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韩喜凯 3
专论 3
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 季羡林 3
目录 3
以德治国与先进政治文化建设 张岱年 9
文选 13
中庸与三分 庞朴 13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邓晓芒 18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 23
儒学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问题 景海峰 27
从西方儒学研究的新趋向前瞻21世纪的儒学 彭国翔 30
先秦儒学研究 37
一、孔子研究 37
儒学研究状况与进展 37
二、孟子研究 41
三、荀子研究 42
四、先秦儒家综论 42
五、典籍研究与学术考辨 44
汉唐儒学研究 46
一、儒学与汉唐制度研究 46
二、儒家思想文化研究 47
三、儒家人物研究 51
四、士风与教育研究 52
宋元明清儒学研究 53
一、宋元明清儒学的整体性研究 53
二、周敦颐、邵雍研究 55
三、张载研究 56
五、朱熹研究 57
四、王安石新学研究 57
七、王阳明心学研究 58
六、陈白沙、湛若水研究 58
八、吕楠、刘宗周、孙奇逢研究 59
九、顾炎武、李二曲、王夫之、黄宗羲研究 60
十、戴震研究 61
近现代儒学研究 62
一、近现代儒学的整体性研究 62
二、传统儒学的没落及其现代转化 63
三、近代儒学重要观念研究 63
四、近现代儒学与外来文化及佛教的关系 64
五、五四时代的儒学及其贡献 65
六、儒学与近代文化保守主义 66
七、近现代儒家人物研究 66
九、儒学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70
八、今古文经学之争 70
儒学与现代化研究 71
一、儒学与现代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二、儒学与道德文明建设研究 74
三、儒学与现代民主法制建设研究 75
四、儒学与文化建设研究 76
五、儒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78
六、儒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78
新儒学研究 80
一、新儒学整体研究 80
二、第一代新儒家研究 83
三、第二代新儒家研究 85
二、郭店楚简的考古学研究 88
一、郭店楚简对于儒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88
郭店楚墓竹简与儒学研究 88
三、郭店儒简的简册与文字考释 89
四、郭店儒简的学派性质 90
五、郭店儒简的思想研究 91
六、郭店楚简与儒家文献研究 94
七、郭店楚简与儒道关系 96
八、郭店楚简与儒学传播 96
儒学学术动态 99
学术会议 99
海峡两岸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学术研讨会 99
儒商精神与21世纪中国及东南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 100
儒家传统与人权·民主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 101
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
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104
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 105
易学研究的新动向——百年易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108
国际简帛中心第一次学术讨论会 111
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 112
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113
“公民与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 116
陈白沙国际学术研讨会 117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学术讨论会 120
第16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 122
国际第二届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研讨会 122
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 123
考古发现 125
上海新发现《竹书孔子诗论》 125
孔子文化大学暨山东儒学研究基地成立 126
2000年新建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 126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基地成立 127
泰州学派研究会成立 128
儒学论著选介 131
儒学论文选介 131
尊严、境界与德性——儒家人学三论 任剑涛 131
孝与中国国民性 肖群忠 131
儒学面监的挑战 崔大华 132
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郭齐勇 132
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蒙培元 132
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现代价值 白奚 133
儒学生存形态的历史形成与未来转化 李维武 133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陈启智 134
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 唐凯麟 罗能生 134
儒家文化与科学技术 黄世瑞 134
创造21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 成中英 135
21世纪:儒学的地位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刘宗贤 135
孔子从道思想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李宗桂 136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汤一介 136
乌托邦主义与孔子思想的精神价值 墨子刻 136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刘笑敢 137
先秦礼乐文明与孔孟道德理想主义 杨海文 137
孟子学问之道发微 邓新文 138
两汉的孟学研究及其思想价值 丁原明 138
儒家性品极说的开端 黄开国 138
两部儒家礼典的不同命运——论大、小戴《礼记》的关系及《大戴礼记》的被冷落 史应勇 139
嵆阮派玄学的“越名任心”论 黄应全 139
盛唐经学的窘境——论开、天文化特点与经学发展关系 查屏球 139
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 蔡德贵 140
