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文现象及水文循环 1
第1章 绪论 1
1.2水文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 3
1.2.1水文学的研究领域 3
1.2.2水文学的发展 4
1.3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 5
1.4水文现象的特性 5
1.4.1水文现象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 5
1.4.2水文现象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6
1.5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6
2.1.1干流及支流 8
2.1.2河长及弯曲系数 8
第2章 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 8
2.1河流和流域 8
2.1.3河槽基本特征 9
2.1.4河流的分段 11
2.1.5分水线及流域 12
2.2河川径流及其表示方法 14
2.2.1河川径流的基本概念 14
2.2.2河川径流量的表示 14
2.3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影响径流的因素 16
2.3.1河川径流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时期 16
2.3.2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18
2.3.3地下径流 20
2.3.4固体径流 20
2.3.5溶解质径流 20
2.4流域水量平衡 21
2.5水文资料的观测方法与收集 23
2.5.1水位观测 23
2.5.2流量测算 24
2.5.3泥沙测算 25
2.5.4冰凌观测 26
2.5.5水文资料的收集 26
2.6.1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 27
2.6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 27
2.6.2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 28
2.6.3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的应用 30
复习思考题 31
第3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33
3.1水文统计的意义及基本概念 33
3.1.1水文统计的意义 33
3.1.2事件 33
3.1.3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34
3.1.4数理统计法对水文资料的要求 35
3.2频率和概率 36
3.2.1频率和概率 36
3.2.2概率运算定理 38
3.2.3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40
3.2.4累积频率和重现期 42
3.2.5设计标准 44
3.3经验频率曲线 45
3.3.1经验频率公式 45
3.3.2经验频率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46
3.3.3经验频率曲线的外延 46
3.4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47
3.4.1均值 47
3.4.2均方差和变差系数 48
3.4.3偏态系数 50
3.4.4矩 51
3.5理论频率曲线 52
3.5.1皮尔逊Ⅲ型曲线 53
3.5.2指数Γ分布曲线 59
3.6抽样误差 60
3.6.1误差来源 60
3.6.2抽样误差概述 60
3.6.3抽样误差分布 61
3.6.4抽样误差计算公式 62
3.7水文频率分析方法 63
3.7.1适线法 64
3.7.2参数估计法 68
3.8.2相关分析的概念和类型 71
3.8相关分析 71
3.8.1相关分析的意义 71
3.8.3简单直线(线性)相关 73
3.8.4曲线(非线性)选配 78
3.8.5复相关 79
3.9频率分析综合程序 79
3.9.1综合程序的内容 79
3.9.2变量和数组说明 80
3.9.3程序框图 81
3.9.4计算程序 81
3.9.5程序应用举例 86
复习思考题 88
第4章 年径流及洪、枯径流 90
4.1概述 90
4.2设计年径流量 91
4.2.1年径流变化特点和分析方法 91
4.2.2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推算 91
4.2.3资料不足情况下设计年径流量的推算 93
4.2.4缺乏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推算 96
4.3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100
4.3.1径流的年内分配 100
4.3.2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的确定 102
4.3.4日流量(或水位)历时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103
4.3.3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的确定 103
4.4设计洪水流量和水位 104
4.4.1洪水及设计洪水 104
4.4.2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 106
4.4.3设计洪水标准 106
4.4.4洪水资料审查 107
4.4.5洪水资料选样 108
4.4.6洪水资料的插补延长 109
4.4.7特大洪水资料的处理 110
4.4.8设计洪峰流量(或水位)的计算 115
4.5.1影响枯水径流的因素 120
4.5设计枯水流量和水位 120
4.5.2有长期实测资料时枯水径流的计算 121
4.5.3资料短缺时枯水径流的计算 123
4.5.4缺乏资料地区枯水径流的计算 123
4.6径流调节 125
4.6.1径流调节的意义 125
4.6.2水库调节类型及其特征水位 125
4.6.3水库对年径流的调节 127
4.6.4水库对洪水的削减 129
4.7潮汐河口的设计水位 131
4.7.1潮汐河口的水文情势 131
4.7.2潮汐河口的设计潮水位计算 133
复习思考题 134
第5章 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36
5.1降水 136
5.1.1降水的观测 136
5.1.2降水的特征 137
5.2降水分布 138
5.2.1流域平均降水量 138
5.2.2多年平均最大24h降水量 141
5.2.3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41
5.3点雨量资料的整理 144
5.4.1暴雨强度公式 146
5.4暴雨强度公式的推求 146
5.4.2公式i=A/tn中参数的推求 148
5.4.3公式i=A/(t+b)n中参数的推求 153
5.4.4公式i=A1(1+ClgT)/(t+b)中参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 153
5.4.5利用等值线图求暴雨强度 162
5.5可能最大降水(PMP)简介 164
复习思考题 166
第6章 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167
6.1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的特点 167
6.2设计净雨量的推求 168
6.2.1暴雨损失及分类 168
6.2.2下渗 168
6.2.3设计净雨量的推求 170
6.3.1暴雨洪水形成过程 171
6.3流域汇流 171
6.3.2等流时线原理 172
6.3.3不同净雨历时情况下的径流过程 173
6.3.4暴雨洪峰流量公式 175
6.4暴雨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 176
6.4.1水科院水文所公式 177
6.4.2铁一院两所公式 188
6.5地区性经验公式及水文手册的应用 201
6.5.1以流域面积F为参数的地区经验公式 201
6.5.2包含降雨参数的地区经验公式 201
复习思考题 202
6.5.3水文手册的应用 202
第7章 城市降雨径流 204
7.1城市化与城市水文过程 204
7.2城市化与城市暴雨径流 205
7.2.1城市化过程 205
7.2.2城市暴雨径流特点 206
7.3城市水文资料的收集 208
7.3.1降水和其他气象资料 208
7.3.2河道及管渠流量资料 209
7.3.3水质监测资料 209
7.3.5城市水文测验系统 210
7.3.4土地利用情况资料 210
7.4城市设计暴雨 211
7.5城市降雨径流的水质特性 212
7.5.1城市径流中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 212
7.5.2地表污染物的聚集及去向 213
7.6城市降雨径流的水质控制 214
7.6.1城市径流水质控制的基本原则 214
7.6.2渗滤 216
7.6.3滞洪措施 218
7.6.4扩展功能的(干)滞洪区与水质控制 219
7.6.5滞洪塘与水质控制 220
7.6.6水量水质控制的多用途滞洪区 221
7.6.7区域性和就地滞洪设施的比较 222
复习思考题 222
附录 224
附录1经验频率P=m/n+1×100%表 224
附录2海森概率格纸的横坐标分格表 227
附录3皮尔逊Ⅲ型曲线的离均系数Фp值表(0<C8<6.4) 228
附录4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 231
附录5皮尔逊Ⅲ型分布频率权重矩估计参数的C6~R~H 233
附录6天然河道粗糙率 234
附录7海森概率格纸 236
主要参考文献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