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考试当用题型与解题训练手册 语文卷 学生用书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剑新,佘朝建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0967719
  • 页数:271 页
图书介绍:

3+X·语文解题能力培养与解题技巧训练(下) 1

第四部分 3+X·语文解题思维能力培养与思想方法训练 1

思维形态与语文教学 1

常见语文思维方法十种 4

中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活动及其关系 6

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12

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教改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14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 19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二) 21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三) 24

中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四) 28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一) 3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二) 36

议论文写作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37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一) 4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二) 4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三) 51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四) 5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五) 59

优化语文思维“五要” 61

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63

思维质量与语言训练 68

思维能力培养与语言训练 69

思维与表达的差异与语言训练三要 73

语言和思维的同步训练 76

口语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80

中学语文思维训练八法 80

语文教学中怎样选准学生思维的突破口 83

语文教学中哲理思维圈的拓展 85

语感思维及其训练 88

语文课促进学生思维的几种手段 91

设计抢答激活思维 93

接通学生思维断路的几种方法 96

两种思维相结合进行教学 98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思维能力培养 99

语文教学中的图形的思维与运用 102

语文教学中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 105

语感与直觉思维训练 110

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发散与聚焦 114

语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116

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与训练(一) 119

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培养与训练(二) 121

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训练 123

点拨教学的思维起点 126

语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 129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逆向思维 131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思维与模糊语言 134

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能力 136

语文课堂思维教学结构 13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导练法 143

中山正和的NM法与思维训练 147

说明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151

议论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155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162

议论文写作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65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6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 168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二) 173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三) 176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四) 178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五) 181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法 182

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184

文言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与培养 189

第五部分 3+X·语文自读自解方法指导 195

自读课教学的基础 195

自读课教学的灵魂 196

自读课教学的标志 197

设置自读课的目的 198

自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199

自读课几种基本教学方法 201

自读课优化教学过程的六原则 201

自读教学的四变原则 205

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的原则 208

自读课教学的点和面 211

自读课教学中的质疑解难 212

赏析型自读课教学指导 214

自读课教学的指导 215

自读课的教学组织 217

自读课文及其教学的结构 219

自读课的教学价值与功能及实施 223

自读课的教学实施 227

引导学生自读的方法 229

课内自读课的“自学五步法”教学 230

语文“自读自析自测讨论点拨训练”的课堂教学实验 233

指导初中生课内自读的印证·探讨·深究方式 236

课内自读课文的三种教法 238

中学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指导六法 240

中学语文自读课教学八法 242

自读课文教学的几种方法 244

自读课文教学五法 245

“自读课文”中的“愿读” 248

自读课的“讲” 251

自读的方法 253

自读的习惯 256

课堂自读教学中的伺机点拨 259

自读课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263

自读提示的利用 265

“讲读、导读、自读相结合”的“满堂学”教学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