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一、本书的性质、任务与技术进步的背景 1
二、纺织品设计的工业设计属性 2
三、现代工业设计方法的体系特征 4
第一篇 设计学基础 7
第一章 设计方法学概论 8
第一节 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 8
一、纺织制造与纺织品设计 8
二、工业产品的定义与属性 9
三、产品设计的方法类型 11
四、产品的设计过程 12
五、产品的开发过程 13
第二节 纺织品的设计开发体系 13
一、设计开发体系组成 13
二、PRS产品 14
三、概念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16
第三节 纺织品设计的计算机环境 17
一、建立产品设计计算机环境的意义 17
二、计算机辅助技术基础 17
三、产品概念设计的计算机环境 18
第二章 设计哲学概论 21
第一节 消费形态与消费意识流 21
一、消费形态——纺织品的设计目标 21
二、消费意识流——潜在市场需求的预期 22
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生成与培育 23
一、创新思维的类型 23
二、创新思维的生理物理学机制 24
三、激励创新思维的外部因素 25
四、创新思维的生成法则 25
第三节 创新设计的组织与培养 28
一、创新设计的组织方法 28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 29
第三章 技术美学的基础与应用 30
第一节 美学的基本概念 30
一、美学的基本概念 30
二、技术美学的基本概念 30
三、设计美学与商品美学的基本概念 31
第二节 技术美学在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32
一、技术美学的运用特点 32
二、产品造型的美学原则 32
第三节 纺织品的肌理效果模拟 36
一、织物的肌理(纹理)类型 37
二、织物纹理的形貌模拟 38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构成设计 45
一、构成与骨格的基本概念 45
二、不规律平面构成 47
三、工艺性平面构成 50
四、规律性平面构成 52
第四章 纺织品设计的色彩学基础 66
第一节 色彩的生成与视觉 66
一、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 66
二、颜色视觉的形成 67
第二节 色彩的表征 68
一、色彩的表述方法 68
二、颜色三属性与色名的表征 68
三、色彩的客观表达 72
四、颜色方程与理论三基色 75
第三节 色彩的混合 78
一、色光混合(加法混色) 78
二、色料混合(减法混色) 78
第四节 色彩的心理响应 80
一、色彩的综合感觉 80
二、色彩的联想 82
一、色彩运用的基本法则 83
第五节 纺织品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83
二、影响色彩表达的因素 86
三、色彩在纺织品上的运用 87
四、计算机辅助色彩设计 89
第五章 花纹图案的数字化设计 93
第一节 花纹图案数字化设计的方法特点 93
一、设计方法类型 93
二、花纹图案数字化设计方法的优势 94
三、图案设计与图案创作 94
四、图像素材与图形素材 95
第二节 交互式图案设计方法 95
一、交互式图案设计软件的特性 95
二、用图像设计软件Photoshop绘制花纹图案 97
三、用图像设计软件Photoshop绘制无缝拼贴图案 101
四、用图形设计软件Illustrator绘制花纹图案 101
二、算法式图案的生成方法 105
一、算法式图案的技术特点 105
第三节 算法式图案设计方法 105
三、经典的Mandelbrot集图案 106
四、经典的Julia集图案 108
第四节 智能化图案设计方法 112
一、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方法 112
二、综合推理方法 116
第六章 纺织品设计的主要方法 118
第一节 纺织品的概念设计 118
第二节 本构关系设计法 119
一、粒纹效应设计 120
二、线纹效应设计 123
三、线纹粒纹效应的优化 128
第三节 实验分析设计法 132
一、方形密度概念的引入 133
二、实有方形密度计算 136
三、基于相对密度的织物可密性设计 138
第四节 相似模化设计法 142
一、相似模化的方法原理 143
二、织物的相似模化设计法 146
第五节 专家系统设计法 151
一、系统模式 152
二、风格设计的目标函数 153
三、结构参数与目标函数间关系的实验证实 155
四、风格设计方程 156
第七章 织物纹理的数学模型与设计 160
第一节 单层组织织物纹理的数学模型与设计 160
一、织物纹理的组织模型 160
二、规则组织的模型与设计 161
三、准规则组织的模型与设计 164
四、非规则组织的模型与设计 165
第二节 重组织和层组织织物纹理的数学模型与设计 168
一、重组织的模型与设计 169
二、层组织的模型与设计 172
第三节 配色模纹效果的模拟与设计 175
一、配色模纹的概念 175
二、配色效应图及矩阵表示 175
三、配色效应图内部转换的数学关系 176
第二篇 感性设计学应用 183
第八章 纺织品热湿传输性能的构成与设计 184
第一节 “人体—服装(纺织品)—环境”系统的热湿耦合机制 184
一、温度性舒适的生成条件 184
二、人体的散热方式 185
三、纺织品的热湿传输形式 186
四、纺织品热湿传输能力的表征 189
第二节 纺织品的孔隙相结构 190
一、纺织品孔隙相的结构层次 190
二、孔隙的基本形态 191
三、孔隙相结构表征 193
第三节 气态与液态水在孔隙相结构中的转移 195
一、气态水(水蒸气)的扩散方程 196
二、液态水的毛细传输方程 198
三、水分的蒸发凝结和毛细管的临界半径 199
第四节 热湿传输性能与织物结构的关系分析 199
一、热湿传递性能与织物结构的关系分析 200
二、液态水的转移能力与织物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分析 202
三、湿蒸发能力与织物结构参数间的关系分析 204
第九章 纺织品手感的表征与设计 205
第一节 手感的微应力—应变基础 205
