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 历史与哲学思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文国,谭慧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4404757
  • 页数:3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际上对比语言学、尤其是汉英对比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对比语言学史的第一次总结,并从国际语言学的眼光去看汉外对比的发展。在对中外对比研究史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作者讨论了对比语言学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语言对比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汉语语言学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本书的出版将对对比语言学乃至中国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录 1

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序) 杨自俭 1

第一章 西方对比研究简史 1

1.1 越过拉多和沃尔夫 1

1.2 从沃尔夫的定义看对比语言学的起源 2

1.3 西方对比语言学史的重建 5

1.3.1 第一期(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对比哲学思想的奠基 6

1.3.1.1 对比语言学的诞生——洪堡特的《语言比较研究与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 7

1.3.1.1.1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7

1.3.1.1.2 对比语言学的对象和目标 8

1.3.1.1.3 对比语言学的方法 9

1.3.1.2 叶斯柏森的贡献 10

1.3.1.3 沃尔夫的杰出贡献 12

1.3.1.3.1 沃尔夫假说 12

1.3.1.3.2 从沃尔夫假说到对比语言学 15

1.3.1.3.3 范畴研究——沃尔夫的对比研究方法论 17

1.3.2 第二期(20世纪40—70年代):在主流语言学 20

理论转向中寻求立足点的开拓 20

1.3.2.1 拉多的划时代之作《跨文化语言学》 22

1.3.2.1.1 对比研究的重大转向 23

1.3.2.1.2 在应用性对比上的贡献 25

1.3.2.2 迪·皮德娄的《语言结构对比》 28

1.3.2.3 本期研究小结 32

1.3.3 第三期(1980年至今):走向宏观和注重理论建构 34

1.3.3.1 理论研究 36

1.3.3.2 篇章与话语对比分析 40

1.3.3.2.1 篇章对比 40

1.3.3.2.2 话语对比 42

1.3.3.2.3 哈特曼的《对比篇章学》 43

1.3.3.2.4 维尔茨皮卡的贡献 47

1.3.3.3 对比修辞学 48

1.3.3.4 切斯特曼的最新贡献 51

1.3.3.5 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的发展 59

1.3.3.6 西方第三期对比研究小结 62

第二章 中国对比研究简史(上) 65

2.1 研究中国对比语言学史的意义 65

2.1.1 为什么国外学者对中国语言研究不感兴趣? 65

2.1.2 汉外对比研究对世界语言研究的意义 67

2.1.2.1 汉语不可替代的类型学意义 67

2.1.2.2 汉语独特的语言研究传统 73

2.1.2.3 中西语言学对话的窗口 77

2.3 第一期(1898—1921):比较与对比之间:《马氏文通》 82

及其意义 82

2.3.1 对比研究的前奏:马建忠的创始之功 82

2.2 汉外对比研究发展史再探 82

2.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特色 86

2.3.2.1 “从比较走向对比”还是“从对比走向比较” 86

2.3.2.2 一部“对比”史伴随着“模仿”与反“模仿”之争 89

2.3.2.3 “对比”或“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汉语自身的语言学 92

2.3.3 《马氏文通》提出的世界性问题:能否以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从事对比语言学研究 93

