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抗日讨蒋旗帜下的反“清剿”斗争 678
第一节 抗日讨蒋方针的确立 678
一、华北危机与福建的局势 678
二、探索抗日讨蒋的斗争方针 682
三、闽西南《抗日讨蒋纲领》的发布 686
四、各地抗日武装的成立 691
第二节 在反“清剿”斗争中加强党的建设 695
一、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作用 695
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增强斗争信念 702
三、利用报刊宣传,明确斗争方向 707
四、肃反扩大化的继续及深刻教训 714
第三节 探索符合斗争实际的方针政策 718
一、加强各阶层民众的联盟 718
二、争取白色堡垒变红色堡垒 722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斗争 728
四、适应斗争形势,调整土地政策 733
第四节 游击战争的发展与游击根据地的扩展 738
一、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清剿” 738
二、洞宫山会师与中共闽赣省委的成立 742
三、西南事变与福建的反“清剿”斗争 746
四、游击根据地在反“清剿”斗争中不断扩展 753
第十三章 反“清剿”斗争的蓬勃发展与向联蒋抗日的转变 760
第一节 西安事变前后福建形势的变化 760
一、日军加紧筹划“闽南自治” 760
二、反“清剿”斗争形势的变化 765
第二节 城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770
一、城市白区党组织的恢复及其斗争 770
二、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城市文化斗争 776
三、各游击区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781
第三节 开辟通往抗日统一战线的道路 787
一、千方百计获悉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 787
二、致力于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 791
三、向“联蒋抗日”的转变 798
第四节 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结束 804
一、国民党推行“北和南剿”政策 804
二、游击战争向纵深发展 807
三、国共和谈在局部地区的展开 814
第三编 福建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825
第十四章 实行战略转变,促成福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 825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的形势和党的工作的转变 825
一、福建面临的形势 825
二、党的工作的转变 830
第二节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833
一、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 833
二、抗日救亡报刊竟相出现 838
三、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843
第三节 福建各地国共合作的形成 847
一、漳浦事件与“何鸣危险”的警戒 847
二、闽西国共和谈与中共闽粤赣边省委的成立 853
三、中共闽赣省委的跨省谈判 858
四、闽东党组织积极推进国共和谈 862
五、闽中国共和谈与部队改编进城 867
第四节 部队整编北上抗日 871
一、白土整编 871
二、石塘、棠口整编 878
第十五章 保持战略支点,促进抗日运动的深入发展 884
第一节 扎根山区保持支点 884
一、独立自主靠山扎 884
二、巩固老支点,建立新支点 890
三、开展改善民生的合法斗争 896
四、保田斗争 902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深入 907
一、沿海军民英勇抗敌 907
二、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916
三、城乡抗日救亡运动的曲折发展 921
四、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927
五、战时工业合作运动的兴起 932
第三节 反对国民党当局制造磨擦 936
一、国民党挑起反共事端 936
二、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对策 943
第四节 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发展 949
一、大量发展党员 949
二、恢复与发展党的组织 955
第五节 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 959
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 959
二、加强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 966
三、整顿、巩固党的组织 971
四、反逆流斗争 974
第十六章 贯彻隐蔽精干方针,开展抗日反顽斗争 982
第一节 皖南事变前夕福建的局势和党的方针 982
一、日益逆转的福建局势 982
二、党在国统区的方针 988
第二节 准备应付突然事变 995
一、隐蔽、撤退党的干部 995
二、在组织群众斗争中锻炼党 999
第三节 沿海地区抗日游击战争 1006
一、日军发动的“福州作战”与国民党军的消极抵抗 1006
二、党领导的沿海抗日游击战 1011
三、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019
第四节 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清剿” 1026
一、反第一、二、三期“清剿”与牛栏前会议 1026
二、闽西事变与党组织的应变措施 1034
三、反第四、五期“清剿” 1041
四、南委事件和闽西南党组织的紧急措施 1049
五、反第六期“清剿” 1055
第五节 在斗争中加强的思想建设 1061
一、加强党性教育 1061
二、开展整风学习 1066
