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基本概念 1
一、临床药理学在药物治疗中的地位 1
二、临床药理学的基本任务 1
第一章 绪论 1
三、医师在临床药理学中的作用 2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3
第一节 新药的分类与审批 5
一、新药分类 5
第二章 新药临床药理研究与评价 5
二、新药申报与审批 6
第二节 新药临床研究 7
一、新药临床试验 7
二、生物等效性试验 12
第三节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13
一、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 13
二、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14
三、试验方案 15
四、研究者的职责 16
五、申办者的职责 17
六、记录与报告 18
第三章 临床药效学 19
第一节 药效动力学概述 19
一、治疗效果 19
二、不良反应 19
三、药物剂量-效应关系 19
第二节 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20
一、受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简史 22
二、受体动力学 22
第三节 受体学说及临床用药 22
三、受体调节及相对性 27
四、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 27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9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29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31
三、遗传因素 31
四、时间药理学因素 32
五、病理学因素 32
七、环境因素 33
六、心理学因素 33
第五节 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 34
第四章 药物动力学 35
第一节 概述 35
第二节 药物体内过程的定量规律 35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35
二、吸收过程的定量规律 37
三、药物分布的定量规律 40
四、药物消除的定量规律 42
一、静脉快速注射给药求算药动学参数 46
第三节 药动学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6
二、血管外途径用药的药动学 49
三、静脉恒速滴注的药动学 50
四、等量重复用药的药动学 51
第五章 治疗药物监测及其应用 54
一、药动学药物监测 54
二、药效学药物监测 60
三、个体差异 63
二、种族差异 63
第一节 药物反应的差异与遗传 63
一、种属差异 63
第六章 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与遗传药理学 63
四、遗传药理学 64
五、遗传与环境 64
第二节 遗传药理学 64
一、遗传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64
二、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65
三、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 66
四、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 71
五、临床用药与遗传药理学 73
第七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74
第一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74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76
一、历史与流行病学 76
二、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78
三、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78
四、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 79
一、联合用药 84
第八章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84
二、药物相互作用 85
三、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87
四、正确对待和处理药物相互作用 89
第九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91
一、药物滥用及其危害 91
二、依赖性药物分类 93
三、依赖性药物滥用的现状 93
一、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98
第十章 老年人临床用药 98
第一节 概述 98
二、老年人用药的研究动向 99
第二节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00
一、吸收 100
二、分布 101
三、代谢 101
四、排泄 102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4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4
第三节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104
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5
四、免疫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5
五、其他方面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5
第四节 影响老年人用药的其他因素 106
一、老年性疾病 106
二、饮食与营养 106
一、明确用药目的,严格掌握 107
适应证 107
四、对医嘱的顺应性 107
第五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107
三、精神因素与安慰剂效应 107
二、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 108
三、给药方案应个体化,必要时可TDM 108
四、恰当联合用药 108
五、疗程不宜过长,长期用药应定期随访 108
六、减少和控制应用补养药 108
二、分布 110
一、吸收 110
第一节 小儿的药动学特点 110
第十一章 小儿临床用药 110
三、代谢 111
四、排泄 112
第二节 小儿的药效学特点 112
一、中枢神经系统 112
二、水盐代谢 112
一、母亲用药与新生儿 113
第三节 影响小儿用药的因素 113
五、免疫反应 113
四、遗传性疾病 113
三、内分泌及营养 113
二、新生儿黄疸与用药 114
三、红细胞酶功能不足引起的反应 115
四、用药顺应性 115
第四节 小儿合理用药 115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115
二、给药途径及方法 117
三、治疗药物监测在小儿用药中的应用 117
一、药动学 120
第十二章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临床用药 120
二、药物对胎儿、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122
三、哺乳期妇女用药 125
第十三章 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方案 127
一、肾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动力学 127
二、肾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反应性 131
三、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方案 131
第十四章 肝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方案 134
一、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动力学 134
二、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反应性 136
三、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方案 137
第十五章 心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方案 139
一、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动力学 139
二、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反应性 140
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方案 140
第十六章 时间药理学与时间治疗学 142
第一节 生物节律与时间药理学 142
一、生物节律的特征参数 142
三、生物节律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性 143
