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湘云,林传家,薛沁冰等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4506875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特点 1

第二节 我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 2

一、儿童保健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 2

二、儿童保健队伍的发展 3

三、儿童保健工作的成就 3

第三节 儿童保健工作展望 5

一、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目前的动态 5

二、国外儿童保健工作简介 5

三、展望 6

(一)加强妇幼保幼队伍的建设 6

(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 6

(三)加强科学管理 6

(四)加强科学研究 7

第二章 小儿的生长发育 8

第一节 小儿体格发育 8

一、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8

(一)体重身长增加速率各时期不同 8

(二)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8

(三)各器官发育与体格发育的规律不平行 9

二、小儿体格发育的测量与评价 9

(一)体格生长的测量 9

(二)体格发育的评价 10

三、小儿体格发育的规律 14

第二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18

一、感知觉的发育 19

二、运动的发展 20

三、言语的发展 21

四、心理活动的发展 23

第三节 神经心理发育检查 33

一、筛查性测验 34

(一)丹佛发育筛查试验 34

(二)入学合格测验 37

(三)绘入试验 37

(四)图画词汇试验 37

二、诊断性测验 38

(一)贝莉婴儿发育量表 38

(二)盖瑟尔发育量表 38

(三)斯坦福-比奈智能量表 38

(四)韦茨勒学前及初小儿童智能量表 38

(五)韦茨勒儿童智能量表(修订版) 38

(六)本德视觉-运动完形试验 38

第四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40

三、Brazelton新生儿行为估价评分 40

(七)其他 40

第三章 小儿心理卫生 43

第一节 基本任务 43

第二节 孕妇心理卫生和胎教 44

第三节 婴儿心理卫生 45

第四节 幼儿心理卫生 46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48

第六节 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教育 50

第七节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 52

第四章 小儿营养 53

第一节 营养基础 53

第二节 胎儿期营养 64

一、妊娠期孕母体重变化 64

二、孕母营养 65

一、婴儿消化代谢特点 67

第三节 婴儿喂养 67

二、母乳喂养 69

(一)母乳的分泌 69

(二)人乳的成分 70

(三)母乳喂养的优点 72

(四)母乳喂养方法 74

(五)母乳喂养注意点 74

(六)断奶 75

三、人工喂养 75

(一)常用乳制品和代乳品 75

(二)牛乳量计算法 76

(三)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77

四、混合喂养 77

五、婴幼儿期辅助食品的添加 77

(二)添加辅助食品的顺序 78

(一)添加辅助食品的目的 78

(三)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 80

(四)婴幼儿期辅食与主食的搭配 80

(五)日本婴儿断奶食品种类举例 84

第四节 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膳食安排 84

一、膳食安排原则 84

二、食谱举例 85

第五节 小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86

一、培养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86

二、培养那些良好的饮食习惯 87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89

第六节 营养评价 89

一、临床评价 89

二、生长发育指标测量 90

四、生理功能的测定 91

三、实验室指标 91

第七节 强化食品 92

五、营养调查 92

第八节 营养调查 94

一、膳食调查 95

(一)调查对象、日期和季节 95

(二)调查前的准奋 95

(三)调查方法 95

(四)膳食调查结果评价 97

二、体格营养状况检查 98

三、实验室检查 99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100

(三)反复练习法 100

(二)示范法 100

(一)结合法 100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原则 100

第一节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00

第五章 婴幼儿生活安排与体格锻炼 100

(四)定位法 101

(五)督促检查法 101

三、具体卫生习惯的培养 101

第二节 小儿合理的服装 102

一、用料 102

二、式样 103

第三节 玩具及图书的选择 103

一、玩具的选择 103

二、图书的选择 104

第四节 体格锻炼 105

一、体格锻炼的意义 106

二、体格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106

三、体格锻炼的效果 107

四、体格锻炼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108

五、体格锻炼的内容与方法 109

附件(一)婴儿被动操 113

(二)婴儿被主动操 114

第六章 免疫与计划免疫 116

第一节 小儿免疫的特点 116

第二节 抗感染免疫反应 118

第三节 计划免疫 124

一、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125

二、各种免疫方案 126

(一)固定形式的免疫方案 126

(二)小巡回形式免疫方案 126

三、计划免疫中四种疫苗的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127

(一)卡介苗 127

(三)活动形式免疫方案 127

(四)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 127

(二)百白破三联制剂 128

(三)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疫苗 128

(四)麻疹疫苗 129

四、影响预防接种效果的因素 129

五、联合免疫问题 130

六、有关预防接种的其他问题 130

(一)器械 130

(二)预防接种记录 130

(三)冷链系统的管理 130

七、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131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32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 132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34

