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宝典》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泰一,易洪波编译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6678169
  • 页数:5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汇集道、儒、佛家的思想精华,完整、系统地记录了中华养生文化。内容包括:历朝历代养生方术、诸子百家养生心得、宫廷长寿秘方、民间延年秘方、佛门宝藏、道家秘笈等。

名·身·货 2

珍惜自己 2

第一卷 总论 2

天地万物人最贵 2

四大 2

五福六极 2

贵生 4

养德养生可同得 5

审为 5

人有三死,皆由自取 6

人生四大阶段 6

珍惜生命,挽救死亡 7

生命全靠自己 7

效法自然 8

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病 9

养生必须收敛固藏 9

养慎 10

救疗在后不如摄养在先 11

保养 11

养寿为先,却病为急 11

养生十要 13

养有五道 13

摄养应以守中实内为要 13

抱朴子谈养生 14

青牛道士谈养性 14

二十八禁 15

养生诸忌 15

摄生二十八条 16

孙真人卫生歌 17

真西山先生卫生歌 18

孙真人枕上诀 18

养生六慎 21

医身八法 21

摄养 21

摄养法 21

七养 21

十寿歌 22

保三全 22

养生五事 22

克服五难 22

祭祀神灵,不如反躬自养 23

过养损身 23

贵人十反 23

保护在先 24

防微杜渐 24

养性之道 26

尽性与养生 26

第二卷 养性 26

养性·养气·养形 26

治气养心 28

养性四要 29

久生之道 30

百病与百药 31

养性十三字诀 31

名利害人,胜于戈矛 34

清心寡欲 35

崔子玉《座右铭》 35

勿以性养物 37

欲可尽,虑当节 37

养心在于寡欲 37

除六害 39

善于养生的人 39

正心 40

养性在于静心 40

物可求,不可贪 40

仁爱之心 41

存厚 41

诚意 41

致寿四道 42

心欲小,志欲大 42

百行周备自长寿 43

心静通神明 44

夙兴夜寐箴 45

心能静,道自定 45

沉静 46

静坐 46

百病起于情 48

第三卷 情志 48

七情之伤 49

九气致病 49

喜与怒 50

喜乐与悲哀 51

调节喜怒与刚柔 51

怒气致病 52

怒 52

喜气致病 52

喜病根源 52

不要自我煎熬 53

思气致病 53

止忧法 53

惊气致病 54

恐气致病 54

悲哀心动,五脏六腑皆摇 54

悲气致病 54

治心疗病法 55

养生大忌 55

喜伤心,恐胜喜 56

行十二少,除十二多 56

喜胜怒 57

思伤脾,怒胜思解 58

惊的妙用 59

喜胜思 59

忧伤肺,喜胜忧解 59

怒伤肝,悲胜怒解 60

恐伤肾,思胜恐解 61

治惊妙法 61

人体生理与保养 64

养身如治国 64

第四卷 形体与劳逸 64

从面色察健康 65

形体与寿夭 65

六余之养 66

六宜 66

观色大略 66

调三关 67

三种异常的体型 68

内外吟 68

升观养发术 69

发宜多梳 69

修昆仑 69

脸要常洗 70

按摩养发 70

心静养须 71

搓涂美颜术 71

修天庭 71

引导耳窍之气以防耳聋 72

击探天鼓 72

聪耳之法 72

营治城郭 72

明耳目诀 73

黑色养目 73

眼 73

目忌 74

按内眼角 74

养目法 75

养目六方 75

久视损目 75

白开水除目疾 76

治近视导引法 76

健鼻除患法 77

鼻 77

养口齿妙法 78

口腔咽喉 78

漱齿 79

坚齿之法 79

口干导引法 79

治口疮法 79

平明咽津术 80

惜唾 80

叩齿坚牙术 80

舌 80

脏腑论 81

和六液 81

咽津助眠法 81

用心三忌 82

心 82

五脏安和则七窍通利 82

养心 83

心息相依 84

心不离田 84

养肺 85

肺 85

