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1
一、概念 1
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1
第一章 绪论 1
三、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
第二节 中国古代食用菌发展简史 2
一、发展简史 2
二、早期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3
第三节 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及展望 4
一、国内外食用菌生产概况 4
二、展望与思考 7
第四节 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7
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地位 7
二、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 7
本章小结 8
三、食用菌栽培学教学基本要求 8
思考题 9
第二章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10
第一节 营养体 10
一、菌丝体的形态与构造 10
二、菌组织 16
第二节 形态发生 17
一、生殖和孢子 17
二、食用菌菌丝细胞的双核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19
第三节 子实体 23
一、子囊果的结构 23
二、担子果的结构 25
第四节 食用菌的分类 33
一、子囊菌门 33
二、担子菌门 34
第五节 毒菌 41
一、毒菌及中毒类型 41
二、毒菌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44
本章小结 45
思考题 46
第三章 食用菌的生理及生态 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理基础 48
一、营养物质 48
二、代谢及其相关的细胞结构 51
三、生长与发育及其环境条件 53
第三节 食用菌的生态 58
一、引言 58
二、木材腐朽与大型真菌 59
三、菌根菌与其宿主的关系 62
本章小结 64
思考题 64
第四章 食用菌的遗传与育种 65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活史 65
一、担孢子 65
二、初生菌丝 66
三、次生菌丝 66
四、子实体 66
第二节 食用菌的交配系统 66
一、初级同宗结合 66
二、次级同宗结合 66
三、二极性异宗结合 66
四、四极性异宗结合 67
一、引种 68
第三节 引种与选择育种 68
二、选择育种 69
第四节 杂交育种 70
一、杂交育种的基本原则 70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 71
第五节 诱变育种 72
一、基因突变 72
二、诱变剂和诱变机制 74
三、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 79
第六节 生物技术在食用菌良种选育中的应用 80
一、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80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84
本章小结 90
思考题 90
第一节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施 91
第五章 食用菌菌种制作与保藏 91
第二节 灭菌与消毒 92
一、常用灭菌方法 93
二、常用消毒方法 94
三、空气过滤除菌 95
第三节 菌种分离 95
一、孢子分离法 95
二、组织分离法 96
三、基内菌丝分离法 97
第四节 固体菌种制作 97
一、培养基的种类 97
二、培养基的制作 98
四、菌种培养 99
五、银耳混合菌种的分离与制作 99
三、接种 99
第五节 液体菌种制作 100
一、液体菌种生产设备 101
二、工艺流程 102
三、培养基 102
四、接种 102
五、液体菌种培养的条件 103
六、发酵质量的监测 103
第六节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04
一、菌种保藏方法 104
二、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106
第七节 菌种的质量检验 107
一、菌种质量标准 107
二、菌种质量鉴定 107
思考题 108
本章小结 108
第六章 双孢蘑菇栽培 10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10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10
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的形态建成 111
三、生活史 112
四、生长发育条件 112
第二节 常规栽培技术 114
一、栽培季节的选择和菌种准备 114
二、菇房的设置和消毒 115
三、培养料的配方与堆制 116
四、播种及播种后的管理 117
五、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118
七、采收与分级 120
六、出菇管理 120
八、间歇期的管理 121
九、越冬管理 122
十、春菇管理 122
第三节 工厂化生产技术 122
一、菇厂设施与设备 123
二、工艺流程 125
三、技术要点 125
本章小结 128
思考题 129
第七章 香菇栽培 130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31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31
二、生活史 131
三、生长发育条件 131
第二节 香菇用林的培育与利用 134
一、常见与常用菇树 135
二、香菇用林的培育和利用 135
第三节 段木栽培 137
一、工艺流程 137
二、技术要点 137
第四节 袋式栽培 146
一、工艺流程 146
二、技术要点 146
第五节 畦式栽培 154
一、工艺流程 155
二、技术要点 155
本章小结 158
思考题 158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60
第八章 黑木耳栽培 160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60
二、生活史 161
三、生长发育条件 161
第二节 段木栽培 164
一、工艺流程 164
二、技术要点 164
第三节 代料栽培 172
一、工艺流程 172
二、技术要点 173
本章小结 176
思考题 176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77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77
第九章 毛木耳栽培 177
二、生活史 178
三、生长发育条件 178
第二节 袋式栽培 179
一、栽培季节 179
二、工艺流程 179
三、栽培管理 179
第三节 集约化栽培技术 181
一、栽培季节 181
二、工艺流程 181
三、栽培管理 181
本章小结 190
思考题 190
第十章 银耳栽培 191
二、生活史 192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92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192
三、生长发育条件 193
第二节 栽培技术 194
一、栽培季节 194
二、工艺流程 194
三、栽培管理 195
本章小结 198
思考题 198
第十一章 金针菇栽培 200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00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00
二、生活史 201
三、生长发育条件 202
二、技术要点 203
第二节 常规栽培技术 203
一、工艺流程 203
第三节 工厂化生产技术 206
一、工艺流程 206
二、设施与设备 206
三、栽培管理 208
本章小结 212
思考题 212
第十二章 平菇栽培 213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13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13
二、生活史 214
三、生长发育条件 215
一、床式栽培 216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16
二、袋式栽培 218
本章小结 220
思考题 220
第十三章 杏鲍菇栽培 221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21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21
二、生活史 222
三、生长发育条件 222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23
一、工艺流程 223
二、技术要点 223
本章小结 226
思考题 227
第十四章 白灵菇栽培 228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29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29
二、生活史 229
三、生长发育条件 229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30
