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 1
关于中亚定义的历史沿革 5
中亚学在欧洲各国的兴衰 9
中国学者眼中的中亚 20
中国外交对中亚地区的定位 26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32
第二章 中亚地区的地缘特性 37
中亚定义的地缘政治含义 37
征服者们留下的政治遗产 41
汗国、艾米尔、伯克的存亡及其地缘政治意义 50
中亚行政区划沿革中的地缘政治考量 56
苏维埃政权下的中亚地缘板块 61
苏联时期的中亚民族与地缘政治 67
第三章 中亚国家的独立与重建 72
超级大国体制内的中亚地缘政治 72
苏联改革在中亚引起的躁动 79
“8·19”事件与中亚各国的独立宣言 83
十字路口上的徘徊与抉择 88
“和平分家”后的尴尬与无奈 93
民族意识的回归与国家政治特色 100
国家政体构建模式的地缘特色 104
第四章 域外权力中心的中亚观与地缘影响 111
从“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到“新丝绸之路战略” 111
从领导到伙伴的角色转变 126
“新欧盟”与“新中亚战略” 135
“突厥民族大家庭”的召唤 139
从恒河到阿姆河的地缘文化对接 144
“日本+中亚五国”的外交对话 148
第五章 中亚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155
传统地缘政治中心的“漂移” 155
新生国家权力中心的发育与成熟 162
原有地缘政治生态的裂变 167
重构地缘政治版图的冲动 172
“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 178
“中南亚”概念提出的地缘政治意义 183
从“大中亚伙伴计划”到“大中亚战略”的政策演进 186
第六章 中亚各国对外政策中的地缘政治认知 193
“草原之鹰”的欧亚国家定位 193
“从来不依赖任何人”的乌兹别克斯坦 198
由“中亚民主岛”滑向“颜色革命”陷阱 206
面对“圣战”和毒品的坚守 211
《鲁赫拉马》的智慧与中立国策 217
平衡外交与多元政治格局的形成 223
第七章 艰难的区域一体化脚本 227
斯塔尔“大中亚计划”的经济一体化内涵 227
失分的“新丝绸之路战略” 230
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的困境 234
从“关税同盟”到“欧亚联盟”的地缘政治考虑 242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亚区域一体化前景 251
第八章 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地缘政治影响 258
“民族大熔炉”还是“民族火药桶”? 258
从“纯净伊斯兰运动”到“迁徙圣战” 267
脆弱的绿洲与膨胀的人口 274
萎缩的冰川与消逝的咸海 281
金融海啸后的中亚国家 287
中亚民族文化寻根的焦虑 293
被全球治理遗忘的角落 298
第九章 新安全观与新合作方式地缘政治启示 302
转化冷战“负资产”的成功尝试 302
“上海五国”论坛机制的形成 311
共同安全风险下的协作与行动 317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新安全观的实践 322
“上海精神”的地缘政治影响 327
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与粘合剂 334
上海合作组织的人文精神与欧亚文明的复兴 341
质疑、探索和前景 348
第十章 阿富汗:中亚的梦魇还是机遇 357
列强博弈的地缘政治遗产 357
葬送昔日帝国的泥淖 363
布热津斯基眼中的“死穴” 370
“塔利班文化”的兴衰 374
极端主义势力的庇护所 380
“失败国家”的重建困境 384
“鸦片之路”对中亚社会的侵蚀 389
地缘条件决定下的宿命与机缘 396
第十一章 历史的轮回:新利益共同体的构建 401
古代“丝绸之路”的地缘要素 401
当代中亚民族的“丝绸之路”情结 407
“丝路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 413
中亚民族文化自觉与欧亚文明中枢的重建 418
从“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425
由“丝绸之路”复兴看中亚民族的复兴 432
第十二章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440
参考文献 449
后 记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