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翻译学的学科学思考 15
1.1 增强学科意识,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15
1.1.1 学科学的发展与翻译学的孕育 15
1.1.2 作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与要求 17
1.2 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23
1.2.1 翻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24
1.2.2 综合学科内部结构的特点 25
1.2.3 综合学科内部的科际整合 27
1.3 翻译学的机体结构模式 30
1.3.1 为什么要选择传播学的结构模式作为翻译学的机体结构模式 31
1.3.2 传播学观照下的翻译研究的特点 34
1.3.3 传播学的丰富理论成果是翻译学的雄厚理论资源 38
1.4 翻译学的理论结构框架模式 39
1.4.1 以言语学作为主干理论框架的建构性研究 40
1.4.2 言语的语言学与语言的语言学 42
1.5 增强理论意识,促进翻译学的建设 43
1.5.1 在翻译研究中轻视理论的倾向 43
1.5.2 理论的构成、性质与功能 45
1.5.3 在翻译研究中轻视理论的缘由 51
第二章 对已有几种翻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评 54
2.1 我国译学研究的几次范式演变 54
2.2 语文学范式的翻译研究及其批评 54
2.3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及其特点 58
2.4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翻译研究中的盲点与误区 62
2.4.1 结构主义把翻译研究置于天真的假设基础上 63
2.4.2 对结构主义意义观的解构 65
2.5 解构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与批评 69
2.5.1 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对翻译学的贡献 69
2.5.2 哲学的语言论转向:一种认知范式的转变 70
2.5.3 翻译观念:从独白走向对话 73
2.5.4 翻译的过程:一种对话的参与 76
2.5.5 理解中的偏见与翻译的再创造 78
2.6 解构主义的翻译研究——缺少主体框架的研究范式 84
2.6.1 翻译学的框架结构问题 85
2.6.2 为什么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不能成为本体理论框架 86
2.6.3 翻译学主体理论框架的性质与特点 90
2.7 如何看待解构主义的研究范式 95
2.7.1 我们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 95
2.7.2 在学习中应避免的几个倾向 98
2.8 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102
2.8.1 为什么译学研究出现文化转向 102
2.8.2 如何看待这种文化转向 104
2.8.3 回归本体之路与双重解读的策略 108
第三章 建构主义翻译学之知识基础 114
3.1 实践哲学——建构主义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114
3.1.1 哲学观念的变化与翻译研究的关系 114
3.1.2 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 119
3.1.3 哲学的实践转向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122
3.2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认识论基础 127
3.2.1 经验—分析科学与重建性科学的区别 127
3.2.2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130
3.2.3 自在客观性、主体间性与自为客观性 131
3.2.4 三个世界理论与翻译研究 134
3.2.5 从狭义认识论到广义认识论 136
3.3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性基础 138
3.3.1 翻译研究范式与理性基础 138
3.3.2 翻译研究中的理性定位 143
3.3.3 建构的翻译学的理性基础:交往理性 144
3.4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真理观 147
3.4.1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中的真理观 147
3.4.2 共识性真理及其特点 151
3.4.3 共识性真理观与建构的翻译学 155
3.5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 160
3.5.1 结构主义和本体论语言观及其翻译观 160
3.5.2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164
3.5.3 言语行为理论与建构主义翻译学 166
第四章 建构主义的翻译学 171
4.1 普遍语用学的翻译观 171
4.1.1 何为普遍语用学 171
4.1.2 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向言语行为理论的转变 174
4.1.3 普遍语用学的翻译观 179
4.2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解观 181
4.2.1 绝对主义的意义观与理解的机械性 181
4.2.2 相对主义的意义观与理解的任意性 184
4.2.3 哈贝马斯对意义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理论的超越 186
4.3 从言语行为理论到普遍语用学 190
4.3.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190
4.3.2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193
4.3.3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 202
4.4 言语结构的双重划分与翻译模式的转变 215
4.4.1 言语行为作为普遍语用学的最小单位 215
4.4.2 言语行为的双重结构 215
4.4.3 双重结构原理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217
4.5 现实文本与观念文本 223
4.5.1 观念文本与现实文本 223
4.5.2 不同性质的观念文本与现实文本的不同关系 225
4.5.3 文学文本与现实文本的关系 226
4.5.4 情感的读者与理性的译者 231
4.5.5 普遍性原则与论证性原则 232
4.6 最低限制性: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翻译标准特征 234
4.6.1 传统翻译观的颠覆 234
4.6.2 传统翻译标准的破碎 237
4.6.3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翻译标准问题 238
4.6.4 新旧翻译标准的比较 246
第五章 翻译伦理学 248
5.1 翻译活动中的权力与话语 248
5.2 不对称的文化交往 254
5.2.1 殖民话语与翻译的境遇 254
5.2.2 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研究 259
5.2.3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265
5.2.4 自我中心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 269
5.3 翻译伦理学 271
5.3.1 何为翻译的伦理学 271
5.3.2 翻译活动更需要道德与伦理规范的制约 274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