养脾 86

补脾 86

脾 86

养胃 88

胃 88

养脾以养气 88

脾胃论 89

养肝切须戒忿 91

养肝 91

肝 91

肾 92

胆 92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93

腰为肾之腑 94

养肾切须戒色 94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 94

命门 95

暖外肾 95

擦肾腧穴 95

肾病导引术 95

性根命蒂 97

丹田 97

却疾秘诀 98

至气于关 98

养脐强身术 99

凝抱丹田术 99

阴阳 100

调摄阴阳 101

水火既济 102

元气论 103

元气 103

气 103

营气 105

宗气 105

元气与谷气 105

调气 106

营与卫 106

卫气 106

养气 107

血 108

气乱作火 108

血难成而易亏 109

血气论 110

形体强健,则元神不离 111

闭四关,藏神明 112

保养形体以颐养心神 112

清神 113

惜精神 114

宁神 114

顺气·顺情·顺时 115

啬神 115

养神 115

三宝归身要诀 116

虚实 116

积精 116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 117

登真之路 117

事不可过 118

五劳所伤 119

六久之害 119

五劳六极七伤 120

动静节制,思虑费心 121

谈笑须惜精气 122

火不动则水能养 122

息力以生气 122

形要小劳 123

治虚劳妙法 123

动静说 124

散步须闲暇自如 124

散步 124

饮食之患,超过声色 126

高子论饮食 126

第五卷 饮食·起居 126

调治饮食 127

饮食要言 127

膳食之宜 128

五味之宜 129

五味养五气 129

五味所伤 130

美饮食 132

孔子论饮食 132

调五味安五脏 132

菜须洗净 133

肉必新鲜 133

鲜味在于及时 134

美食最重火候 134

粥 135

饭 135

吃面法 136

吃鱼法 137

饮食识小录 138

吃饭不可无汤 138

家味肥,野味香 138

饮食当知所损论 141

五福五苦患 143

饥饱适度 143

细嚼慢咽 143

暖饮食 143

少食少睡 144

倦时闷时不吃 145

怒时哀时不吃 145

晚饭只吃二三分 145

太饥勿饱 145

吃淡论 146

五味勿相扰 146

斋戒旨在调中 148

淡食补身 148

饮食宜忌 149

饮食禁忌 152

禽兽鱼虫禁忌 155

菜谷果实禁忌 159

论好酒 162

酒 162

饮酒宜忌 163

酒能益人,也能损人 163

酒不可杂 164

食后静坐 165

饭后散步 165

茶 166

善养生者养内 166

鼓呵消积术 166

采茶 167

茶叶贮存法 167

自制花茶 168

候汤 168

择水 168

饮茶宜忌 169

茶效 169

安处 170

日常起居摄养 171

坐要端正 173

行要庄重 174

立 174

坐应适时适地 174

衣着 175

笑 175

行戒冒险 175

站立行走应有所忌 175

行止不要骤起骤落 175

若要安乐,频脱频着 176

食要称意,衣要适体 176

五适 176

衣要勤洗,身要洁静 177

湿衣汗衣,不可久着 177

若要安乐,不脱不着 177

沐浴宜忌 178

鞋要宽紧适当 178

睡眠与养生 179

美睡须适时 180

安寝——人生乐事 180

美睡须心闲 181

美睡须择境 181

偃勿如伏,仰勿如尸 182

体稳则睡美 182

老人尤其应该午睡 183

少睡少吃 183

睡不厌蜷,醒不厌舒 183

病龙眠,寒猿眠,龟鹤眠 183

速睡法 184

失眠 184

睡觉诸宜诸忌 185

操纵二法 185

制枕的要点 188

枕应高低适宜 188

药枕 189

藤枕 189

菊枕、柳絮枕 189

不忍不努 190

被褥卧席应常晒 190

慎汗 191

大便不宜强忍 191

五可五不可 192

八戒 192

结婚不宜过早过晚 194

早婚不宜 194