第十七章 加强武装自卫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1071
第一节 进一步从思想上政治上巩固党 1071
一、福建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071
二、打通各基本地区 1076
三、深入开展整风运动 1082
四、加强统一战线与群众工作 1088
第二节 继续开展反顽自卫斗争 1093
一、隐蔽基地的巩固与扩展 1093
二、反特务斗争 1097
三、重建闽西南党组织领导的自卫武装 1101
第三节 抗战中后期经济文化斗争 1106
一、国民党经济统制政策的破产 1106
二、反对国民党“扶植自耕农”政策 1112
三、国民党顽固派扼杀永安进步文化活动 1117
第四节 争取福建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1122
一、党对海外华侨工作的加强 1122
二、福建华侨以财力物力人力报效祖国 1128
三、广大侨胞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133
第五节 争取人民抗战胜利的斗争 1137
一、王涛支队的建立及其反顽武装斗争 1137
二、福州再度沦陷和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深入开展 1146
三、侵占福建日军败退后的斗争 1152
第四编 福建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 1163
第十八章 分散隐蔽发展,为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而斗争 1163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福建的形势和党的方针任务 1163
一、战后福建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现状 1163
二、福建党组织的方针与任务 1167
第二节 力争和平反对内战 1171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宣传与斗争 1171
二、开展整风与生产自救 1175
三、反对内战,坚持武装自卫斗争 1180
四、恢复和巩固基本地区,开辟新据点 1187
第三节 福建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 1193
一、城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1193
二、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兴起 1199
第四节 中共七大精神和中央指示的传达 1204
一、传达党的七大精神和隐蔽待机方针 1204
二、中共福建省代表会议 1209
第十九章 发动农村游击战争,开辟城市第二条战线 1213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后福建的形势 1213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1213
二、福建的敌我态势 1217
第二节 福建党组织的决策 1220
一、发动爱国游击战争的决定 1220
二、先粤东后闽西南战略方针的确立 1223
第三节 福建各地游击战争的发动 1227
一、创建游击主力 1227
二、闽浙赣边游击战争的展开 1234
三、闽粤赣边武装斗争的发展 1239
四、《八·二八指示》及其贯彻 1243
第四节 城市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247
一、福建城市的殖民地化和党在城市的工作方针 1247
二、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 1250
三、福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257
第二十章 挫败敌人的进攻,建立和发展民主根据地 1264
第一节 福建党组织为建立民主根据地而斗争 1264
一、1948年福建的形势 1264
二、建立民主根据地决议的提出及其试点 1269
三、各地群众斗争和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 1273
第二节 以进攻挫败敌人的进攻 1281
一、反“清剿”斗争的展开 1281
二、继续反击敌人的进攻 1289
第三节 在游击战争中加强党的建设 1295
一、进行整风和整编 1296
二、城工部冤案 1300
三、中共闽粤赣边代表会议 1304
第四节 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308
一、反迫害和反美扶日斗争 1308
二、转变城市斗争策略 1312
三、福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 1317
第二十一章 配合南下大军解放福建 1322
第一节 三大战役后福建的形势和边纵的成立 1322
一、1949年上半年福建的形势 1322
二、闽粤赣边纵队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成立 1326
第二节 全面出击,拓展解放区 1332
一、各地游击队广泛出击 1332
二、策动闽西起义 1340
三、连占闽中南七城 1345
四、策应第二野战军解放闽北 1351
五、配合第三野战军解放闽东 1355
第三节 福建新解放区的各项建设 1359
一、党和群众团体建设 1359
二、政权建设 1364
三、经济建设 1368
四、文化教育建设 1375
第四节 福建爱国民主运动的深入发展 1380
一、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最后浪潮 1380
二、大力支援农村游击战争 1384
三、团结争取华侨侨属为解放福建而斗争 1388
第五节 迎接十兵团入闽,新的中共福建省委成立 1393
一、建瓯军管会的成立 1393
二、十兵团进军福建,新省委成立 1396
三、扫除福州外围障碍,掀起支前热潮 1401
四、加强情报策反工作,开展反破坏斗争 1405
五、福州及周围各县的解放 1410
第六节 配合漳厦战役,夺取全省胜利 1415
一、莆田、泉州的反“清乡”斗争及两地区的解放 1415
二、打击逃敌,支援十兵团攻占厦门外围 1419
三、配合解放厦门和闽西全境 1427
四、肃清残敌,福建大陆全境解放 1435
后记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