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志 3
概述 3
第一章 议会 7
第一节 初期民意机构 7
第二节 临时参议会 8
第三节 参议会 13
第二章 各界代表会议 19
第一节 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 19
第二节 第二届各界代表会议 21
第三节 第三届各界代表会议 25
第四节 第四届各界代表会议 26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 28
第一节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8
第二节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30
第三节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32
第四节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34
第五节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35
第六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37
第七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38
第八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39
第九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40
第十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42
第一节 组成人员 45
第四章 人大常委会 45
第二节 议决事项 51
第三节 工作法律监督 53
第四节 代表提案、议案、意见、建议、批评办理 54
第五节 人事任免 56
第六节 联系工作 69
第七节 机关工作 70
第五章 各界代表和人民代表 72
第一节 各界代表 72
第二节 人民代表 83
第三节 代表工作与活动 108
第一节 区县人代会及其常委会 110
第六章 区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10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11
政府志 115
概述 115
第一章 清重庆府 117
第二章 蜀军政府 120
第三章 重庆市政府 122
第一节 商埠督办署市政厅时期 122
第二节 普通市时期 123
第三节 特别市时期 124
第四章 重庆市人民政府 127
第一节 不同时期的政府 127
第二节 建立巩固人民政权 137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43
第四节 施政方式 148
第五节 文献选辑 150
第五章 区县政府 161
第六章 驻重庆政府机构 210
政协志 219
概述 219
第一章 政协市各届委员会会议 222
第一节 各代会协商委员会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议 222
第二节 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会议 228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274
第二章 政协市各届委员会 274
第二节 政协重庆市委员会 276
第三章 政协工作纪要 293
第一节 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时期 293
第二节 政协重庆市委员会时期 297
第四章 区、县政协 327
附录 民国时期在重庆召开的政协会议 330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概况 330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 333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人员名单 340
人事志 345
概述 345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48
第一章 体制与机构 348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50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编制 355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政府机构与编制 355
第二节 解放后政府机构与编制 359
第三章 人事调配 369
第一节 调配 369
第二节 安置 380
第四章 录(聘)用 390
第一节 清代官吏来源和选用 390
第二节 民国公务人员录用 394
第三节 解放后重庆干部录用 395
第五章 人事任免和奖惩 403
第一节 任免 403
第二节 奖惩 412
第六章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424
第一节 职称评定 425
第二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429
第三节 吸收录用闲散人才 429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农转非” 432
第五节 人才交流 434
第六节 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分配 436
第一节 工资 442
第七章 工资和福利 442
第二节 福利 463
第八章 退休与退职 478
第一节 官吏致仕 478
第二节 民国公务员退休与退职 479
第三节 解放后干部退休与退职 480
第九章 培训 487
第一节 官吏培训 48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公职人员培训 487
第三节 解放后干部培训 488
概述 495
劳动志 495
第一章 劳动管理 50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01
第二节 劳动制度 505
第三节 职工人数和劳动生产率 509
第四节 定额和编制定员 519
第五节 劳动调配 525
第六节 劳动纪律 532
第七节 落实政策安置 535
第二章 劳动就业 538
第一节 劳动就业的方针政策 538
第二节 劳动就业管理 542
第三节 劳动就业渠道 548
第四节 城市居民“上山下乡” 552
第五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 555
第三章 职业技术培训 557
第一节 就业前培训 557
第二节 技工学校 562
第三节 在职工人培训 567
第四章 工资 573
第一节 工资制度 573
第二节 职工工资调整和职工升级 586
第三节 工资种类 604
第四节 工资水平 619
第五章 劳动保护 625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 625
第二节 安全技术 655
第三节 工业卫生 663
第四节 工伤事故 687
第六章 劳动保险福利 697
第一节 劳动保险 697
第二节 退休职工管理 711
第三节 职工福利 714
民政志 719
概述 719
第一节 市社会局 722
第一章 管理机构 722
第二节 市民政局 723
第三节 区县民政局 724
第四节 其他事业单位 725
第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 728
第一节 保甲组织 728
第二节 乡镇政权组织 731
第三节 区政府派出机构 732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735
第三章 优抚 737
第一节 褒扬 738
第二节 抚恤 752
第三节 优属慰问 756
第四节 拥军支前 768
第四章 安置 775
第一节 退役军人安置 775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777
第三节 退休安置 783
第五章 救济 786
第一节 城市社会救济 786
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济 793
第三节 专项救济 798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救济 804
第五节 其他灾害救济 812
第六章 福利事业 818
第一节 儿童福利事业 819
第二节 养老福利事业 827
第三节 残疾人福利事业 832
第四节 精神病人福利事业 838
第五节 生产组织 840
第六节 管理 848
第七节 调整整顿 853
第八节 保护扶持 856
第七章 社会收容 859
第一节 收容改造乞丐游民 859
第二节 收容遣送自流人员 863
第八章 登记管理 869
第一节 婚姻登记 870
第二节 社团登记 876
第九章 殡葬事业 880
第一节 场所设施 880
第二节 火葬服务 884
第三节 殡葬人员 886
第四节 殡葬改革 887
第十章 禁毒 892
第一节 土厘专卖 892
第二节 征税施禁 893
第三节 查禁烟毒 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