二、生物节律的有关概念 143
一、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144
第二节 时间药理学 144
二、药物疗效的昼夜节律 145
三、药物作用昼夜节律的机制 146
四、药物作用的季节性节律 148
二、疾病发作的节律性 149
三、时间治疗的类型 149
一、时间治疗的定义 149
第三节 时间治疗学 149
第十七章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152
第一节 抗震颤麻痹药 152
一、左旋多巴及其增效药 152
二、抗胆碱药 156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 157
一、睡眠的生理 157
二、失眠治疗的选药用药原则 158
三、常用镇静催眠药 158
第三节 抗癫痫药 161
一、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 162
二、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 167
三、抗癫痫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 168
四、妊娠、其他疾病和抗癫痫药 171
第四节 镇痛药 171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175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75
一、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 175
二、药理作用及其作用原理 176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77
三、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 177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178
一、抗抑郁症药 178
二、抗躁狂药 180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 182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 182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183
一、利尿药 183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184
三、钙拮抗药 186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87
五、中枢性降压药 190
六、神经节阻断药 191
七、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 191
八、血管舒张药 191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193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逆转左室肥厚作用 194
一、根据高血压病情选用药物 195
二、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 195
第五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95
三、高血压的分级治疗 196
第二十章 抗心肌缺血药 197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97
一、影响心肌供氧的主要因素 197
二、影响心肌耗氧的因素 198
第二节 抗心肌缺血药的作用 198
一、增加心肌血液供应 198
一、硝酸酯类 199
第三节 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 199
三、改善心肌代谢 199
二、降低心肌耗氧量 199
四、抑制血小板聚集 199
二、β受体阻断剂 202
三、钙通道阻滞剂 203
四、其他药物 205
第二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07
第一节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学 207
一、影响心功能的生理因素 207
一、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的基本作用 208
二、心功能不全时神经激素系统的调节 208
第二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作用及分类 208
二、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的分类 209
第三节 常用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09
一、正性肌力药 209
二、利尿药 214
三、扩血管药 217
二、冲动传导异常 219
一、冲动形成异常 219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219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219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220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220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220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 225
三、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225
四、Ⅳ类:钙拮抗药 227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228
第五节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原则 229
第二节 血管扩张药 231
一、血管扩张药应用指征 231
第二十三章 抗休克药 231
第一节 概述 231
二、血管扩张药应用注意事项 232
三、常用血管扩张药 232
第三节 血管收缩药 234
一、血管收缩药应用指征 234
二、常用血管收缩药 235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类 236
第四节 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 236
第六节 纠正代谢紊乱的药物 237
一、人工冬眠疗法 237
二、ATP-MgCl2疗法 237
三、极化液疗法(GIK疗法) 237
四、纠正酸中毒的药物 237
第七节 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药物 237
第二十四章 平喘药 238
一、抗炎药 238
二、支气管扩张药 239
三、平喘药的临床应用 241
第二十五章 抗消化性溃疡药 242
一、抗酸药 243
二、H2受体阻断药 244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244
四、质子泵抑制剂 245
五、胃泌素受体拮抗剂 245
六、黏膜保护药 245
七、抗幽门螺杆菌药 246
第一节 概述 248
一、抗炎药的分类 248
二、抗炎药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248
第二十六章 抗炎药 248
三、抗炎药的时间药理学 250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抗炎药 250
一、非甾体抗炎药 250
二、甾体抗炎药 256
第一节 胰岛素 261
第二十七章 抗糖尿病药 261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263
一、磺酰脲类 263
二、双胍类 264
三、α-葡萄糖甙酶抑制药 264
第二十八章 抗菌药 265
第一节 青霉素类 265
一、天然青霉素 265
二、半合成青霉素类 267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269
第三节 新型β-内酰胺类 270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272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72
二、林可霉素类 273
三、万古霉素 273
第五节 氨基甙类抗生素 274
第六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275
一、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277
第一节 概述 277
第二十九章 抗恶性肿瘤药 277
二、根据细胞增殖动力学合理用药 278
三、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279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280
一、烷化剂 280
二、抗代谢药 282
三、抗生素类 285
四、植物药 286
五、激素类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