2.4 第二期(1922—1955):旨在建立汉语自身语法体系的对比研究 97

2.4.1.1 洪堡特论汉语 98

2.4.1 洪堡特和高本汉论汉语 98

2.4.1.2 高本汉论汉语 102

2.4.2 第二期对比研究的要点 106

2.4.2.1 在对比研究中要不要有所侧重?——关注弱势语言的诉求 106

2.4.2.2 对比研究应该从什么出发 113

2.4.2.3 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118

2.4.2.3.1 语言与思维 118

2.4.2.3.2 对比研究与语言教学 120

2.4.2.3.3 对比研究与寻找汉语特点 121

3.1.1 为什么要在1955—1956年之间“切一刀” 131

第三章 中国对比研究简史(下) 131

3.1 第三期(1956—1976):“暂拟系统”——汉语语法“共同纲领”的确立 131

3.1.2 “暂拟系统”在理论上的特色及带来的问题 135

3.1.3 “暂拟系统”对汉外对比研究的影响 138

3.2 第四期(1977—1989):旨在为二语教学服务的对比研究 141

3.2.1 对比语言学的“开始”期 141

3.2.2 以二语教学、特别是对外本族语教学为主要服务对象 142

3.2.3 微观研究与对照研究 143

3.2.4 “对比分析”为“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所取代 145

3.2.5 本期对比研究小结 146

3.3.1 划分出第五期的理由 148

3.3 第五期(1990—):瞄准普通语言学的汉外对比研究 148

3.3.2 对比研究的新突破 151

3.3.2.1 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 153

3.3.2.2 对比研究分三个层面的思想 155

3.3.2.3 对学科哲学基础的思考 159

3.3.2.4 对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关注 161

3.3.2.5 在对比研究中怎样对待西方理论 165

3.3.2.5.1 对“形态说”从再次动摇到坚决否定 167

3.3.2.5.2 对汉语中“词”的概念的质疑 168

3.3.2.6 在对比中发现的“汉语特色” 171

3.3.2.7 对个性和共性的重新思考和实践 183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本体论 188

4.1 从历史到哲学 188

4.2 对比语言学的基础论——哲学语言观 189

4.2.1 语言观问题处在对比语言学学科建设的底座 189

4.2.2 形形色色的语言观 195

4.2.3 对比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 201

4.2.3.1 基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201

4.2.3.2 基于对四种语言观的客观分析 202

4.2.3.3 基于20世纪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205

4.2.4 基于语言世界观的语言新定义 208

4.3 对比语言学的学科论——目标与范围 213

4.3.1 对比语言学目标、范围问题上的种种说法 214

4.3.1.1 对比语言学追求的种种目标 214

4.3.1.2 对比语言学的范围与体系 218

4.3.2 对比语言学学科性的再认识 224

4.3.2.1 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224

4.3.2.1.1 微观与宏观 224

4.3.2.1.2 理论与应用 227

4.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新建议 231

4.4 对比语言学的本质论——对比观与异同观 237

4.4.1 对比与比较 238

4.4.2 重“异”与重“同” 240

4.5 对比语言学的再定义 249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方法论 256

5.1 方法论研究的回顾 256

5.2 方法论研究的原则 259

5.2.1 方法论与方法 259

5.2.1.1.1 分析与综合 260

5.2.1.1 不宜看作本学科方法论的方法 260

5.2.1.1.2 宏观与微观 261

5.2.1.1.3 定量与定性 262

5.2.1.1.4 描写与解释 263

5.2.1.1.5 翻译法 267

5.2.1.1.6 研究模式 269

5.2.1.2 可看作本学科方法论的方法 272

5.2.1.2.1 兼具本体论与方法论意义的方法 272

5.2.1.2.1.1 对比与比较 273

5.2.1.2.1.2 求异与求同 274

5.2.1.2.1.3 共时与历时 274

5.2.1.2.2.1 对比的出发点 276

5.2.1.2.2 主要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 276

5.2.1.2.2.2 对比的方向 277

5.2.1.2.2.3 归纳和演绎 277

5.2.1.2.2.4 动态与静态 278

5.2.1.3 对比的程序问题 279

5.2.2 方法论的原则 283

5.2.2.1 背景性原则 283

5.2.2.1.1 本体论决定方法论 283

5.2.2.1.2 目的论决定方法论 284

5.2.2.1.3 语言观决定方法论 285

5.2.2.2 选择性原则 286

5.2.2.2.1 研究理论的选择性 287

5.2.2.2.2 研究层级的选择性 288

5.2.2.2.3 研究层面的选择性 288

5.2.2.2.4 研究向度的选择性 288

5.2.2.2.5 研究方法的多元性 289

5.2.2.2.6 研究模式的独创性 289

5.2.2.3 同一性原则 289

5.2.2.3.1 理论的一贯性 289

5.2.2.3.2 材料的同质性 290

5.2.2.3.3 领域的对应性 292

5.2.2.3.4 层面的递进性 293

5.3 对比研究的出发点 294

5.3.1 从体系出发 294

5.3.2 从规则出发 296

5.3.3 从范畴出发 299

5.3.4 从意义出发 301

5.3.5 从问题出发 304

5.3.6 从中立项出发 304

5.4 对比的方向性 306

5.4.1 单向性 307

5.4.2 双向性 310

5.4.3 多向性 311

5.5 求同求异的方法论 312

5.5.1 由同求同 313

5.5.2 由异求异 313

5.5.3 由同求异 314

5.5.4 由异求同 315

引用文献 318

人名索引 345

主题索引 355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