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熊猫调查概况 1
第一节 大熊猫调查简史 1
一、野外大熊猫调查简史 1
二、圈养大熊猫调查简史 5
第二节 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概况 6
一、调查内容 6
二、调查范围及工作量 7
第二章 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 10
第一节 调查方法 10
一、外业调查方法 10
二、内业分析方法 13
一、分布区 18
第二节 调查结果 18
二、栖息地 20
三、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26
四、潜在栖息地 33
五、同域分布的主要野生动物 36
第三章 大熊猫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植被状况 40
第一节 调查方法 40
一、外业调查方法 40
二、内业分析方法 41
第二节 调查结果 42
一、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概况 42
二、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状况 54
三、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状况 88
四、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状况 102
五、大熊猫栖息地竹子状况 112
六、潜在栖息地植被及竹子概况 136
第四章 大熊猫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受干扰状况 138
第一节 调查方法 138
一、外业调查方法 138
二、内业分析方法 138
第二节 调查结果 139
一、全国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概况 139
二、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状况 149
三、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状况 165
四、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受干扰状况 174
五、全国大熊猫潜在栖息地受干扰概况 180
六、各省大熊猫潜在栖息地受干扰概况 182
第五章 圈养大熊猫状况 189
第一节 调查方法 189
一、外业调查方法 189
二、内业分析方法 189
第二节 调查结果 189
一、四川、陕西、甘肃大熊猫饲养单位基本概况 189
二、圈养大熊猫种群状况 192
第六章 大熊猫分布区社会经济状况 195
第一节 调查方法 195
一、外业调查方法 195
二、内业分析方法 195
第二节 调查结果 196
一、大熊猫分布区社会经济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 196
二、各省大熊猫分布区社会经济状况 199
第一节 调查方法 228
一、外业调查方法 228
二、内业分析方法 228
第二节 调查结果 228
一、管理体制 228
第七章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 228
二、机构建设 230
三、人员能力建设 232
四、法制建设 233
五、日常保护管理 233
七、困难与问题 236
八、已建保护区保护管理概况 236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236
第八章 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248
第一节 大熊猫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248
一、各省大熊猫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248
二、各山系大熊猫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249
第二节 大熊猫栖息地的历史变化 250
一、各省大熊猫栖息地的历史变化 250
二、各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历史变化 252
第三节 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历史变化 253
一、各省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历史变化 253
二、各山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历史变化 255
三、部分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历史变化 255
第四节 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的历史变化 256
二、各山系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的历史变化 258
一、各省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的历史变化 258
三、不同年代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的历史变化 259
第五节 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 260
一、大熊猫分布范围扩大、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 260
二、大熊猫分布范围缩小、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 262
第六节 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63
一、四川省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63
二、陕西省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63
三、甘肃省大熊猫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64
第九章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 265
第一节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 265
一、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状况评价 265
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 267
三、规范野外巡护,启动监测工作 273
四、开展栖息地植被恢复工作 273
第二节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优先项目 273
二、加强新建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建设 273
一、编制大熊猫保护管理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 273
五、开展社区共管工作 274
六、开展人员培训工作 274
七、开展繁育基地建设和野化放归工作 274
八、开展信息化建设 274
附表 275
主要参考文献 314
附件 320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