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词话的定义 1
绪论 1
第二节 历代词话的基本状况 2
第三节 词话史的研究 5
第一章 晚唐五代:词话的开端 7
第一节 唐代歌曲的有关文献 7
第二节 词籍、史部、笔记杂著中的词话 9
第三节 《花间集序》与矛盾词学观的开始 12
第四节 “词”的概念之确立 15
第一节 北宋前期 19
第二章 北宋:词话的成立 19
第二节 北宋后期:笔记小说中的词话 24
第三节 北宋后期:诗话及词籍序跋题记 32
第四节 词话专著的出现 34
第三章 北宋:苏轼及其门生幕吏 38
第一节 苏轼的词学观 38
第二节 苏门四学士及李廌 45
第三节 陈师道、李之仪、赵令畴 53
第四章 南渡前后:词话的繁荣 58
第一节 南渡前后的词话专著 58
第二节 李清照《词论》 63
第三节 南渡前后成卷词话 69
第四节 南渡时期诗话笔记中的词话 73
第五节 南渡前后词籍序跋题记 75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词话 81
第一节 南宋中后期词话概述 81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笔记小说中的词话 84
第三节 南宋中后期史部、集部中的词话 94
第四节 以学问为词及词学考证的兴起 101
第五节 词集序跋题记的兴盛 106
第六节 对于北宋词人的评价 113
第七节 文章政事的新声 119
第八节 南宋中后期重要话词者及成卷词话 127
第六章 张炎《词源》及宋末元初词话专著 141
第一节 杨缵《作词五要》 141
第二节 周密《浩然斋词话》及其他 146
第三节 张炎《词源》 147
第四节 沈义父《乐府指迷》 154
第五节 陆辅之《词旨》 158
第六节 雅正派词话专著的理论意义及影响 161
第一节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金代词话 167
第七章 金元词话 167
第二节 元好问的词学观 173
第三节 元代前期词话 177
第四节 元代后期词话 182
第八章 明代词话 191
第一节 明代词话的概况及特色 191
第二节 明代词话专著 198
第三节 明代词话的主情率性倾向 206
第四节 明代词话的“花草之风” 215
第一节 词学的中兴与词话的繁荣 218
第九章 清前期词话 218
第二节 云间派及东南文士群 225
第三节 阳羡派及万树的词学观 233
第四节 历代词话的整理集成 239
第十章 浙西派 242
第一节 浙西派前期:朱彝尊与汪森 242
第二节 浙西派中期:厉鹗与王昶 250
第三节 浙西派后期:吴锡麒与郭麐 258
第四节 浙西派的影响及流变 261
第一节 清中期词话专著 266
第十一章 清中期词话 266
第二节 清中期散见词话 271
第十二章 常州派 276
第一节 张惠言《词选》的开山意义 276
第二节 周济对常州派词学的发扬光大 285
第三节 浙常二派之交替 290
第十三章 近代词话 297
第一节 近代前期 297
第二节 刘熙载《艺概·词概》 307
第三节 近代后期 312
第一节 谭献与陈廷焯 319
第十四章 常州派的推广及中兴 319
第二节 端木埰、况周颐与“重拙大” 328
第三节 常州派之流风馀韵 335
第十五章 王国维与古典词学的终结 339
第一节 《人间词话》:中国现代诗学的开端 339
第二节 《人间词话》:中国古典诗学终结的标志 348
第三节 《人间词话》:对现代中国诗学转型的影响 353
附录一 引用书目 357
附录二 词学术语索引 370
后记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