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小传 1
导读 5
第一章 吕思勉眼中的先秦儒学 11
第一节 至圣先师孔子 13
一、儒家起源 13
二、孔子与六经(上) 15
三、孔子与六经(下) 18
四、孔子的政治与教育理想 22
第二节 宗圣曾子 26
一、自律的曾子 27
二、曾子与《孝经》 29
第三节 亚圣孟子 33
一、孟子的性善论 34
二、孟子的义利与政治观 38
第四节 承上启下的荀子 41
一、荀子的性恶论 42
二、荀子的政治观 44
三、“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48
第二章 吕思勉评说宋明理学 52
第一节 创派宗师说二程 53
一、“理”本体论 54
二、“性即理” 57
三、主敬的工夫论 60
四、“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63
第二节 集大成的朱子学 68
一、理在气先 69
二、“遏人欲而存天理” 72
三、“格物穷理”的认识论 76
第三节 独辟蹊径王阳明 81
一、心即理 82
二、“心—气—理”一元论 85
三、致良知 88
四、知行合一 91
第三章 吕思勉说经 97
第一节 读经的目的和方法 99
一、研究经书之目的 100
二、谈读经的方法 102
三、经学入门书 105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五经 109
一、明于教化说《诗经》 110
二、真伪难辨论《尚书》 113
三、礼仪之邦话三礼 117
四、玄之又玄品易经 121
五、微言大义解《春秋》 125
第四章 大同之梦——吕思勉的儒者情怀 132
第一节 大同之梦 134
一、发端 134
二、大同之世并非空想 137
第二节 大同之世的情形 139
一、大同之世的时代 140
二、大同社会的农、工、商业 142
三、大同社会的分配制度 145
四、大同社会的政治 147
五、大同社会的外交关系 150
第三节 到大同之路 154
一、农业生产社会化 154
二、经济上的分工协作 157
三、限制消费 160
第五章 中国文化之运命 166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 167
一、中西学术和教育的差异 167
二、中西文化差异 171
第二节 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光荣 174
一、中国文化的特征 175
二、中国文化于世界的价值 177
三、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 178
附录一 吕思勉年谱简编 184
附录二 吕思勉著作目录 196
后记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