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二节 行政区划 16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6
第一篇 地理 16
第一章 位置 区划 16
第一节 芙蓉镇 24
第二章 乡镇概况 24
第三节 枧头镇 25
第二节 五丰镇 25
第四节 枫林乡 26
第五节 窑头镇 27
第七节 韶口乡 28
第六节 百嘉镇 28
第八节 高陂镇 29
第九节 潞田镇 30
第十一节 桂江乡 31
第十节 罗塘乡 31
第十二节 棉津乡 32
第十三节 沙坪乡 33
第十四节 夏造镇 34
第十六节 武术乡 35
第十五节 弹前乡 35
第十七节 宝山乡 36
第十八节 涧田乡 37
第十九节 顺峰乡 38
第一节 地层 39
第三章 地质 39
第二十节 麻源垦殖场 39
第三节 构造 41
第二节 岩浆岩 41
第四章 地貌 42
第一节 人口增减 43
第五章 人口 43
第二节 人口流动 44
第四节 人口自然构成 45
第三节 人口密度与分布 45
第五节 计划生育 48
第一节 气象测报与预报 50
第六章 气象 50
第三节 气候特征 51
第二节 专业气象服务 51
第四节 气候要素 52
第五节 自然灾害 55
第二节 水文测量 56
第一节 站网设置 56
第七章 水文 5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57
第八章 自然资源 57
第二节 植物资源 63
第三节 动物资源 68
第五节 水资源 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70
第一节 工农业总产值 74
第一章 经济指标 74
第二篇 经济总貌 74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75
第四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6
第三节 社会总产值 7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 77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79
第二章 经济结构 79
第二节 产业结构 82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结构 84
第四节 财政结构 86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88
第一节 收入水平 90
第三章 人民生活 90
第二节 消费水平 92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 93
第四节 农村人(户)均实物量及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 94
第五节 居住水平 9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97
第一章 种植业 97
第三篇 农业 97
第二节 油料作物 98
第三节 甘蔗种植 106
第四节 蔬菜西瓜种植 107
第五节 果树种植 108
第六节 蚕桑种植 109
第七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110
第一节 畜禽养殖 111
第二章 养殖业 111
第二节 水产养殖 112
第三节 开发实施与效益 114
第二节 资金结构及投入 114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 114
第一节 机构人员 114
第四节 主要工程简介 115
第一节 机械动力 116
第四章 农业机械 116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17
第五章 农技推广 117
第二节 农机管理和农机服务 117
第三节 栽培技术推广 118
第二节 新品种引进与品种搭配 118
第六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 119
第五节 良种经营 119
第四节 品种繁育 119
第一章 林木营造 123
第四篇 林业 12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24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24
第一节 护林组织 126
第二章 森林保护 126
第三节 森林防火 127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 127
第一节 木竹采伐 128
第三章 林业经营 128
第三节 林副产品经营 129
第二节 购销 129
第一节 水利工程 132
第一章 水利、电力设施 132
第五篇 水利 电力 132
第一节 变电站 133
第二章 输变电工程 133
第二节 电力工程 133
第二节 输电线路 134
第一节 机构 135
第四章 防汛抗旱 135
第三章 电力供应 135
第一节 自发自供 135
第二节 地方电网供电 135
第三节 联网供电 135
第二节 救灾 136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137
第一节 工程管理 137
第五章 水利电力管理 137
第二节 水土治理 138
第一节 水土流失 138
第六章 水土保持 138
第一节 调度关系 140
第一章 发电运行 140
第六篇 江西万安水电站 140
第三节 发电量 141
第二节 电气结线和运行方式 141
第三节 电站水文 142
第二节 发电调度 142
第二章 水库调度 142
第一节 调度组织 142
第四节 防洪调度 143
第一节 运行管理 144
第三章 生产管理 144
第四节 大坝管理 145
第三节 设备改造 145
第二节 设备管理 145
第二节 安全活动 146
第一节 安全体系 146
第四章 安全管理 146
第一节 运行调度 147
第五章 船闸运行管理 147
第三节 安全措施 147
第一节 中共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委员会 148
第六章 领导机关与管理机构 148
第二节 维护与检修 148
第二节 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 149
第三节 江西万安水力发电厂船闸管理处 150
第一节 企业承包责任制 152
第一章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152
第七篇 工业 152