第六卷 房室 194

不可绝欲 195

戒色延年十效 196

男女交合应有法度 196

孙思邈论房中节度 197

房中节度 197

舜谈接阴治气之道 197

八益七损 198

欲不可强 199

纵欲损身 200

情欲之毒,甚于剑芒 200

房中之术勿滥用 200

不可纵欲 201

绝欲戒虑 203

长生之道警惕房中急 203

绝欲保精 203

先贤勇绝淫欲 204

行房禁忌 205

不见不乱 205

年少年老都应节欲 206

节快乐过情之欲 208

新婚燕尔应节欲 209

忧患伤情时应节欲 209

饥寒醉饱应节欲 209

日常避忌 210

劳累之后应节欲 210

黄帝杂禁忌法 211

隆冬盛暑应节欲 211

产后百日才能交合 211

素女七忌 212

寡欲 213

顺应自然规律固守 213

养精三术 216

导引治遗精法 217

房中药物的危害 218

经期卫生 220

婚育的年龄 222

第七卷 生育 222

男须聚精养气 223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223

不孕诸因 224

女必和性调经 224

男病 226

养胎 227

万全养胎论 228

难产七因 229

孕妇慎酒 229

温养胎气 229

避免堕胎 230

妊娠应寡欲 231

乳哺 232

无患歌 232

产后谨防虚损 232

乳儿法 233

乳儿诸忌 234

初生婴儿之调理 236

小儿饮食宜忌 236

初生护持 237

婴儿日杂护理 238

养子十法 239

小孩不宜妄针灸 241

教养小孩须顺自然之理 242

教养小孩 242

天·地·人 244

第八卷 天人 244

得天地之气有长短 245

天地以气生人 245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245

容成养生术 246

去害 246

四季摄生大要 248

四时宜忌 249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49

夏三月摄生法 250

春三月摄生法 250

秋三月摄生法 251

二六功课 252

冬三月摄生法 252

外湿与内湿 254

伤风简易治法 254

祛风寒法 254

房舍之宜 255

宅有五虚五实 255

择居处 255

多阴多阳勿居 255

房舍方向 256

居室宜高朗干燥 256

庭院 257

书几之设 257

居室须通彻阳光 257

择坐处 257

坐向 257

冷而流动的空气有益健康 258

日光 258

庭院种树有益健康 258

数种快乐 260

自乐其身 260

第九卷 乐观与达观 260

悦其志意 260

肉体之乐与精神之乐 261

人生三乐 261

乐者昌强 262

安乐的关键 262

心情愉悦可消除疾病 263

郁结生百病 263

乐观的人长寿 263

莫作薄福人 263

穷也乐,通达也乐 264

顺境快乐,逆境也快乐 264

有物乐,无物也乐 265

内有自得,外有所适 266

清闲安静,意常欣欣 266

寻找快乐的妙法 267

顺自然之性,法自然之理 267

中心融融,自有真乐 267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 268

找乐三种 268

十乐 269

笑一笑,少一少 269

快活歌 271

让老人常快乐 272

天伦之乐 272

宴集的乐趣 273

兄弟情融 273

欢乐不要过度 274

谈论的快乐 274

外物不可恃 275

生计何多 275

至乐无乐 275

平为福 276

遇而应迹,不遇不愠 276

勿怨尤 276

即境修行 277

真心安和 277

逍遥说 278

不适人所共适 278

心动就快乐 280

美使人解脱 280

第十卷 雅兴 280

美育陶养性灵 281

情有所寄 281

情趣难得 284

艺术能陶养情感 284

趣味的源泉 285

书室修行法 287

六爱四爱 287

齐斋十乐 287

琴医心,泉医肺 288

水声养耳,草色养目 288

声音动耳,诗歌感心 288

看花解闷,听曲消愁 288

书卷是养心第一妙物 289

读书改变气质 290