三、爱滋病 134

附件(一)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应用 135

(二)狂犬病疫苗的应用 135

第七章 围生期保健 136

第一节 围生期保健的目的和意义 136

第二节 围生期危险因素 136

一、孕妇方面的危险因素 137

二、胎儿方面的危险因素 137

三、高危因素处理原则 137

第三节 胎儿监护(宫内监测) 137

一、一般检查 137

二、特殊检查 138

第四节 胎儿保健 140

第五节 围生儿产时保健 142

第六节 围生儿产后保健 142

第八章 散居儿童保健 145

第一节 新生儿期保健 145

一、新生儿期保健的重要意义 145

二、保健要点 145

(一)保暖 145

(二)喂养 146

(三)护理 146

(四)预防感染 146

三、保健措施 146

(一)出生时保健 146

(二)家庭访视制度和访视常规 146

第二节 婴儿期保健 147

(五)健全生命统计制度 147

一、目前我国婴儿的健康状况 147

(三)转院治疗制度 147

(四)开展科学研究 147

二、保健要点 148

(一)合理喂养 148

(二)促进感知觉发展 148

(三)体格锻炼 149

(四)预防接种 149

(五)预防感染 149

三、主要措施 149

(一)建立地段医师(或村医生)管理制度 149

(二)应用生长发育图监测小儿体格生长 149

(四)神经精神发育检查 153

(一)健康检查 153

(三)定期健康检查 153

(五)结合一日生活进行早期教育 154

(六)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常见病 154

(七)预防接种 154

(八)健康教育 154

第三节 幼儿期保健 155

一、保健要点 155

(一)合理安排膳食 155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55

(三)促进动作和语言发展 155

(六)预防意外事故 156

(五)传染病管理 156

(四)预防接种加强免疫 156

二、主要措施 157

(一)保健措施 157

(二)早期教育 157

第四节 儿童保健门诊 158

一、主要任务 158

(二)体弱儿随诊 158

(三)高危儿随诊 158

(四)营养咨询 158

(九)遗传咨询 159

(七)口腔卫生 159

(八)保护视力 159

(五)预防接种 159

(六)健康教育 159

(十)智能检查 160

二、基本措施 160

(一)制定工作制度和管理常规 160

(二)建立儿童个体健康档案 160

(三)制定工作日程表 160

(四)定期总结、分析和统计制度 160

(五)医护人员实行定期轮转制 160

三、人员配备 160

四、基本设备 160

五、资料管理 161

一、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的意义 163

二、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的任务 163

第九章 集体儿童保健 163

第一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63

第二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内容 164

一、卫生保健工作 164

(一)儿童和工作人员的入所(园)体检及定期检查 164

(二)合理安排的生活制度 166

(三)疾病防治 167

(四)经常性卫生消毒工作 169

(五)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 170

(六)重视儿童营养 170

(八)家长联系工作 171

(七)开展体格锻炼 171

(九)资料的登记和统计 172

二、教养工作 173

第三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评价 175

第四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的管理 176

第五节 集体儿童机构的房屋建筑,基本设备和环境布置 177

一、托儿所幼儿园房屋建筑的要求 177

二、托儿所幼儿园基本设备的要求 179

三、环境布置的要求 180

第六节 幼托机构医务保健人员的配备及职责 181

一、医务保健人员的配备 181

二、医务保健人员的职责 181

第十章 医学遗传和遗传疾病 184

第一节 医学遗传基础 184

一、医学遗传的基本概念 184

二、遗传的物质基础 185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88

四、遗传与环境 190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 191

一、遗传病总论 191

二、染色体病 196

三、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199

第三节 遗传咨询 202

第十一章 先天畸形及其防治 206

第一节 总论 206

第二节 各论 216

第十二章 新生儿特点和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 222

第一节 新生儿命名 222

第二节 新生儿特点 223

第四节 早产儿与小于胎龄儿 225

第三节 几种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225

第五节 新生儿保健 229

第六节 新生儿过筛试验 230

第七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 230

一、新生儿窒息 230

二、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32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 233