第四节 还本租赁 153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 153
第二节 租赁 153
第七节 关闭破产 154
第六节 产权转移 154
第五节 产权转让 154
第一节 国营工业企业 155
第二章 所有制结构 155
第二节 集体工业企业 159
第三节 私营工业企业 161
第一节 机械工业 162
第三章 工业门类 162
第四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 162
第三节 粮油食品工业 163
第二节 建材工业 163
第四节 冶金、金属制造工业 164
第七节 造纸、印刷业 165
第六节 煤炭工业 165
第五节 纺织工业 165
第九节 化学工业 166
第八节 竹木加工业 166
第十二节 电力工业 167
第十一节 缝纫、皮革工业 167
第十节 制糖工业 167
第十六节 橡胶制品业 168
第十五节 电子工业 168
第十三节 烟花爆竹制造业 168
第十四节 日用陶瓷工业 168
第三节 工资分配 169
第二节 劳动用工 169
第四章 工业管理 1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69
第五节 质量管理 170
第四节 财务管理 170
第一节 省属工业企业 171
第五章 主要企业简介 171
第六节 安全生产管理 171
第二节 县属工业企业 172
第四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 173
第三节 乡镇工业企业 173
第五节 部门办工业企业 17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175
第一节 位置范围 175
第六章 云洲工业小区 175
第一节 “四放开”体制 177
第一章 商业体制改革 177
第八篇 商业 177
第五节 职工身份置换 178
第四节 买断经营 178
第二节 国(社)有民营制 178
第三节 租赁经营制 178
第一节 国有商业 179
第二章 经济成份 179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181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 185
第三节 集体商业 185
第一节 县城集贸市场 186
第三章 城乡市场 186
第二节 县城商店 187
第三节 乡镇墟市 188
第一节 批发 190
第四章 商业贸易 190
第四节 专营专卖 191
第三节 连锁 191
第二节 零售 191
第一节 餐饮业 192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192
第五节 推销 192
第六节 对外贸易 192
第一节 人事和劳动管理 193
第六章 商业管理 193
第二节 服务业 193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94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95
第一节 粮食 197
第一章 收购 197
第九篇 粮油经营 197
第二节 油脂 199
第一节 粮食 205
第二章 销售 205
第二节 油脂 209
第一节 仓库 210
第三章 储运 210
第二节 粮食保管 211
第三节 调拨运输 212
第四章 粮油加工 213
第二节 饲料加工 214
第一节 粮油食品加工 214
第三节 米制品加工 215
第一节 机构 217
第五章 管理 217
第二节 粮食管理 2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19
第一节 城市规划 222
第一章 县城规划 222
第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222
第一节 街道改造 224
第二章 县城城区改造 224
第二节 河西工业小区规划 224
第二节 公共设施建设 226
第三章 县城房屋建设与房地产业 230
第二节 居民住宅小区 231
第一节 房地产经营机构 231
第一节 墟镇建设 236
第四章 乡村建设 236
第二节 灾民新村建设 238
第一节 建筑设计 239
第五章 建筑施工与管理 239
第三节 建筑施工监督与管理 240
第二节 施工队伍 240
第一节 机构 241
第六章 房地产管理 241
第二节 房产管理 242
第二节 公有住房提租 243
第一节 机构 243
第七章 住房制度改革 243
第三节 公有住房出售 244
第五节 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245
第四节 集资合作建房与发展经济适用房 245
第一节 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246
第八章 环境保护 246
第二节 水环境保护 247
第三节 大气环境保护 248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治理 250
第五节 生态保护 251
第一节 公路 253
第一章 公路运输 253
第十一篇 交通 253
第二节 公路养护 256
第三节 桥梁 258
第四节 渡口 262
第五节 运输 263
第一节 通航河流 270
第二章 水路运输 270
第三节 码头 271
第二节 港口 271
第四节 船舶运输 272
第二节 车辆聚集点 275
第一节 车辆 275
第三章 县城公共交通 275
第三节 运行机制 276
第二节 作业范围 276
第四章 搬运装卸 276
第一节 设施设备 276
第五章 交通管理 277
第一节 公路交通管理 278
第二节 水上交通管理 279
第四节 交通稽征 281
第三节 安全教育 281
第一节 汽车修理 282
第六章 交通工业 282
第二节 船舶修造 283
第一节 邮路 285
第一章 邮政 285
第十二篇 信息业 285
第三节 业务 286
第二节 设备 286
第一节 网络 288
第二章 电信 288
第二节 设备 289
第三节 业务 290
第四章 管理 292
第三节 联通通信 292
第三章 无线通信 292
第一节 无线寻呼 292
第二节 移动通信 292
第二节 财务管理 293
第一节 质量管理 293
第三节 劳动人事管理 294
第一章 财政 296
第十三篇 财政 税务 296
第一节 财政收入 297
第二节 财政支出 299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301
第一节 征管体制 303
第二章 税务 303
第二节 税制 304
第三节 税款征收 306
第四节 税务管理 310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 313
第一节 中央银行 313
第十四篇 金融 313