论韩愈的道统观及宋儒对他的超越 何俊 140
理学之术的“实学”精神 朱汉民 141
周敦颐《通书》、《太极图说》关系考——兼论周敦颐的本体论思想 徐洪兴 141
心与理——程朱理学悲剧命运的个案透视 薛富兴 142
论宋代“浙学”与理学关系的演变 陈国灿 142
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兼论湛若水与陈白沙、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方国根 142
意义世界的非理性主义建构——浅论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何善蒙 143
为圣人祛魅——王阳明圣人阐释的“非神话化”特征 方旭东 143
刘宗周与晚明儒学 陈寒鸣 144
论顾炎武的经学思想 魏长宝 144
论王夫之“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说 吴乃恭 144
李二曲调和朱子与陆王的方法 王昌伟 145
清乾嘉后期扬州三儒学术发微 祁龙威 145
阮元的经解 余新华 146
论刘逢禄春秋公羊学的特色 申屠炉明 146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景海峰 147
帛书《系辞》反映的时代与文化 金春峰 147
卦气溯源 刘大钧 147
《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 郑吉雄 148
郭店竹简与楚文化 任继愈 148
郭店楚简儒家乐论试探 蔡仲德 149
从郭店楚简看孔、孟之间的儒学变迁 罗新慧 149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 欧阳祯人 149
略论儒家解释学 宋志明 150
以人文涵盖科学——现代新儒家文化观及其偏颇 孟建伟 150
牟宗三儒学宗教论研究 苗润田 150
新理学与西方哲学——新理学形上学形成的一种解释 陈鹏 151
论传统儒学对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刘国华 151
见理见性与穷理尽性——传统儒学、佛学(华严禅)与理学 和世陵 152
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 张立文 152
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 董群 153
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 方立天 153
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学的“人本”哲学 赖永海 153
近代儒佛关系史述略 李广良 154
儒学著作选介 155
中国儒教史(上、下卷) 李申 155
儒学南传史 何成轩 156
20世纪中国易学史 杨庆中 156
儒学源流(1、2册) 张永桃 157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唐凯麟 曹刚 158
儒商精神 戢斗勇 160
中国礼文化 邹昌林 161
孔子与中国文化 陈卫平 郁振华 161
荀学源流 马积高 162
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 高晨阳 163
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徐克谦 164
朱子哲学研究 陈来 165
朱熹书院门人考 方彦寿 166
朱子家礼与韩国之礼学 [韩]卢仁淑 166
善恶之上——胡宏·性学·理学 向世陵 167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左东岭 168
一代儒宗顾亭林 葛荣晋 魏长宝 169
焦循儒学思想与易学研究 陈居渊 169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丁四新 170
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 姜广辉 171
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 执行主编郭齐勇 171
儒学与21世纪中国——建构、发展“当代新儒学” 祝瑞开 173
国际儒学研究(第9辑) 国际儒学联合会 173
孔子与世界——1990——1999孔子学术会堂讲学录 曲阜市人民政府 174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国际儒学联合会 174
儒学研究机构、团体简介 179
中国孔子基金会 179
国际儒学联合会 179
附: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简帛研究中心”和“当代儒学研究中心” 180
中华孔子学会 181
中国哲学史学会 181
中国实学研究会 182
复旦大学孔子研究所 183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183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184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史研究院 185
黑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185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186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 186
四川社会科学院中华儒学研究中心 187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188
岳麓书院 189
中国文化书院 189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190
河北省儒学研究会 191
山东孔子学会 191
湖南省孔子学会 192
广西儒学学会 193
贵州王阳明研究会 193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194
陕西省哲学会·关学与实学专业委员会 195
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 195
吉林市孔子研究会 196
儒学论著索引 199
论文目录 199
著作目录 214
附录 219
附录一:儒学研究在港、澳、台及国外 219
香港 219
澳门 223
台湾 224
日本 225
新加坡 228
印度尼西亚 229
韩国 231
美国 232
澳大利亚 233
俄罗斯 234
附录二:博士论文摘要 234
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 金尚理 234
《礼记》的礼治思想 田沐臣 235
程朱理学与老庄道家 张艳清 236
王龙溪思想研究 孟晓路 237
追寻现代精神——明清之际价值观的一种探讨 李光福 238
心性之学的嬗变——现代新儒家理想人格理论述评 闫虹珏 239
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 黄玉顺 240
周代朝聘制度研究 李无未 241
考据话语及其效应——顾亭林与清代哲学的方向 魏长宝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