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2
1.学而时习之 2
2.礼之用,和为贵 6
3.三省吾身 9
4.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12
为政第二 19
5.《诗》三百 19
参阅:也谈关于“思无邪” 21
6.异端害己 28
7.君子不器 30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2
八佾第三 36
9.夷狄之有君 36
10.与其媚于奥 39
11.《关睢》 41
参阅:“睢鸠”原来是天鹅 44
12.乐,其可知也 46
13.仪封人求见 48
里仁第四 52
14.君子喻于义 52
15.富与贵,贫与贱 54
16.人之过也 57
17.君子之于天下 59
18.事君数 61
公冶长第五 64
19.赐也何如 64
20.朽木不可雕 66
2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68
22.令尹子文 70
雍也第六 73
23.汝为君子儒 73
24.道不可离 75
25.人之生也 76
26.知者乐水 79
27.觚不觚 82
28.君子不可陷,亦不可罔 85
29.中庸之为德 87
30.博施于民 90
述而第七 93
31.述而不作 93
32.子之燕居 95
33.自行束修 96
34.子在齐闻《韶》 99
35.加我数年以学《易》 101
36.子不语 104
37.三人行,必有我师 106
38.圣人,吾不得见之矣 109
39.陈司败问昭公知礼 112
40.盖有不知而作者 114
泰伯第八 117
41.师挚之始 117
42.民可使由之 119
子罕第九 122
43.子罕言利 122
44.巷党人曰 125
45.凤鸟不至 128
46.子欲居九夷 130
47.为学不可“功亏一篑” 133
48.可与共学 135
49.唐棣之华 137
参阅:偏反岂能是翩、翻 139
乡党第十(略) 144
先进第十一 144
50.吾从先进 144
51.回也其庶乎 146
颜渊第十二 149
52.子张问明 149
53.子张问崇德、辨惑 151
54.樊迟问仁 153
子路第十三 156
55.卫君待子而为政 156
5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9
57.君子和而不同 161
宪问第十四(略) 166
卫灵公第十五(略) 166
季氏第十六 166
58.季氏将伐颛臾 166
59.天下有道 171
60.生而知之者 173
阳货第十七 176
61.小子何莫学夫诗 176
62.唯妇人与小子为难养也 179
微子第十八 183
63.楚狂接舆 183
64.逸民 186
参阅:孔子为何不提朱张 189
参阅:五台山及少林寺的由来 192
子张第十九(略) 198
尧曰第二十(略) 198
附录1:儒·儒家的起源·儒家的世界构想 198
附录2:小康——大同之道与世界人权之路 205
后记:新儒学——仁学的入世、易世精神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