第一章 机构 体制 313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314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 314
第五节 保险 315
第一节 货币政策 316
第二章 货币 316
第六节 互助储金会 316
第二节 货币 317
第三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 319
第一节 公存款 320
第三章 存款 320
第三节 信托、外币存款 321
第二节 居民储蓄存款 321
第一节 各项贷款增长情况 323
第四章 贷款 323
第三节 贷款利率调整 324
第二节 贷款经营与管理政策调整 324
第四节 不良资产划转与核销 325
第三节 计算机在结算中的运用 327
第二节 支付结算会计核算手续与资金清算 327
第五章 结算 327
第一节 结算制度改革 327
第一节 国库 328
第六章 国库与金银 328
第七章 保险 329
第三节 国库券发行与兑付 329
第二节 金银管理 329
第一节 保险种类 330
第二节 保险理赔 332
第一节 机构及职能 333
第八章 金融监管 333
第二节 金融监管实施 334
第二节 管理范围 33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37
第十五篇 国民经济综合管理 337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37
第五节 项目管理 338
第四节 计划实施 338
第三节 计划编制 338
第一节 统计调查 339
第二章 统计管理 339
第五节 重大数据调整 342
第四节 统计监督 342
第二节 资料管理 342
第三节 统计服务 342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43
第三章 审计监督 343
第三节 内部审计 345
第二节 社会审计 345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 346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46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347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349
第四节 商标、广告监督管理 350
第五节 经济违法检查 351
第一节 价格改革 352
第五章 物价管理 352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35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354
第二节 物价水平 354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 355
第一节 质量监督抽查 356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 356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357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357
第七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招商引资 358
第五节 专项打假 358
第四节 计量检定 358
第三节 招商成果 359
第二节 招商措施 359
第一节 招商引资活动 359
第一节 地籍管理 361
第八章 土地管理 361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366
第四节 土地执法监察 367
第三节 地产市场管理 367
第五节 耕地保护 368
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71
第一节 矿产资源勘探 371
第九章 矿产资源管理 371
第四节 地质环境管理 372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372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 374
第一章 中共万安县委员会 374
第十六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374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375
第三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378
第二节 部门和基层 379
第一节 领导机构 379
第二章 中共万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379
第三节 履职活动 380
第三章 县委工作部门及主要活动 381
第一节 县委办公室 382
第二节 组织部 383
第三节 宣传部 385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部 386
第五节 政法委员会 387
第六节 政策研究室 388
第九节 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389
第八节 台湾工作办公室 389
第七节 党史工作办公室 389
第十一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390
第十节 信访办公室 390
第十二节 保密局 391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393
第二节 十二届人民代表选举 393
第十七篇 万安县人民代表大会 393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选举 393
第一节 十一届人民代表选举 393
第二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会议 394
第一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会议 394
第三节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会议 395
第一节 常委组成 396
第三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96
第三节 履行职能 397
