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法与处方歌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文碧玲,鄂建设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5234941
  • 页数:2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针灸治法、处方系统地融入到中医治疗原则中,以民间喜闻乐见、通俗易记的歌诀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1

一、治病求本 1

二、调整阴阳 1

三、扶正祛邪 1

四、标本缓急 1

五、三因制宜 1

第一章 针灸治则 1

一、针灸处方的组成依据 2

三、针灸处方的配穴法 2

二、针灸处方的选穴法 2

第二节 针灸处方的组成 2

六、辨证论治 2

四、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3

(一)五输穴 3

(二)原穴与络穴 6

(三)俞穴和募穴 7

(四)郄穴 8

(五)下合穴 9

(六)八会穴 9

(七)八脉交会穴 10

(八)交会穴 10

(一)十三鬼穴歌 15

五、常用腧穴歌诀 15

(三)回阳九针歌 16

(二)四总穴歌 16

(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17

(五)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20

第二章 针灸治法 22

第一节 解表法 22

一、温散解表 22

二、清热解表 22

三、化湿解表 22

一、和解少阳 23

二、调和肝胃 23

四、清暑化湿 23

第二节 和解法 23

五、补虚解表 23

三、调和肝脾 24

四、调和胆胃 24

五、调和肠胃 24

第三节 清热法 24

一、清解表热 24

四、养阴清热 25

三、清营凉血 25

二、清气泄热 25

五、清脏腑热 26

(一)肝胆热证 26

(二)肺热证 26

(三)心热证 26

(四)脾胃热证 26

第四节 祛寒法 27

一、温中祛寒 27

(六)大小肠热证 27

(五)肾与膀胱热证 27

二、温经通络 28

三、回阳救逆 28

第五节 补虚法 28

一、补阴 28

二、补阳 29

三、补气 29

四、补血 29

第六节 理气法 30

一、行气法 30

二、降气法 30

一、活血化瘀 31

第七节 理血法 31

二、止血法 32

第八节 治风法 33

一、祛风法 33

二、熄风法 34

第九节 祛湿法 35

一、宣散湿邪 35

二、健脾化湿 35

三、清利湿热 35

第十节 开窍法 36

一、开窍清神 36

四、利水渗湿 36

二、通窍启闭 37

第十一节 安神法 37

一、豁痰清心 37

二、滋阴宁心 38

三、养心安神 38

第十二节 止痛法 38

一、祛风止痛 38

二、温寒止痛 39

三、清热止痛 39

四、调气止痛 39

六、祛虫止痛 40

五、化瘀止痛 40

第十三节 通便法 41

一、清热通便 41

二、温寒通便 41

三、养阴通便 41

七、耳鼻咽止痛 41

第十四节 消积法 42

一、消食导滞 42

二、消痞化积 42

三、软坚消肿 42

二、止遗法 43

三、止泻法 43

一、止汗法 43

第十五节 固涩法 43

四、固精法 44

五、固崩法 44

六、止带法 44

第十六节 祛痰法 45

一、理肺化痰 45

二、扶脾化痰 45

三、温阳化饮 45

(一)理肺益气法 46

二、补虚防病针灸法 46

(二)调补脾胃法 46

第十七节 保健法 46

四、祛风化痰 46

一、常用强壮保健腧穴 46

(三)养心安神法 47

(四)健脑益智法 47

(五)补肾壮阳法 47

(六)培本保元法 47

(七)预防中风法 47

(八)消除疲劳法 47

一、清泄脾胃法 48

二、益气健脾法 48

第十八节 减肥法 48

(九)冬病夏治法 48

三、温肾壮阳法 49

四、养阴潜阳法 49

第十九节 美容法 50

一、治面部皱纹法 50

二、治黑痣法 50

三、治痤疮法 50

四、治扁平疣法 50

七、治酒渣鼻法 51

五、治白癜风法 51

六、治斑秃法 51

八、治斜视法 52

九、治眼睑下垂法 52

十、治神经性皮炎法 52

十一、治黄褐斑法 53

第二十节 戒烟戒毒法 53

一、针刺戒烟 53

二、针刺戒毒 53

(一)疏风解表法 54

(二)疏风清热法 54

第一节 六淫病治法与处方 54

一、风病治法 54

第三章 针灸治法与处方 54

(三)疏风化湿法 55

(四)祛风通络法 55

(五)祛风蠲痹法 56

(六)祛风止痉法 57

二、寒病治法 57

(一)发表散寒法 57

(四)逐寒祛湿法 58

(三)逐寒回阳法 58

(二)温中祛寒法 58

三、暑病治法 59

(一)清暑泄热法 59

(二)清暑开窍法 59

(三)清暑熄风法 59

(四)清暑化湿法 60

四、湿病治法 60

(一)清化表湿法 60

(三)化湿和中法 61

(四)渗湿利水法 61

(二)祛湿升清法 61

五、燥病治法 62

(一)清燥润肺法 62

(二)生津润肺法 62

六、火病治法 62

(一)清热泻火法 62

(二)清火解毒法 63

(三)清热熄风法 64

【附】 疟病治法 64

祛邪截疟法 64

(一)温化寒痰法 65

(二)清化热痰法 65

第二节 痰饮病治法与处方 65

一、痰病治法 65

(三)燥湿化痰法 66

