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实践法学与司法审判 1
第一节 实践法学概述 2
一 哲学基础 2
二 思维方式 7
三 走向生活世界 10
第二节 实践智慧与法官的审判 15
一 知识与逻辑及其缺欠 15
二 法官的实践智慧 19
三 法官制度:考虑实践智慧的维度 23
第三节 实践法学与司法模式 26
一 混合法模式:来自于事物的本性 27
二 混合法模式构造的中国语境 31
三 走向具体 34
上篇 司法理论 39
第一章 法律解释理论 39
第一节 法官:解释主体的正当性 39
一 法官的解释与司法解释 40
二 法官的解释:司法本性的要求 44
三 实践智慧:解释主体的完善 48
第二节 共识与冲突:法律解释的困惑 50
一 绝对中立:对法官的理想要求 51
二 法律解释中的共识与冲突及其根源 53
三 走出困惑还是在困惑中发展法律 58
第三节 实践哲学:法律解释的理论基石 61
一 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意义 62
二 法律解释的实践合理性 64
三 法律解释中的理想:让人生活得更好 69
第四节 书写法律解释的理由 71
第二章 事实理论 76
第一节 宏观认识论与案件真相 76
一 关于宏观认识论的界说 77
二 无时间限制的认识理论 81
三 永恒的理想:事实的可知性与人类的正义事业 83
一 关于微观认识论的界说 85
第二节 微观认识论与案件真相 85
二 具体认识的复杂性与有限性 89
三 正义的缺憾 92
第三节 证据规则的介入 95
一 何以设定证据规则 97
二 证据规则与价值冲突 100
三 现代司法中的“疑罪从无” 102
第三章 司法论证 104
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105
一 几种推理形式的解读 105
二 推理是如何被运用的 110
三 寄希望于法官 113
第二节 实质性论证 118
一 法律文本世界的有限性与实质性推理 119
二 实质性论证的具体形式 122
三 法律创新的契机 125
第三节 司法论证的合理性标准 128
一 司法论证合理性的社会性分析 129
二 司法论证合理性的标准问题 131
三 价值论证的语境化 134
下篇 司法模式 139
第四章 司法行为之成文法模式 139
第一节 作为司法行为模式的成文法 139
一 成文法综括 140
二 成文法模式的运作特征 143
三 成文法模式的哲学思考 147
第二节 中国何以选择成文法模式 149
一 历史的视角 150
二 传统的视角 152
三 事物的本性 156
第三节 中国成文法模式的运作及其问题 158
一 法律至上还是权力至上 158
二 服从还是创造 162
三 司法本性的缺失 165
第一节 作为司法模式的判例法模式 169
一 判例法模式综括 169
第五章 司法行为之判例法模式 169
二 判例法模式的运作特征 173
三 哲学分析 177
第二节 传统中国的判例法资源 179
一 比较视角:中国的判例法资源 179
二 中国判例法的理论分析 182
第三节 判例法模式:引进抑或提炼 185
一 法律何以可以引进 185
二 判例法:引进什么 189
三 判例法:如何提炼 195
四 回归本性 196
第一节 混合法模式的传统资源 198
第六章 司法行为之混合法模式 198
一 混合法:否定之否定 199
二 资源为何?如何挖掘? 202
三 混合法资源的理论分析 206
第二节 混合法模式的哲学基础 209
一 辩证法视角 209
二 认识论视角 212
三 实践哲学视角 217
第三节 混合法模式构建的具体思路 221
一 中国成文法模式现状分析 222
二 混合法内部的关系模式 223
三 混合法模式中的判例效力等级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