读书养气 290

读书可以陶冶性情 290

读书看诗导闲适之怀 290

读书是福事 291

读书之乐 291

诗文之趣 291

读诗法 292

吟诗宣畅精神 292

诗歌养寿 292

元曲佳处在自然 293

读词法 293

舒郁解愠填词之乐 294

艺术使人超出利害 295

小说是娱乐工具 295

书法之道 296

写字作画可长寿 296

笔墨之道,本乎性情 296

书法可陶情调性 297

学书法得静中至乐 297

观画方法 298

画和山水 298

快乐身心,不受外物拖累 298

画有十二忌 300

画的缺憾 300

学画有天然之趣 300

精神统一,恪勤周到 301

高濂论藏画 302

人生不能无音乐 303

音乐的力量 304

音乐:培养礼义的工具 306

音乐:合生气,导五常 306

声音动人心,移人情 306

礼乐治心 307

乐有性情 307

音乐:天地阴阳的产物 307

音乐:调性情,和民风 307

乐以适心 308

乐致无忧 310

以乐和性 310

情不同歌相异 311

编舞宣导筋骨 311

五弦琴定群生 311

临水弹琴 312

琴诀 312

听琴观棋 313

琴声能和心中不平 313

操琴养心 313

鉴赏的快乐 314

观剧的快乐 314

博弈的乐趣 315

书斋摆设贵在变 315

不要迷恋玩物 316

围棋十诀 316

弈棋忘怒 316

看花听鸟 317

垂钓之乐 317

菊花 318

养鱼可养童心 318

观鱼的快乐 318

室中盆花可供赏玩 319

花木要四时不绝 319

灌园 320

庭多花卉享真乐 320

种果的乐趣 320

赏花也分时间地点 321

植赏花木 321

草木各有所长 322

高子说游 324

游历之道 324

第十一卷 游览 324

看山乐 325

虎跑泉试新茶 326

八卦田看菜花 326

春时幽赏 326

孤山月下看梅花 326

三塔基看春草 327

登东城望桑麦 327

保俶塔看晓山 327

西溪楼吃煨笋 327

苏堤看桃花 328

山满楼观柳 328

初阳台望春树 328

苏堤看新绿 330

夏时幽赏 330

西泠桥玩落花 330

天然阁上看雨 330

临水观鱼 330

飞来洞避暑 331

三生石谈月 331

东郊玩蚕山 331

湖心亭采菁 332

乘露剖莲雪藕 333

山晚听轻雷断雨 333

湖晴观水面流虹 333

观湖上风雨欲来 334

空亭坐月鸣琴 334

宝石山下看塔灯 335

西泠桥畔醉红树 335

步山径野花幽鸟 335

秋时幽赏 335

三塔基听落雁 336

满家巷赏桂花 336

资岩山下看石笋 337

水乐洞雨后听泉 337

胜果寺月岩望月 337

风雨乘舟听芦 338

策杖林园访菊 338

北高峰顶观海云 338

保俶塔顶观海日 339

雪霁策蹇寻梅 340

湖冻初晴远泛 340

六和塔夜玩风潮 340

冬时幽赏 340

山头玩赏茗花 341

西溪道中玩雪 341

三茅顶望江天雪霁 341

登眺天目绝顶 342

雪夜煨芋谈禅 343

扫雪烹茶玩画 343

雪后镇海楼观晚炊 344

除夕登吴山看松盆 344

山窗听雪敲竹 344

观瀑 345

听泉 345

郊野之观,养神胜地 346

春探梅,秋访菊 346

导其血脉,强其筋骨 348

导引乃养生大律 348

第十二卷 按摩 348

按摩是养生之一法 348

内壮 349

导引所宜 349

老子按摩法49式 350

天竺国按摩法18势 352

孙思邈按摩法 353

太上混元按摩法 354

延年九转法 355

导引保真法 356

养心坐功法 357

养五脏坐功法 357

干浴 357

常摩鼻边 358

养肾坐功法 358

养肝坐功法 358

养脾坐功法 358

养肺坐功法 358

吕洞宾兜肾功 359

擦肾腧穴 359

常摩面目 359

擦涌泉穴 360

金丹秘诀 360

兜囊去疾术 360

真人起居法 361

按摩去痛法 361

高子怡养立成 362

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 364

按摩导引宜忌 366

婆罗门导引十二法 367

华佗五禽戏 367

玄鉴导引法 368

