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理论篇 3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我国的县与县域 3
一、我国的县 3
二、我国的县域 6
第二节 县域经济 6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6
二、县域经济的特点 9
三、县域经济的地位作用 12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上) 15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15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15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 16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口状况 17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积累 19
五、科学技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9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必备环境 21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21
六、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21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23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选择 25
一、资源优势 26
二、传统优势 26
三、产业优势 26
四、技术优势 27
五、品牌优势 27
七、区位优势 28
八、人缘优势 28
六、市场优势 28
九、人才优势 29
十、政策优势 29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查析 30
一、发现问题的角度 30
二、查找问题的方法 31
三、解决问题的要领 33
第五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探析 3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突破口的选择规律 34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演进规律 35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镇村演化规律 37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利益协调的规律 38
五、县域经济发展中模式形成规律 39
第三章 县域经济发展(下) 41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41
一、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和依据 41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制定程序 45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47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 51
一、创新变通律 51
二、整合协调律 54
三、聚力突重律 58
实践篇 63
第四章 我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回顾 63
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改革回顾 63
一、我国县域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63
二、我国县域改革的意义 67
三、我国县域改革的历程 69
第二节 改革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73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73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74
三、县域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75
四、县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76
第五章 山东省县级改革与发展的典型模式 78
第一节 昌邑模式——“小机构,大服务” 78
第二节 诸城模式——“贸工农一体化” 80
第三节 寒亭模式——“农业产业化” 82
第四节 周村模式——“股份促动,明星带动” 83
第五节 章丘模式——“城镇带动” 84
第六节 峄城模式——“综合开发,择优突破” 86
第七节 金乡模式——“农贸带动” 88
第八节 山亭模式——“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 91
第九节 陵县模式——“冬季农业” 93
第十节 高唐模式——“重组调整,加快发展” 95
第十一节 泗水模式——“打破常规,走出贫困” 96
第十二节 阳信模式——“综合配套改革” 99
第六章 山东省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特征和经验 101
第一节 共同的特征 101
一、上级部署安排与县级自发探索相结合——具有主体的自觉性 101
二、县级改革与县域发展相结合——具有运行的目的性 102
三、经济改革与机构改革等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具有内容的综合性 102
四、上级改革、发展要求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103
一、牢记根本点 104
第二节 成功的经验 104
五、领导感悟与群众创造相结合——具有方法的科学性 104
二、启动动力源 105
三、找准出发点 107
四、瞄准着力点 108
五、孕育生长点 109
六、领导是关键 111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15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15
第七章 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新对策 115
对策篇 115
二、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趋向 118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 120
四、加入WTO的严峻挑战 122
五、基础落后的严重制约 123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127
一、科学发展 127
二、粮食安全 130
三、农民增收 132
四、全面小康 133
一、发展略显滞后,整体实力不强 134
第三节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134
二、产业结构雷同,总体层次较低 135
三、发展动力较大,可用资金不足 135
四、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大 136
五、形式主义作祟,政绩工程仍见 136
六、机构庞大臃肿,财政负担沉重 137
七、调控手段单一,行政扯皮严重 137
第四节 新对策 137
一、做优农业 137
二、做强工业 144
三、做靓三产 147
四、做多民营 150
五、做大县城 152
六、做活机制 159
第八章 经济强县发展对策 164
第一节 山东省经济强县的基本情况 164
第二节 山东省经济强县的现状特点 165
一、基础条件好,发展路子对 165
二、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 167
三、工业为主导,各业齐发展 167
五、县城规模大,带动能力强 168
四、改革力度大,民营企业多 168
第三节 山东省经济强县存在的问题 169
一、发展动力不足 169
二、强县实力不强 169
三、农业比重仍大 170
四、产业升级较慢 170
五、资源环境堪忧 170
第四节 经济强县加快发展的对策 172
一、比 172
二、找 173
三、争 175
四、超 176
第九章 经济弱县发展对策 178
第一节 山东省经济弱县的基本情况 178
第二节 经济弱县形成的原因 179
一、客观上的“天然缺陷” 179
二、历史上的“多灾多难” 179
三、投资设项上的“嫌贫爱富” 180
四、改革初期的“矫枉过正” 180
五、体制转换时期的“两面政策” 180
七、思想观念上的“怨天尤人” 181
六、扩大开放后的“资源倒流” 181
第三节 经济弱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82
一、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 182
八、机构官场中的“明争暗斗” 182
二、结构层次低,企业个头小 183
三、县城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183
四、机构膨胀快,财政养人难 183
第四节 经济弱县加快发展的对策 184
一、放 184
二、激 185
四、帮 186
三、扶 186
附录 187
一、寿光经验断想 18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 194
三、全国历届百强县(市)名录 200
四、山东省县域名录 218
五、山东省30强、30弱县(市、区)名录 219
六、主要参考文献 220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