(四)理气化痰法 66

(五)祛风涤痰法 66

(六)消痰软坚法 67

二、饮病治法 68

(一)温阳化饮法 68

(二)逐饮和络法 68

一、气病治法 69

(一)补气益元法 69

(四)发汗散饮法 69

第三节 气血病治法与处方 69

(三)温肺化饮法 69

(二)补气固脱法 70

(三)理气行滞法 70

(四)理气降逆法 71

(五)开窍启闭法 71

二、血病治法 71

(一)益气补血法 71

(二)养血熄风法 72

(三)活血化瘀法 72

(四)凉血止血法 73

第四节 精髓神志病治法与处方 74

一、精病治法 74

(一)补精益髓法 74

(五)补气摄血法 74

(二)补肾益精法 75

(三)固精止遗法 75

(四)疏通精髓法 75

二、神病治法 76

(一)益精健神法 76

(二)醒脑清神法 76

(三)安神定志法 77

(二)补血养心法 78

(三)养阴补心法 78

第五节 脏腑病治法与处方 78

(一)益气养心法 78

一、心病治法 78

(四)温阳补心法 79

(五)回阳救逆法 79

(六)清心泻火法 80

(七)清心开窍法 80

(八)宣痹通阳法 80

(一)育阴潜阳法 81

二、肝病治法 81

(十)交通心肾法 81

(九)补益心脾法 81

(二)养血补肝法 82

(三)疏肝理气法 82

(四)清肝泻火法 82

(五)平肝熄风法 83

(六)温经暖肝法 83

(七)疏肝和胃法 83

(九)清肝利胆法 84

(十)清肝泻肺法 84

(八)调和肝脾法 84

三、脾病治法 85

(一)益气健脾法 85

(二)补中益气法 85

(三)健脾统血法 86

(四)温中运脾法 86

(五)运脾利水法 87

(六)健脾燥湿法 87

(七)清利湿热法 87

(八)温补脾肾法 87

四、肺病治法 88

(一)益气固表法 88

(九)运脾消积法 88

(二)养阴润肺法 89

(三)宣肺止咳法 89

(四)清肺化痰法 89

(五)泻肺涤痰法 90

(六)益肺补脾法 90

(七)滋补肺肾法 91

五、肾病治法 91

(一)补肾固摄法 91

(二)固肾纳气法 91

(五)补肾益精法 92

(四)温肾利水法 92

(三)温肾壮阳法 92

(六)滋阴降火法 93

(七)通淋排石法 93

(八)滋肾平肝法 94

六、胆病治法 94

(一)益胆安神法 94

(二)利胆排石(驱蛔)法 94

(三)清胆涤痰法 95

(四)调和胆胃法 95

(三)温胃散寒法 96

(二)养阴和胃法 96

(一)益气健胃法 96

七、胃病治法 96

(四)清胃泻火法 97

(五)和胃降逆法 97

(六)消食导滞法 97

八、小肠病治法 98

(一)温运小肠法 98

(二)清利小肠法 98

九、大肠病治法 99

(一)厚肠固摄法 99

(四)驱虫导滞法 99

(三)行气散结法 99

(二)润肠通便法 100

(三)温肠散寒法 100

(四)清利湿热法 100

(五)泻热通腑法 101

十、膀胱病治法 102

(一)益气固脬(胞)法 102

(二)清利膀胱法 102

第六节 胞宫冲任病治法与处方 103

一、温阳暖宫法 103

二、温宫行瘀法 103

四、补益冲任法 104

三、清利胞宫法 104

六、调理冲任法 105

五、固摄冲任法 105

七、温通冲任法 106

八、清凉冲任法 106

九、健脾束带法 107

十、固任束带法 107

第七节 胎产病治法与处方 108

一、平冲降逆法 108

二、矫正胎位法 108

四、通脬利尿法 109

三、催生引产法 109

五、和血止痛法 110

六、通脉下乳法 110

七、通乳散结法 111

第八节 皮肤病治法与处方 111

一、疏风止痒法 111

二、清热凉血法 112

三、清热散瘀法 112

四、清热除湿法 113

五、消瘀散结法 114

七、补气益血法 115

六、养血润肤法 115

八、补益肝肾法 116

九、温阳祛寒法 116

十、疏肝理气法 117

第九节 眼病治法与处方 118

一、祛风清热法 118

二、祛风通络法 118

三、清热泻火法 119

四、疏肝理气法 120

五、平肝熄风法 120

六、益气养血法 120

八、金针拨障法 121

七、补益肝肾法 121

【附】 金针拨障操作手术方法 122

第十节 耳病治法与处方 125

一、疏风通窍法 125

二、通络利窍法 125

三、化痰利湿法 126

四、补益肝肾法 126

五、益气养血法 127

第十一节 鼻病治法与处方 127

一、宣肺通窍法 127

三、益气利窍法 128

二、清热化浊法 128

五、补气止衄法 129

四、泻火止衄法 129

第十二节 咽喉病治法与处方 130

一、祛风清热法 130

二、清热泻火法 130

三、滋阴降火法 130

四、理气散结法 131

五、疏经活络法 131

第十三节 口腔病治法与处方 132

一、疏风清热法 132

四、滋肾降火法 133

二、清胃泻火法 133

三、清心泻火法 133

五、舒筋通络法 134

附录一 经外奇穴的定位及图解 135

附录二 经灸治法、处方及适应证一览表 143

附录三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179

附录四 头针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 185

附录五 耳穴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作用 192

附录六 手部刺激区示意图 208

附录七 足部刺激区示意图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