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1 城市形态的概念 3
1.1.2 研究的意义 3
1.1 研究范畴 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1.2.1 国外研究综述 4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1.3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21
1.3.1 研究主旨 21
1.3.2 技术路线 22
1.3.3 研究方法 22
2 相关理论 25
2.1 经济学的理论 27
2.2 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32
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36
2.4 小结 39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41
3.1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43
3.1.1 多中心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43
3.1.2 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45
3.1.3 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49
3.1.4 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52
3.1.5 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55
3.2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60
3.2.1 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60
3.2.2 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69
3.2.3 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70
3.3 小结 77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79
4.1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81
4.1.2 城市商务区形成 83
4.1.1 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83
4.1.3 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84
4.2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89
4.2.1 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90
4.2.2 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91
4.2.3 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92
4.2.4 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92
4.3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95
4.3.1 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97
4.3.2 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97
4.4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101
4.4.1 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102
4.4.2 促进新城的建设 104
4.5 小结 106
5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109
5.1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111
5.1.1 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111
5.1.2 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116
5.2.1 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117
5.2 功能迅速调整 117
5.2.2 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120
5.2.3 导致新空间出现 122
5.3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123
5.3.1 小汽车迅速增加 123
5.3.2 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125
5.3.3 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127
5.4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130
5.4.1 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131
5.4.2 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134
5.4.3 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142
5.4.4 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151
5.5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155
5.5.1 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157
5.5.2 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160
5.6 小结 162
6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165
6.1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167
6.1.1 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168
6.1.2 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169
6.2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173
6.2.1 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173
6.2.2 产业不断升级 180
6.2.3 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185
6.3 投资机制多元 190
6.3.1 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191
6.3.2 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198
6.3.3 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202
6.4 调控机制多样 204
6.4.1 规划引导 205
6.4.2 政策指导 211
6.5 小结 217
7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221
7.1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224
7.1.1 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224
7.1.2 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227
7.1.3 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234
7.2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241
7.2.1 多种新空间并起 241
7.2.2 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248
7.3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254
7.3.1 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255
7.3.2 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260
7.4 小结 272
8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275
8.1.1 与规模的协调 277
8.1 形态的协调性 277
8.1.2 与功能的协调 284
8.2 形态的成长性 287
8.2.1 适应空间生长 287
8.2.2 适应结构生长 288
8.3 形态的生态性 290
8.3.1 尊重和利用自然 291
8.3.2 完善的绿地系统 294
8.3.3 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296
8.4.1 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297
8.4 形态的经济性 297
8.4.2 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298
8.4.3 高效使用设施 305
8.5 小结 306
9 结论与讨论 309
9.1 基本结论 311
9.2 主要创新与特色 313
9.3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313
参考文献 316
后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