一、工艺流程 230
二、栽培季节 230
三、栽培方式 230
四、技术要点 230
本章小结 234
思考题 234
二、生活史 235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35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35
第十五章 滑菇栽培 235
三、生长发育条件 236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37
一、品种选择 237
二、栽培季节 238
三、培养料配方 238
四、盘栽 238
五、袋栽 241
本章小结 242
思考题 242
二、生活史 243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43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43
第十六章 杨树菇栽培 243
三、生长发育条件 244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44
一、栽培季节 244
二、工艺流程 245
三、栽培管理 245
本章小结 248
思考题 248
第十七章 真姬菇栽培 24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49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49
二、生活史 249
一、工艺流程 250
二、技术要点 250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50
三、生长发育条件 250
本章小结 254
思考题 254
第十八章 竹荪栽培 255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55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55
二、生活史 256
三、生长发育条件 256
第二节 常规栽培技术 257
一、栽培季节 257
二、工艺流程 257
三、栽培管理 257
思考题 261
本章小结 261
第十九章 猴头菌栽培 262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63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63
二、生活史 263
三、生长发育条件 264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66
一、栽培季节 266
二、工艺流程 267
三、栽培管理 267
本章小结 270
思考题 271
第二十章 灰树花栽培 272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72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72
二、生活史 272
三、生长发育条件 273
一、栽培季节 274
二、栽培场所 274
三、栽培料配方 274
四、装袋、灭菌、接种 274
五、发菌期管理 274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74
六、出菇期管理 275
七、采收 277
本章小结 278
思考题 278
第二十一章 草菇栽培 279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79
一、形态特征 279
四、生长发育条件 280
二、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280
三、生活史 280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81
一、栽培季节 281
二、工艺流程 281
三、技术要点 282
本章小结 286
思考题 286
第二十二章 巴西蘑菇栽培 287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87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87
二、生活史 287
三、生长发育条件 287
二、工艺流程 288
一、栽培季节 288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88
三、栽培管理 289
本章小结 296
思考题 296
第二十三章 鸡腿蘑栽培 297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97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297
二、生活史 298
三、生长发育条件 298
第二节 栽培技术 299
一、栽培季节 299
二、工艺流程 299
三、技术要点 299
四、采收与加工 302
思考题 303
本章小结 303
第二十四章 灵芝栽培 304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304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304
二、生活史 305
三、生长发育条件 305
第二节 栽培技术 306
一、栽培季节 306
二、工艺流程 306
三、栽培管理 307
四、灵芝孢子粉收集 309
本章小结 309
思考题 310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311
第二十五章 茯苓 311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311
二、生活史 312
三、生长发育条件 312
第二节 栽培技术 314
一、工艺流程 314
二、技术要点 314
第三节 茯苓的加工 323
一、产品加工 323
二、茯苓药材商品与规格标准 324
本章小结 325
思考题 325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326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326
第二十六章 猪苓 326
二、生活史 327
三、生长发育条件 327
第二节 栽培技术 328
一、场地选择 328
二、栽培时间 328
三、栽培方法 328
本章小结 330
思考题 330
第二十七章 蛹虫草栽培 331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332
一、形态及分类地位 332
二、生活史 332
三、生长发育条件 334
二、工艺流程 335
一、栽培季节 335
第二节 蚕蛹培养基栽培 335
三、栽培管理 336
第三节 米饭培养基栽培 339
一、栽培季节 339
二、工艺流程 339
三、栽培管理 339
本章小结 341
思考题 342
第二十八章 野生食用菌的驯化 343
第一节 羊肚菌 344
一、概述 344
二、形态及分类地位 345
三、生活史 345
四、生长发育条件 345
五、栽培技术 347
第二节 冬虫夏草 349
一、概述 349
二、形态及分类地位 350
三、生活史 350
四、生长发育条件 351
五、栽培技术 353
六、液体发酵 354
第三节 块菌 355
一、概述 355
二、生物学特性 355
三、块菌的培育 358
第四节 松茸(松口蘑) 360
一、概述 360
三、生活史 362
二、形态及分类地位 362
四、生长发育条件 363
五、栽培技术 365
本章小结 367
思考题 369
第二十九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370
第一节 病害及杂菌的防治 370
一、竞争性杂菌 371
二、侵染性病害 376
三、生理性病害 378
第二节 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的防治 380
一、主要害虫 380
三、线虫 382
二、螨类 382
四、其他有害动物 383
第三节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83
一、生态调控 383
二、物理控制 384
三、化学防治 385
本章小结 385
思考题 385
第三十章 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 386
第一节 食用菌的采后生理 386
一、食用菌产品的特点 386
二、采后子实体的继续生长及孢子的成熟 386
三、食用菌产品采后的水分平衡 387
四、采后食用菌产品的呼吸作用 387
六、采后食用菌产品由微生物引起的变质 389
五、采后食用菌产品中的一些重要酶 389
第二节 食用菌的采收、包装、运输 390
一、采收 390
二、分级与包装 390
三、运输 392
第三节 食用菌的保鲜 392
一、保鲜原理 392
二、保鲜技术 393
第四节 食用菌的加工 396
一、加工原理 396
二、加工技术 397
本章小结 412
思考题 413
附录一 食用菌培养基 414
实验一 香菇代料栽培 423
附录二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 423
实验二 培养料堆制发酵 424
实验三 平菇、猴头菌栽培 425
实验四 菌种制作 426
实验五 银耳、木耳、金针菇栽培 427
实验六 菇房管理 428
实验七 蘑菇的保鲜 429
实验八 蘑菇盐渍加工 430
实验九 食用菌罐藏 431
附录三 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化学成分 433
附录四 各种培养料的碳氮比 435
附录五 常用消毒剂使用法 436
参考文献 438
索引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