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 14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 14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 25
第三章 哮喘的免疫学基础 37
第一节 变态反应和高反应性的概念 37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E 50
第三节 信号转导 59
第四节 转录因子 80
第四章 参与哮喘的细胞 96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96
第二节 淋巴细胞 111
第三节 肥大细胞 127
第四节 嗜碱粒细胞 141
第五节 嗜酸粒细胞 144
第六节 中性粒细胞 161
第七节 血管内皮细胞 166
第八节 气道上皮细胞 178
第五章 参与哮喘的介质 192
第一节 组胺 193
第二节 白三烯 200
第三节 血小板活化因子 212
第四节 细胞因子 220
第五节 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与哮喘 231
第六节 生长因子 245
第七节 细胞黏附分子与哮喘 250
第八节 蛋白激酶 268
第九节 内皮素 276
第十节 一氧化氮 283
第一节 哮喘遗传学 301
第六章 哮喘发病机制 301
第二节 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326
第三节 气道高反应性 342
第四节 免疫学机制 358
第五节 β2受体的作用 367
第六节 间质和气道成纤维细胞 375
第七节 气道神经调节及胆碱能神经 382
第八节 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 388
第七章 哮喘的生理学和病理学 403
第一节 气道平滑肌 403
第二节 血管通透性和血浆渗出 420
第三节 哮喘小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 428
第四节 哮喘的气道重构 438
第一节 哮喘的小鼠模型 448
第八章 哮喘的动物模型 448
第二节 哮喘的大鼠模型 457
第三节 哮喘的豚鼠模型 464
第四节 哮喘的兔模型 470
第五节 哮喘的犬模型 476
第六节 哮喘的绵羊模型 481
第七节 哮喘的灵长类动物模型 488
第九章 哮喘的研究方法 498
第一节 哮喘的过敏原特异性诊断 498
第二节 气道反应性测定 508
第三节 肺通气功能检查 526
第四节 支气管变应原激发试验 541
第五节 支气管镜术在哮喘研究中的应用 550
第六节 痰液的诱导和检测 560
第一节 皮质醇激素 574
第十章 哮喘的治疗药物 574
第二节 β受体激动剂 590
第三节 茶碱 611
第四节 抗胆碱能药物 616
第五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624
第六节 新型哮喘治疗药物的展望 636
第七节 炎症介质阻释剂 665
第十一章 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676
第十二章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 688
第十三章 职业性哮喘病 696
第十四章 难治性哮喘 716
第一节 难治性哮喘的定义、分型和发病情况 716
第二节 急性重症哮喘 717
第三节 不稳定性哮喘 721
第四节 慢性持续性哮喘 725
第五节 类似难治性哮喘的疾病 731
第十五章 危重型哮喘 734
第十六章 儿童哮喘严重发作的诊断和治疗 744
第十七章 老年性哮喘 753
第十八章 不同人群及特殊类型哮喘 762
第一节 咳嗽变异性哮喘 762
第二节 伴胃食管反流的支气管哮喘 766
第三节 运动性哮喘 775
第四节 妊娠与哮喘 782
第五节 阿司匹林哮喘 797
第十九章 哮喘的吸入疗法 813
第一节 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814
第二节 吸入药物在肺内沉积的影响因素 815
第三节 常用平喘药物吸入与全身药物的药效学对比 817
第四节 常用的吸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819
第五节 吸入装置的临床选用 825
第六节 常用于治疗哮喘的吸入药物 827
第七节 吸入疗法临床应用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828
第二十章 哮喘的分级治疗 830
第一节 非发作期哮喘的分级治疗 830
第二节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分级治疗 837
第二十一章 哮喘的免疫治疗 842
第一节 特异性免疫治疗 842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858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 861
第四节 抗IgE单抗 867
第二十二章 哮喘病人的心理治疗 878
第一节 心理因素对哮喘的影响 879
第二节 哮喘对心理的影响 880
第三节 临床心理表现 881
第四节 哮喘患者的心理治疗 882
第二十三章 哮喘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885
第一节 病因病机 886
第二节 辨证施治 887
第三节 中医治疗哮喘的常用方剂 890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和治疗 896
第五节 哮喘病治疗相关植物药的副作用 908
第二十四章 哮喘的管理 911
第一节 防治教育 911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 916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 926
第四节 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 932
中英文对照 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