一、拉伸中的微应力—应变行为 206
二、压缩中的微应力—应变行为 207
三、弯曲中的微应力—应变行为 207
四、剪切中的微应力—应变行为 208
五、表面摩擦中的微应力—应变行为 209
六、面密度 210
一、基本手感的物化与表征 211
第二节 手感的物化与表征 211
二、综合手感的物化与表征 214
第三节 织物力学性能设计 215
一、低负荷下织物的拉伸性能设计 215
二、低负荷下织物的剪切性能设计 220
三、低负荷下织物的弯曲性能设计 224
第十章 纺织品光泽感的表征与设计 227
第一节 光泽与光泽感的基本概念 227
第二节 光信息的空间域转换 229
一、光泽感的物理光学空间域 229
二、光泽感的生理刺激空间域 230
三、光泽感的心理知觉空间域 230
四、空间域转换与光泽感的形成 231
第三节 光泽感的物化与表征 231
一、纺织品光反射特征的表述 231
三、光泽感的表征 235
二、光泽感的物化 235
第四节 光泽感的设计要素分析 237
一、光泽感设计的方法逻辑 237
二、纤维折光率对光反射特征的影响 237
三、纤维的形态结构对光反射特征的影响 239
四、纤维集合结构对光反射特征的影响 241
第十一章 纺织品形态风格的表征与设计 244
第一节 形态风格的基本概念 244
一、形态风格的概念表述 244
二、形态风格的内涵分析 244
第二节 形态风格的物化与表征 245
一、悬垂曲面形态的信息提取 246
二、悬垂曲面形态的物理表述 247
三、形态风格的表征 248
第三节 织物的形态风格设计 256
一、织物结构设计参数的主因子模型 256
二、织物形态风格的设计方程 259
第十二章 丝绸与仿真丝绸的风格机理与设计 262
第一节 纺织品的仿真概念 262
一、仿真的技术概念 262
二、仿真纺织品的技术演变过程 262
三、仿真纺织品的技术方向 263
第二节 真丝绸的风格形成机理 264
一、真丝绸风格的纤维机理 264
二、减量加工的风格机理 266
三、真丝绸风格的织物构造机理 267
第三节 仿真丝素材的风格机理与仿真设计 269
一、纤维的集合形式设计 269
二、异截面形状、异收缩与异线密度纤维的成纱设计 269
三、长丝纱的细纤化设计 271
第四节 仿真丝绸后处理的仿真设计 278
一、仿真丝绸的松弛处理与设计 278
二、仿真丝绸的减量处理与设计 279
一、毛织物的风格追求 285
第十三章 呢绒和仿毛织物的风格机理与设计 285
第一节 毛风格的织物构造机理 285
二、毛风格的织物构造机理 286
第二节 呢绒的风格机理与设计 287
一、毛纤维的结构性能与毛风格的联系 288
二、毛纱成形的风格保障与设计 291
三、缩绒性与呢绒的风格形成 294
第三节 仿毛织物的风格机理与设计 296
一、纤维的形态模拟与仿毛风格的设计 297
二、纤维的性能模拟与仿毛风格的设计 303
第三篇 功能设计学应用 311
第十四章 纺织品技术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12
第一节 纺织品防水透湿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12
一、防水透湿织物的分类 312
二、防水透湿的机理 313
三、层压型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 317
四、新型防水透湿织物设计 320
第二节 纺织品卫生防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22
一、纺织品抗菌防臭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22
二、纺织品抑菌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25
三、纺织品防紫外辐射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26
第三节 纺织品防寒保暖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30
一、纺织品的消极保暖与积极保暖 330
二、消极保暖纺织品的集合设计 332
三、积极保暖纺织品的集合设计 333
四、积极保暖型纺织品实例 334
第十五章 纺织品物理屏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37
第一节 物理屏护功能纺织品的基本概念 337
一、物理屏护功能纺织品的构成原理 337
二、物理屏护功能纺织品的孔隙相结构 339
三、物理屏护功能纺织品的设计原则 339
第二节 纺织品固体颗粒屏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40
一、固体颗粒屏护的基本原理 341
三、固体颗粒屏护功能的设计 343
二、固体颗粒屏护功能的表征 343
四、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对屏护功能的保证 345
第三节 纺织品燃烧屏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47
一、燃烧屏护功能的基本原理 348
二、燃烧屏护功能的表征 349
三、燃烧屏护功能的设计 350
第四节 纺织品静电屏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55
一、静电屏护功能的基本原理 356
二、静电屏护功能的表征 357
三、静电屏护功能的设计 358
第五节 纺织品电磁波屏护功能的构成与设计 360
一、电磁波屏护功能的基本原理 361
二、电磁波屏护功能的表征 363
三、电磁波屏护功能的设计 363
一、机械力学性能 367
第十六章 产业用纺织资材的构成与设计 367
第一节 过滤与土工用纺织品的工程性能 367
二、水力学性能 369
三、耐用性能 372
第二节 土工用纺织品的构成与设计 374
一、织物的工程作用 374
二、织物的排水原理 375
三、织物的设计准则 376
四、织物设计步骤 378
第三节 过滤用纺织品的构成与设计 380
一、纤维对过滤物料的捕集 380
二、纺织品的过滤机理和过滤效能 381
三、过滤用纺织品设计 383
附录1 100种织物的结构设计参数 388
附录2 100种织物悬垂曲面的特征值 392
参考文献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