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35

五、新生儿出血症 237

六、新生儿硬肿症 237

七、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238

(一)新生儿肺炎 239

(二)新生儿败血症 240

(三)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241

(四)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242

(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43

(六)新生儿脐炎 244

(七)新生儿破伤风 244

(八)新生儿鹅口疮 245

第十三章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47

第一节 小儿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247

一、麻疹 247

二、风疹 252

三、幼儿急疹 252

四、水痘 253

第二节 小儿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255

一、小儿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 255

二、流行性腮腺炎 257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258

四、小儿病毒性肝炎 261

第三节 小儿细菌性传染病 265

一、百日咳 265

二、白喉 267

三、杆菌痢疾(又名细菌性痢疾) 270

四、猩红热 272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75

第四节 小儿结核病 277

一、总论 277

二、肺结核 282

三、肺外结核 283

第十四章 小儿四病防治 287

第一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87

第二节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94

第三节 小儿肺炎 301

第四节 婴幼儿腹泻 307

第十五章 小儿其他常见病的防治与管理 314

第一节 营养性疾病 314

一、营养不良 314

二、维生素A缺乏症及中毒 318

三、维生素B1缺乏症 320

四、维生素C缺乏症 321

五、锌缺乏症 323

六、肥胖症 324

第二节 神经性疾病的防治 326

一、小儿神经系统检查特点 326

二、头痛 328

第二节 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330

三、松软婴儿综合征 330

四、脑性瘫痪 332

五、癫痫 333

一、小儿精神检查 335

第三节 小儿精神疾病的防治 335

二、精神疾病简明分类 336

三、精神发育迟滞 337

四、儿童多动综合征 341

五、短暂抽动障碍 344

六、多动抽动—发声综合征 345

七、孤独症 345

八、功能性遗尿 346

第四节 口腔、耳、鼻、喉、眼和皮肤病 347

一、口腔疾病 347

(一)龋齿 347

(二)口腔炎 348

(三)牙齿荫出异常 349

(一)化脓性中耳炎 350

(二)聋哑症 350

(三)慢性鼻炎 350

二、耳鼻喉疾病 350

(四)急性扁桃体炎 351

三、眼科疾病 351

(一)急性结膜炎 351

(二)沙眼 351

(三)角膜炎 352

(四)斜视 352

(五)屈光不正 353

(六)弱视 353

四、皮肤病 353

(一)婴儿湿疹 353

(四)脓疱病 354

(三)丘疹样荨麻疹 354

(二)皮脂溢出性皮炎 354

(五)单纯糠疹 355

(六)血管瘤 355

第五节 小儿常见寄生虫病 356

一、蛔虫病 356

二、蛲虫病 358

三、钩虫病 359

第六节 慢性病管理 361

一、糖尿病管理 361

二、心脏病管理 362

(一)先天性心脏病管理 362

(一)急性肾炎 364

三、肾脏病管理 364

(二)风湿性心脏病管理 364

(二)肾病综合征 365

(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识别 366

四、支气管哮喘病管理 366

第十六章 小儿常见症状及体征的鉴别 369

第一节 呕吐 369

第二节 腹痛 370

第三节 便秘 372

第四节 惊厥 373

第五节 身材异常 375

第十七章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 378

第一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 378

一、活动场所 378

二、生活用品 378

五、食物 379

四、药物 379

三、玩具 379

六、安全教育 380

一、创伤 380

二、骨折 381

三、脱位 381

四、脑震荡 382

五、鼻出血 382

六、异物 382

(一)鼻腔异物 382

(二)外耳道异物 383

(三)眼异物 383

(四)咽部异物 383

(五)喉部异物 383

(六)气管、支气管异物 383

(七)食管及胃肠道异物 384

七、灼伤 385

八、毒虫螯(咬)伤 387

九、溺水 387

十、电击伤 388

十一、婴儿意外窒息 388

十二、中毒 388

(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90

(二)食物中毒 390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391

第十八章 儿童保健统计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393

二、统计资料的类型 393

(三)概率 394

(二)误差 394

(一)总体与样本 394

三、几个基本概念 394

第二节 计量数据的描述 395

一、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 395

二、平均数 396

三、标准差 400

四、正态分布 401

第三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t检验 402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 402

第四节 相对数 408

一、相对数的意义及其计算 408

二、儿童保健工作中常用的有关指标 410

(一)出生率 410

(二)死亡率或称粗死亡率 410

(七)发病率 411

(九)续发率 411

(八)患病率 411

(三)婴儿死亡率 411

(六)病死率 411

(五)围产儿死亡率 411

(四)新生儿死亡率 411

(十)儿童缺点矫正率 412

三、应用相对数需注意的问题 412

第五节 x2检验 413

一、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413

二、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 415

附表(一)t界值表 417

附表(二)x2界值表 418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419

一、什么是流行病学 419

第十九章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419

第一节 概述 419

三、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421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要点 421

一、明确研究的目的 421

二、确定研究的类型 422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422

四、研究指标的确定 423

五、抽样方法的选择 423

六、样本含量的估计 424

七、误差和偏倚的控制 425

八、观察方法的使用 425

九、调查表的拟定 426

十、调查员的培训 426

(一)优生 427

(二)优育 427

第二十章 儿童保健宣传教育 427

二、儿童保健宣传教育的内容 427

一、儿童保健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427

(三)优教 428

三、儿童保健宣传教育的实施 428

(一)宣传教育的对象 428

(二)实施儿童保健宣传教育的人 428

(三)实施步骤 429

四、儿童保健宣传教育进行方式 429

附录 431

一、体格发育指标衡量表 431

二、常见食物成分表 454

三、小儿常用保健药物剂量 460

四、临床血液化学、尿及脑脊液检验正常值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