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及流域水资源核算》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金霞,黄季焜,Scott Rozelle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433068
  • 页数:1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流域水资源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适合广大的水利工作者、农业工作者使用。

前言 3

致谢 3

上篇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农业生产和技术效率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3

目录 3

表格目录 5

表1-1 中国不同时期的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变化 5

表1-2 中国不同时期的用水量增长倍数及年递增率 6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9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11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 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我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变革 13

第一节 文献综述 13

图目录 15

图2-1 产权演变趋势 15

图2-2 技术效率的衡量 20

图2-3 随机边界生产函数 21

第二节 我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变革及农田水利的发展 24

表2-1 建国以来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 27

表2-2 我国不同时期有效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年均递增率 28

表2-3 全国历年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及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变动 29

表2-4 不同时期全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和基本建设总投资的年均递增率 31

图2-4 水利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例 32

第三节 水利产权制度的研究现状及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32

图2-5 Strosser和Meinzen-Dick(1994)建立的分析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和地下水市场发育的理论框架 35

表2-6 Meinzen-Dick对巴基斯坦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 36

表2-5 Meinzen-Dick对巴基斯坦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 36

第一节 理论框架 40

第三章 理论框架、实证模型及资料来源 40

图3-1 理论模型图示 44

第二节 实证模型 45

表3-1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影响方向 47

表3-2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方向 52

表3-3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技术效率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影响方向 52

第三节 资料来源 53

第一节 产权制度创新的过程 56

第四章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特征、地下水市场及水费 56

表4-1 不同时期不同产权制度的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数量 57

表4-2 不同时期地下水灌溉系统的结构 59

第二节 产权制度创新中农民与政府行为的转变 59

表4-3 不同产权制度下各县地下水灌溉系统的各种投资渠道的资金比例 63

第三节 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投资来源 63

表4-4 股份制产权的地下水灌溉系统中股东和股金的分布情况 64

第四节 地下水市场的发育及水费 65

表4-5 三县股份制产权的地下水灌溉系统的股东及股金的分布 65

表4-6 地下水市场的发育 66

表4-7 股份制产权制度的用水对象及不同用水对象的水费的差异 67

表4-8 分配水方法及农民对分配水方法公平程度的认知 68

表4-10 不同收费方式下的水费分布情况 69

表4-9 不同产权制度水费收取办法 69

表4-12 不同地区水费均值比较 70

表4-11 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水费均值 70

表4-13 水费决定因素的定性分析 71

表4-14 影响农民对水费看法的相关因素 72

第一节 样本县和样本村的基本情况 73

第五章 样本点概述及调查数据的定性分析 73

表5-1 三县不同时期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劳动力及农民人均纯收入 73

表5-2 三县不同时期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井 74

表5-3 三县不同时期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 75

表5-4 三县不同时期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单产 76

图5-1 肥乡、元氏和青龙县的年均降水量 77

表5-5 肥乡、元氏和青龙县不同时期水利工程的供水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78

表5-6 三县产权结构变化 79

表5-7 三县30个样本村的基本情况 80

第二节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因素 80

表5-9 三县30个样本村不同时期年均地下水位的变化 81

表5-8 产权制度创新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关系 81

表5-11 三县30个样本村不同时期社区经济实力的变化 83

表5-10 三县30个样本村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利用比例 83

表5-12 产权制度创新与社区经济实力的关系 84

表5-14 产权制度创新与社区人力资本和生存环境的关系 85

表5-13 三县30个样本村不同时期水利投资结构的变化 85

第三节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对作物种植结构和单产的影响 87

表5-15 产权制度创新与政策因素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关系 87

表5-16 非集体产权制度、作物种植结构和单产的关系 88

第四节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与技术效率的因素 88

表5-17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与成本的相关关系 89

表5-18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出水量与技术效率的关系 89

表5-19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产权制度的关系 90

图5-4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和集体产权机电井深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91

图5-3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和集体产权固定成本的差异变动 91

图5-2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固定成本和集体产权固定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 91

图5-5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和集体产权机电井深度的差异变动 92

图5-6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和集体产权产出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92

图5-7 同一村内部非集体产权和集体产权产出水量之间的差异变动 92

表5-20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治理机制的关系 93

表5-21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效率的关系 93

表5-22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管理者经营能力的关系 94

表5-23 1998年每一地下水灌溉系统的技术效率与成熟度的关系 94

第一节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决定因素和影响的计量估计结果 95

第六章 实证模型的计量估计结果 95

表6-1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决定因素及影响(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的计量估计结果) 97