搬运捷法 369

治万病坐功诀 370

钟离八段锦 373

十六段锦 377

开郁法 379

起脾法 379

开关法 379

四时摄养阴阳法 380

卧功·立功·坐功 381

寿世外功 383

分行外功诀 384

合行外功诀 389

陈希夷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图势 394

六气 402

吐纳导引 402

第十三卷 吐纳 402

六字诀 403

六气疗五脏疾病 403

胡愔六字诀 404

六气歌诀 405

五运吐纳功 407

六字诀四季却病歌 407

打坐要领 409

打坐 409

守三一法 411

内守三田法 411

拘魂制魄法 412

守五神,从四正 412

存白气法 412

服三气法 412

呼吸是人身的机枢 413

服月精法 413

守玄白法 413

服日气法 413

呼吸深深则能固精 414

气机顺畅则百病不生 414

养气须先调息 415

蒋氏调气法 416

调气法 417

调气 417

李真人长生十六字妙诀 418

汪氏调息法 419

茅山贤者服内气诀 420

服元气法 421

玄素真人服气诀 423

内炼三宝诀 424

小周天 425

自周天 425

六根不漏 426

京黑先生睡功行气法 426

房室宜忌 427

治气勿过 427

虚心实腹 427

谨慎元阳 427

四象和合 428

一阳来复 428

饮食宜忌 428

练功先治病 428

服气疗病 429

合气治病真诀 430

除病四法 430

嗽津除疴术 430

存想去疾术 430

药饵扶护,以培后天 432

服饵 432

第十四卷 药补 432

却病的关键是补虚 433

五味补养五脏 433

温中 434

平补 435

滋阴药剂不可多用 436

气血阴阳虚症的治法 437

滋补的利与害 438

补虚重在扶胃气 442

对症下补 442

补剂不可滥用 443

极亏不宜峻补 444

人参 445

黄芪 446

服白术法 447

五味子汤 447

黄精 447

服黄精法 447

服天门冬法 448

服菟丝法 448

服茯苓法 449

服蒺藜法 449

石菖蒲 449

黄连 450

服槐实法 450

延生药 451

容颜不老方 451

麻子 451

服麋角法 451

何首乌丸 452

神仙不老丸 452

不怕冷的药方 452

人参固本丸 453

菟丝子丸 453

延年益寿不老丹 454

加味安神丸 455

回春乌龙丸 455

益气固精丸 455

萃仙丸 456

松梅丸 456

斑龙丸 456

漆叶青粘散 457

十全大补丸 457

琼玉膏 458

党参膏 458

北平太守八味散 458

加味枇杷膏 459

延年益寿膏 459

遐龄万寿丹 460

八仙糕 460

延龄固本丹 461

四圣不老丹 461

不老丹 462

长春至宝丹 462

补阳固蒂长生延寿丹 463

延寿丹 464

接命丹 464

却老乌须健阳丹 464

五芝地仙金髓丹 465

长春益寿丹 465

麦门冬煎 466

水芝汤 466

避暑丹 466

避寒丹 466

须问汤 466

百岁酒 467

固本酒 467

苏合香酒 467

千口一杯酒 468

食药之性须知 470

至补莫过馔食 470

第十五卷 食补食疗 470

面粉 471

粳米 471

绿豆 472

花生 472

大麦 472

米醋 473

赤小豆 473

黑大豆 473

服大豆法 473

藕 474

蒜 474

葱 474

韭菜 475

萝卜 475

笋 475

芫荽 476

豇豆 476

菠菜 476

苋菜 476

服生姜法 477

生姜 477

山药 477

服山药法 477

牛肉 478

猪肉 478

鸡 478

鲫鱼 480

狗肉 480

牛乳膏 480

牛骨髓膏 480

蟹 481

虾 481

鳗鱼 481

黄鳝 481

泥鳅 481

服人乳致高年 482

鳖 482

龟 482

蜂蜜 483

牛奶 483

饮人乳去痼疾 483

饮乳汁法 483

葡萄 484

荔枝 485

龙眼 485

枇杷 486

山楂 487

大枣 487

槟榔之害 488