第二节 工作机构 397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换届选举 400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00
第三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401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01
第二节 正、副县长 403
第一节 行政会议 403
第十八篇 万安县人民政府 403
第一章 行政领导 403
第一节 职能部门 405
第二章 行政机构 405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408
第二节 工业改革和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409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409
第三章 施政纪要 409
第三节 经济与财政 410
第五节 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11
第四节 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 411
第二节 政协万安县第九届委员会 413
第一节 政协万安县第八届委员会 413
第十九篇 政协万安县委员会 413
第一章 委员产生和构成 413
第三节 九届全委会议 414
第二节 八届全委会议 414
第二章 政协全体委员会会议 414
第一节 七届全委会议 414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 415
第三章 政协万安县常务委员会 415
第一节 政协机关内设机构 416
第四章 工作机构 416
第二节 主席会议 416
第一节 政治协商 417
第五章 主要活动 417
第二节 乡镇政协组织 417
第三节 咨询服务 418
第二节 调查视察 418
第五节 文史资料工作 419
第四节 三胞联谊 419
第一节 万安县总工会 421
第一章 工青妇团体 421
第二十篇 社会团体、宗教 421
第二节 共青团万安县委员会 422
第三节 万安县妇女联合会 423
第二节 万安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425
第一节 万安县科学技术协会 425
第二章 科技文艺团体 425
第三节 万安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426
第二节 万安县总商会 426
第三章 工商团体 426
第一节 万安县工商业联合会 426
第一节 万安县计划生育协会 427
第四章 其他团体 427
第四节 万安县消费者协会 427
第五章 宗教 428
第三节 万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428
第二节 万安县红十字会 428
第二节 天主教 429
第一节 佛教 429
第一节 优抚安置 431
第一章 民政 431
第二十一篇 民政 老建 侨务 移民 431
第三节 社会保障 432
第二节 社会福利 432
第五节 民政管理 433
第四节 福利彩票发行 433
第一节 老区建设 434
第二章 老建 侨务 434
第三章 移民开发 435
第二节 侨务 435
第一节 移民安置 436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437
第二节 迁建补偿 437
第五节 生产开发 438
第四节 文教卫生公益事业建设 438
第六节 移民投资 439
第三节 就业与社会保险机构 442
第二节 人事劳动机构 442
第二十二篇 人事与劳动监察 442
第一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442
第一节 机构编制委员会 442
第一节 编制管理 443
第二章 人事管理 443
第五节 人事管理 444
第四节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派遣与选择 444
第二节 干部聘用、录用 444
第三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444
第六节 人才市场 447
第一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448
第三章 劳动管理 448
第七节 奖惩 448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49
第三节 再就业服务 450
第四节 劳动保护 451
第一节 工资 453
第四章 待遇 453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453
第一节 离休退休 455
第五章 离、退休与社会保险 455
第二节 福利 455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 456
第三节 社会保险 457
第四节 待业(失业)保险 458
第二节 检察院 461
第一节 公安局 461
第二十三篇 司法 461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461
第一节 国内安全 462
第二章 公安 462
第三节 法院 462
第四节 司法局 462
第二节 刑事侦察 463
第六节 户政管理 464
第五节 监所管理 464
第三节 经济侦察 464
第四节 社会治安 464
第八节 交通监理 465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 465
第一节 审查批捕 466
第三章 检察 466
第九节 消防 466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67
第二节 审查起诉 467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468
第六节 监所检察 468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68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468
第一节 审判制度 469
第四章 审判 469
第二节 审判 470
第五章 司法行政 471
第四节 司法执行 471
第三节 告诉、申诉 471
第三节 公证工作 472
第二节 律师工作 472
第一节 法制宣传 472