表6-2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决定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 99

第二节 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 100

表6-3 验证产权制度变量外生性的统计检验结果(假设检验一) 101

表6-4 验证产权制度变量外生性的统计检验结果(假设检验二) 102

表6-5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1) 103

表6-6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2) 104

表6-7 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出水量和技术效率因素的计量估计结果(3) 105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08

第一节 总结及结论 108

第二节 政策建议 109

下篇 滏阳河流域及灌区的水资源核算和管理 113

第八章 滏阳河流域和灌区的基本特点 113

第一节 滏阳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113

第二节 滏阳河流域的气候和水文条件 113

表8-1 滏阳河流域的年均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 114

表8-2 河北省和海河南系的年均降水量 114

表8-3 河北省及滏阳河流域各地区的年均受旱和水涝面积 115

图8-1 艾辛庄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变化(1957~1998年) 116

表8-4 河北省和海河南系的地表水平衡 116

图8-2 三个水文站浅层地下水位的变化(1980~1998年) 117

表8-5 滏阳河流域一些地区的深层地下水位变动 117

表8-6 石家庄地区漏斗要素变化 118

表8-7 滏西平原、滏阳河山区和滹滏区间1998年的排污量和污水处理能力 119

第三节 滏阳河流域的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 119

表8-8 中国、河北省及滏阳河流域各地区年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120

表8-9 滏阳河流域的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121

表8-10 河北省及滏阳河流域各地区的年均机电井数量和增长率 122

表8-11 滏阳河流域机电井的发展 122

表8-12 滏阳河流域大型和中型水库的位置、建设年份、投资和最大洪峰 123

表8-13 滏阳河流域水利工程供水量 124

表8-14 滏阳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和水涝面积 125

第四节 滏阳河灌区的基本特点 126

表8-15 滏阳河流域的作物播种面积 126

表8-16 东武仕水库的自然径流和跨流域调水 127

表8-17 邯郸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年均播种面积、单产 129

第一节 降水量和典型年份的选择 130

第二节 水资源核算的方法 130

第九章 滏阳河流域和灌区的水资源核算 130

表9-1 滏阳河灌区典型年份的基本特点 130

表9-2 按照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邯郸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值(mm) 132

表9-3 按照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邢台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值(mm) 132

表9-4 按照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石家庄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值(mm) 133

表9-5 按照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沧州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值(mm) 133

表9-6 按照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的衡水不同作物的蒸发蒸腾值(mm) 134

表9-7 滏阳河流域正常年份(1993年)的水资源核算 135

第三节 滏阳河流域水资源核算的结果 135

表9-8 滏阳河流域湿润年份(1996年)的水资源核算 136

表9-9 滏阳河流域干旱年份(1998年)的水资源核算 137

表9-10 滏阳河流域主要作物标准生产总值的计算 138

表9-11 典型年份不同部门水资源的供给和利用(百万m3) 139

第四节 滏阳河灌区水资源核算的结果 140

表9-12 滏阳河灌区湿润年份(1996年)的水资源核算 141

表9-13 滏阳河灌区干旱年份(1997年)的水资源核算 142

表9-14 滏阳河灌区正常年份(1998年)的水资源核算 142

表9-15 滏阳河灌区主要作物的标准产值 143

第十章 滏阳河灌区的绩效评价和管理 145

第一节 滏阳河灌区的绩效评价 145

表10-1 滏阳河灌区主要作物的标准产值 147

第二节 滏阳河灌区的管理方式 148

表10-2 滏阳河灌区的绩效评价 148

表10-3 地表供水总量和分配 150

第三节 滏阳河灌区的地表水资源分配 150

表10-4 1990年滏阳河灌区工业发展和它们的主要特征 152

表10-5 滏阳河灌区地表水资源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153

表10-6 地表水灌溉面积及粮食和皮棉的单产 154

表10-7 滏阳河灌区各年的总投资和投资来源 155

第四节 滏阳河灌区的财政和价格改革 155

表10-9 滏阳河灌区投资结构 157

表10-8 滏阳河灌区各时期的总投资和年均投资 157

表10-10 滏阳河灌区的收入和支出(人民币) 159

表10-11 滏阳河灌区的收入和支出(美元) 161

表10-12 滏阳河灌区水价 162

参考文献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