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背景 1
1.2 研究问题判断 4
1.3 研究的目标 7
1.4 研究方法 8
1.4.1 田野调查 8
1.4.2 数据分析 11
2.1.1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
2.1 农村发展研究和农林业实践 12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研究框架 12
2.1.2 市场改革和农村发展 14
2.2 研究农耕实践与变迁的方法 18
2.2.1 农耕实践的资源准入与社会含义 19
2.2.2 农耕实践的需求话语 21
2.2.3 农耕实践的决策 23
2.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26
3.1 台江县的农耕发展与变迁 30
3.1.1 台江县的自然和社会生态 30
第三章 大德村的发展和农耕实践 30
3.1.2 台江县的农村发展与演变 32
3.1.3 台江县的林业经济发展历史 33
3.1.4 台江县的林果业发展 35
3.2 大德村的自然和经济情况 37
3.2.1 生态和社会变化 38
3.2.2 种树的历史和农林业发展 42
3.3 传统生态观与树木种植 45
3.4 市场与网络 49
4.1 农耕模式的选择和变迁 54
第四章 生产实践 54
4.1.1 物种的改变 55
4.1.2 地块的改变和安排 58
4.2 不同自然村的实践和反应 59
4.3 复杂的生计和不同农户的反应 65
4.4 资源拥有与适应 70
4.4.1 农户拥有有限的土地 70
4.4.2 农林业生产的适应性变更 73
4.5 不同的土地使用模式 76
4.5.1 佃农耕作 76
4.5.2 树木租赁 78
4.6 农耕实践与社会性别 80
4.6.1 苗族妇女的资源准入 80
4.6.2 妇女参与林果生产 81
4.7 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83
4.7.1 从以家族为基础到以经济为基础的关系转变 83
4.7.2 从相互交换劳动到雇用劳动 85
第五章 话语实践 88
5.1 农耕发展的解释 88
5.1.1 官方的话语 88
5.1.2 农民的话语 91
5.2 村民对生活和市场的解释 94
5.3 农民的需求与热望 101
5.3.1 安全稳定的财产权 102
5.3.2 土地资源再分配 103
5.3.3 教育和社会能力支持 105
5.3.4 村干部的服务 107
5.4 年轻人的解释和反应 108
5.5 进退两难的发展 111
6.1 树木种植的不同模式 115
第六章 认知与发展战略的选择 115
6.1.1 大面积果树种植 118
6.1.2 小面积果树种植 119
6.1.3 用材林种植 120
6.1.4 非林木种植 120
6.2 影响因素和战略选择 121
6.2.1 土地和劳动力 122
6.2.2 社会能力与教育程度 123
6.2.3 市场进入与价格 125
6.2.4 信息和技术 126
6.3 需求和含义在决策中的作用 130
6.4 冲突和态度变化 131
6.5 农民的博弈与外出打工 134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140
7.1 研究的主要发现 140
7.2 理论创新 144
7.3 研究的意义 146
7.4 政策推荐与倡导 147
7.5 研究的不足与将来研究领域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