槟榔 488

核桃 489

服芝麻法 489

柑橘贮藏法 489

栗 490

老年常服精力不衰方 490

服胡桃法 490

莲子 491

服松子法 491

冬瓜子 491

黄梅汤 492

青脆梅汤 492

食芡法 492

食粥益人 493

黄芪汤 493

橘汤 493

杏汤 493

茴香汤 493

梅苏汤 493

五更粥 494

晨起食粥 494

病中宜淡粥 495

粥尤宜老人 495

上品三十六 496

慈心粥谱 496

补肾鹿角粥 496

莲薏粥 496

中品二十七 502

下品三十七 506

所嗜之物可节不可绝 511

脾胃弱乏 512

脾虚不化 512

莫为科条所拘 512

虚羸 512

治肝胆病 513

痢疾初起 513

肉食不消 513

噎食倒食 513

饱胀欲卧 513

腹中痞积 513

咳嗽 514

感冒 514

烦渴 514

猝然烦热 514

风热攻心 514

风髓汤 515

生姜丸 515

多年久咳 515

痰喘 516

咳喘 516

治喘方 516

心志错乱 517

风狂积郁 517

便秘 517

失眠 517

疟疾 518

惊怖死 518

水肿 519

妊娠伤寒 519

寒热疟 519

伤寒 519

伤寒狂躁 519

伤寒头痛 519

失血症 520

小肠疝气 520

产后虚羸 520

生乳 520

无名肿毒 521

肿毒初起 521

鼻血不止 521

牙齿肿痛 521

腮肿 521

癫风 521

刀棍伤 522

风瘫重症 522

痈疽 522

中风 522

失音不语 522

误吞铜铁之物 523

脚转筋 523

扑打损伤 523

麻油解河豚砒毒 524

豆浆解卤毒 524

蒜解蟹毒 524

藕解蟹毒 524

葱白解金银毒 524

冬瓜解鱼毒 524

酒驱寒湿 525

蜂蜜入药五功用 525

香油解一切饮食毒 525

甘草解一切毒 525

解一切药毒 525

鹅血治噎 526

令发不落方 528

令发易长方 528

第十六卷 美容 528

体肤识小录 528

生眉乌须 529

髭发黑美须养气血 529

香发散 529

眉发再生 531

乌须明目方 532

乌须核桃油 533

乌须方 533

生秃乌云油 534

金主绿云油 534

乌头麝香油 534

乌发 535

外染乌云膏 535

秘传乌发方 535

黑发乌须方 536

黄发变黑 536

乌须黑发返老还童八方 537

脂桃膏 539

去粉刺妙方 540

去雀斑粉刺方 540

去雀斑 540

美容十九妙方 541

治女人面部黑斑 541

治面疮粉刺方 541

狐臭 545

桃花白雪洗面 545

秘传奇方 546

根除狐臭 546

狐臭食忌 547

五香丸 547

十香丸 547

遍体作痒 548

减肥 548

治白屑风 548

慎疾慎医 550

第十七卷 慎疾 550

嗜欲太多则疾生 551

疾病之由 551

病可治,人不可治 551

致病有天人之分 551

虚证六因 552

病皆自取 552

病必自先体察 555

病已至而退之 555

重视疾病,可以防病 555

却病要在和心 556

治病须坚心定志 556

八字金丹 557

却病十法 557

慎隐微之忧 559

病家十要 560

轻病不须深治 560

妄速效治病 561

慎择医药 561

服药除病 562

用药如用兵 563

用药法 563

医有八要 563

治水先治气 564

治疾须护胃气 565

方药须因人而取 566

谨守禁忌 567

高年疾患不可攻治太急 567

服饵宜忌 568

五味不可太过 569

切莫以身试方 569

养病宜宽心定性 570

服药不宜频换 570

论养老 572

第十八卷 养老 572

养老之宜 574

养老之道 575

老人日常养生 576

养老大要 577

养老的方法 577

老人心理 578

老人六戒 579

老人十反 579

老人饮食 579

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 580

愈老愈知生有涯 580

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