制备 93

二、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94

第二节 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95

一、技术类型 95

二、技术要点 96

第三节 蛋白质芯片 97

三、方法学评价 97

第8章 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99

第一节 概述 99

一、胶体金的结构 99

二、胶体金的一般性状 99

三、免疫金的特性 101

第二节 胶体金与免疫金的制备 101

一、胶体金的制备 101

二、免疫金的制备 102

一、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103

第三节 金免疫测定技术 103

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104

三、临床应用及评价 107

第四节 金标免疫电镜技术 107

第9章 放射免疫分析 109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 109

一、常用放射性核素 109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方法 109

四、抗血清的鉴定 110

三、标记物的纯化与鉴定 110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 111

一、基本原理 111

二、测定方法 112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 114

一、基本原理 114

二、IRMA与RIA的异同点 115

第四节 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16

一、透射免疫比浊法 117

第10章 自动化免疫分析 117

第一节 免疫比浊分析 117

二、散射免疫比浊法 118

三、免疫胶乳比浊法 120

四、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121

五、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122

六、免疫比浊分析的临床应用 123

第二节 自动化免疫荧光分析 123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123

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125

第三节 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126

一、概述 126

二、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129

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32

四、自动免疫分析系统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132

三、相关功能检测 134

二、聚合物加速沉淀法 134

一、自然沉降法 134

第一节 白细胞的分离 134

第11章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 134

第二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136

一、Ficoll分离法 136

二、Percoll分离法 137

第三节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138

一、淋巴细胞的纯化 138

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 139

三、相关功能检测 142

第四节 吞噬细胞的分离和收集 145

一、单核细胞的分离 145

二、巨噬细胞的分离 145

三、相关功能检测 146

第12章 流式细胞术 148

第一节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 148

一、流式细胞仪分析原理 148

二、流式细胞仪分选原理 149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技术要点 150

一、FCM单细胞标本的制备 150

二、FCM常见荧光染料的种类和特性 151

第三节 流式细胞仪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153

一、参数 153

二、单参数数据的显示和分析 153

三、双参数图 153

五、FCM定量分析的质量控制 154

四、多维数据的显示 154

第四节 流式免疫荧光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156

一、机体免疫状态的检测 157

二、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免疫分型 159

三、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159

四、流式红细胞分析 159

五、FCM对血小板的分析以及在血栓与止血研究中的应用 160

六、FCM在临床肿瘤学中的应用 160

七、检测细胞凋亡 160

八、FCM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162

第一节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概念 163

一、基本概念 163

第13章 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163

二、质量保证的有关概念 164

三、室间质量评价的方式、评分及意义 164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 168

一、室内质控系统要求 168

二、用免疫学室内质控统计方法 169

四、标本的正确收集与要求 171

三、失控处理程序 171

第三节 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和信息系统 172

第14章 抗感染免疫及其相关免疫学检验 174

第一节 人工抗感染免疫 174

一、人工主动免疫 174

二、人工被动免疫 175

三、疫苗接种效果的监测 176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验 176

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血清学检测 177

一、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177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测 178

第三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验 178

一、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178

二、呼吸道病毒的免疫学检测 181

第四节 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验 183

一、TORCH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 183

二、TORCH感染的免疫学检测 187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188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检测 188

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测 190

三、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检测 192

第15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193

第一节 激发试验 193

一、皮肤试验 193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 195

四、环境因素过敏原分析 196

第二节 IgE的检测 196

三、食物激发试验 196

第三节 药物过敏筛选试验 197

第四节 抗细胞抗体的检测 198

一、显微镜凝集法 198

二、微量细胞毒试验 198

三、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 198

第五节 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199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199

二、沉积于组织中的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200

第六节 过敏原的制备 200

第16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201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201

第二节 抗核抗体 202

一、抗核抗体的命名 202

二、抗核抗体的种类 203

三、其他自身抗体 204

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05

第三节 自身抗体的检测 205

二、可溶性抗原抗体检测技术 206

三、实验室方法的选择 207

第17章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208

第一节 肿瘤抗原 208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学检测 209

第三节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检测 210

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211

二、免疫固定电泳 211

三、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212

第18章 器官移植及其免疫检测 213

第一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213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213

二、急性排斥反应 213

三、慢性排斥反应 214

四、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14

第二节 组织配型 214

一、HLA分型 214

一、组织配型检验的选择 216

第三节 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验及意义 216

二、ABO血型 216

三、交叉配型 216

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217

三、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217

第19章 输血及其免疫学检验 219

第一节 免疫血液学基本知识 219

一、血型和血型系统 219

二、血型抗原 219

三、血型抗体 220

四、红细胞凝集和致敏的原理 221

第二节 红细胞血型 222

一、红细胞血型国际输血协会(ISBT)规范分类 222

二、ABO血型系统 223

三、Rh血型系统 226

第三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 228

一、血小板相关抗原 229

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229

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 229

第五节 血型血清学技术 231

一、标本采集 231

二、凝集试验 232

三、聚凝胺的应用 233

四、凝胶技术的应用 234

第六节 输血前的免疫学检查 234

一、ABO血型鉴定试验 234

二、Rh血型鉴定试验 235

三、抗体筛选和鉴定 236

四、交叉配血试验 237

五、血小板交叉配合性试验 238

第七节 血型免疫与输血不良反应 239

一、溶血反应 239

二、非溶血反应 239

三、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40

参考文献 241

索引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