第六节 “两劳”回籍人员安置帮教 473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与“148”法律专线电话服务 473
第四节 调解工作 473
第一节 武装机构 475
第一章 地方武装 475
第二十四篇 军事 475
第二节 武装力量 477
第一节 民兵组织建设 478
第二章 民兵工作 478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 479
第四节 训练基地建设 480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 480
第二节 兵员状况 481
第一节 兵员征集 481
第三章 兵役 481
第三节 预备役 482
第一节 保育院 幼儿园 学前班 484
第一章 学校教育 484
第二十五篇 教育 484
第二节 小学 485
第三节 初级中学 486
第四节 高级中学 487
第五节 扫盲教育 488
第六节 成人中等、高等教育 489
第二节 课程 490
第一节 学制 490
第二章 学制 课程 490
第一节 素质教育 491
第三章 教育教学 491
第二节 德育工作 492
第四节 体育卫生工作 493
第三节 教学工作 493
第一节 教师队伍 494
第四章 教师 494
第二节 教师待遇 495
第三节 教师培训 496
第二节 教学仪器装备 497
第一节 校舍建设 497
第五章 教育设施 497
第五节 图书资料 498
第四节 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器材装备 498
第三节 电化教育装备 498
第二节 经费管理 499
第一节 人事管理 499
第六章 教育管理 499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502
第一节 农村科学普及活动 502
第二十六篇 科学技术 502
第一章 科学普及和科技活动 502
第一节 “金桥工程” 503
第二章 科技项目 503
第二节 自主科研项目 504
第三节 获奖和被推广项目 505
第一节 机构 508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08
第二十七篇 文化 508
第三节 专题文化活动 509
第二节 节日、纪念日文化活动 509
第四节 文艺比赛活动 510
第一节 文学创作 511
第二章 文艺创作 511
第二节 艺术创作 512
第三章 戏剧 514
第一节 戏剧团体 514
第二节 戏剧创作 514
第三节 戏剧演出 514
第四章 剧院 515
第一节 县人民大会堂 515
第二节 五云影剧院 515
第三节 乡镇演出场所 516
第五章 电影 电视 广播 新闻 516
第一节 电影 516
第二节 电视 517
第三节 广播 518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地方志 519
第一节 图书 519
第四节 新闻 519
第二节 档案 521
第三节 地方志 521
第二节 文物捐献 522
第一节 文物出土 522
第三节 馆藏文物 522
第七章 文物 博物 522
第四节 文物保护 523
第八章 文化市场 525
第一节 书店 525
第五节 陈列与展出 525
第二节 各类文化经营 5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7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527
第九章 文化管理 527
第一章 疾病防治 妇幼保健 530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530
第二十八篇 医药卫生 530
第二节 卫生监督 531
第三节 疾病防治 532
第四节 妇幼保健 533
第二章 医疗 535
第一节 机构 人员 535
第二节 设施 536
第三节 中医 537
第四节 西医 538
第三章 药品 539
第一节 药品供销与采购 539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 539
第二节 医院制剂 540
第三节 药品监督 540
第四章 医政管理 541
第一节 医疗质量管理 541
第二节 乡村医疗机构管理 542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42
第四节 麻醉、剧毒、一类精神病药品管理 543
第五节 公费医疗管理 543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545
第二节 改水改厕 546
第三节 公共卫生 546
第一节 灭鼠除害 546
第一节 机构 548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548
第二节 设施 548
第二十九篇 体育 548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 549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49
第二章 群众体育 549
第三章 竞技体育 550
第一节 县内比赛 550
第二节 省地参赛 552
第一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55
第一节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 555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创建 555
第二节 “双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创建活动 556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557
第二节 培育文明新风 557
第二章 思想道德建设 557
第三十一篇 人物 560
第一章 人物传略 560
第二章 人物简介 568
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名录 572
副县(团)级以上职务名录 573
副高级以上职称名录 576
附录 587
万安县河道堤防管理规定 587
关于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 590
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的决定 593
万安县外商投资优惠办法 595
万安县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 597
前志补遗 600
编后记 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