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的农用地与耕地 1
一、我国农用地与耕地的内涵 1
第一章 我国耕地保护的理论 1
二、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2
第二节 我国农用地保护的目标 8
一、现行农用地保护目标理念及其效果 8
二、粮食安全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8
三、农用地保护多级目标分解 9
一、耕地资源的特点 11
第三节 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功能 11
二、耕地资源的功能 13
第四节 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 15
一、耕地保护的生态学基础 15
二、耕地保护的经济学基础 18
三、耕地保护的法学基础 21
四、耕地保护的社会学基础 22
第一节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25
一、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25
第二章 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压力 25
二、“三农”问题与耕地保护 26
三、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 26
四、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26
五、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 27
第二节 我国农用地及耕地状况分析 27
一、土地数据来源及精度评估 27
二、我国农用地结构及变化分析 30
三、我国耕地的动态变化分析 31
二、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34
第三节 近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34
一、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34
第三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体系 39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思路 39
一、研究背景 39
二、研究思路 40
第二节 耕地占补平衡的质量评价体系 42
一、构建区域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分级和分值 44
四、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价权重 46
五、全国各农业生态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9
第三节 各农业生态区的气候(光温)生产潜力比系数的计算 55
一、影响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分析 55
二、气候(光温)生产潜力计算原理 59
三、我国各农业生态区气候生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比系数 61
第四节 耕地占补平衡评价方法 63
一、同一农业生态区内耕地占补平衡评价方法 63
二、在不同的农业生态区间进行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 65
第五节 耕地占补平衡检查验收程序 68
一、耕地质量评价指标的野外调查诊断 68
二、占补耕地的质量平衡评价 69
三、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报告 69
第四章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研究 82
第一节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82
一、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设立初衷和预期目的 82
二、政策的演变过程 84
一、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 92
第二节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92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 93
三、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 93
四、占用基本农田补充制度 93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制度 93
六、基本农田定期监督检查制度 94
七、基本农田保护区地力建设制度 94
八、基本农田污染监测制度 94
一、各地保护基本农田的基本做法 95
第三节 各地的基本做法与经验教训 95
二、部分地区保护基本农田的新探索 105
第四节 各国(地区)保护基本农田的做法 107
一、美国的农田保护做法 107
二、日本的农地管制制度 110
三、加拿大的农地保护 111
四、其他国家农田保护概况 112
五、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保护 113
第五节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一、制度措施 119
第六节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与手段的完善 119
二、经济措施 122
三、行政措施 124
四、法律措施 125
五、生态环境措施 126
六、技术措施 128
第五章 基本农田分级保护体系研究 13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32
第二节 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想 134
一、分级保护政策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35
二、分级保护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37
三、分级保护体系的具体模式 141
第三节 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政策体系的机制设计 143
一、机构组建 143
二、管理机制 145
三、经济激励 147
第四节 政策含义 149
一、我国农地利用中的土地问题 151
第一节 我国耕地保护相关因素分析 151
第六章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及策略 151
二、我国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土地问题 152
三、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状况分析 154
四、我国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分析 156
五、我国的土地收益分配 157
第二节 我国农用地保护对策建议 160
一、进一步推进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160
二、协调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161
三、促进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 163
四、加快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165
五、实施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改革 167
六、因地制宜地推行规模经营 168
第七章 沿海发达地区耕地保护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 170
第一节 平湖市概况 170
一、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 170
二、社会经济状况 170
一、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173
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7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情况 173
三、近5年建设用地使用情况 175
四、农用地及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176
第三节 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绩效分析 178
一、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 178
二、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绩效分析 180
第四节 耕地保护影响机制分析 180
一、市场机制与耕地保护 180
二、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 182
三、土地经营方式与耕地保护 183
四、农业政策与耕地保护 186
五、农贸市场建设与耕地保护 188
六、公共财政机制与耕地保护 191
七、耕地保护的影响机制 192
第五节 沿海发达地区耕地保护的对策 193
一、耕地保护的长期策略 194
二、耕地保护的近期对策 196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98
第一节 荆州市概况 198
第八章 中部粮食主产区农地变化态势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198
二、行政区划及人口状况 199
三、土地利用状况 201
四、城市发展状况 205
第二节 农用地及耕地现状与变化态势 207
一、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及对应关系 207
二、数据来源与精度分析 209
三、农用地现状及变化态势分析 212
四、耕地现状及变化态势分析 219
五、主要农作物生产分析 228
第三节 农地保护相关因素分析 234
一、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及其效果 234
二、地方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 236
三、农业生产、农民收益与农地保护 239
四、农业政策与农地保护 242
第四节 农地保护策略分析 244
一、部分农地保护政策失灵及原因分析 244
二、中部粮食主产区农地保护对策 245
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