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四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6623
  • 页数:3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属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第四轮卫生部规划教材”。本书保留了2002年7月第1版教材的优点,充分体现本科护理专业特色,进一步突出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以适应护理学专业教学的需要。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方法 1

一、生理学的任务 1

二、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2

一、新陈代谢 2

二、兴奋性 3

三、适应性 4

四、生殖 4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4

一、人体与外环境 4

二、内环境与稳态 5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6

一、神经调节 6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7

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7

三、自身调节 7

二、体液调节 7

二、自动控制系统 8

三、前馈控制系统 9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10

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 10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2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7

一、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8

二、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9

三、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0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1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1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2

三、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25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26

一、骨骼肌 28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28

二、心肌 36

第三章 血液 37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7

一、血液的组成 37

二、血量 39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39

四、血液的生理功能 41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42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42

二、红细胞生理 44

三、白细胞生理 48

四、血小板生理 50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52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52

二、血液凝固 52

三、抗凝与促凝 56

四、止血栓的溶解 57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58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58

二、红细胞血型 58

三、输血的原则 62

第四章 血液循环 64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64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64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67

三、体表心电图 71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72

一、心动周期 73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心音 73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76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 77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78

二、血流动力学基础 81

第三节 血管生理 81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81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83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86

五、微循环 88

六、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90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91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92

一、神经调节 92

二、体液调节 97

三、局部血流调节 99

四、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00

五、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00

第五节 器官循环 101

一、冠脉循环 101

二、肺循环 103

三、脑循环 103

一、呼吸道 105

第五章 呼吸 105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105

二、肺泡 106

三、胸廓 106

第二节 肺通气 106

一、肺通气的动力 106

二、肺通气的阻力 110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12

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115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15

二、肺换气 116

三、组织换气 118

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18

一、氧的运输 118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22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124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24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26

三、周期性呼吸 129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31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32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33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134

五、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135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135

一、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35

二、咀嚼与吞咽 136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37

一、胃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37

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140

一、胰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142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42

二、胆汁的分泌及其作用 144

三、小肠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145

四、小肠的运动 146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47

一、大肠液的分泌 147

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148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48

第六节 吸收 149

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 149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50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5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54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54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156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60

四、基础代谢 161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162

一、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63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164

三、体温调节 167

四、异常体温 169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一、肾的结构特点 171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征 173

三、肾功能概述 174

第二节 尿生成过程 175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75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178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182

四、尿的浓缩和稀释 183

一、肾交感神经 185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185

二、抗利尿激素 186

三、醛固酮 187

四、甲状旁腺激素 187

五、心房钠尿肽 188

第四节 血浆清除率 188

一、血浆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188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生理意义 188

第五节 尿的排放 189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189

二、排尿反射 190

三、排尿异常 190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191

第一节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191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191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91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93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193

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197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203

四、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203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207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207

二、内耳的感音功能 208

三、与听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211

第四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213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和适宜刺激 213

二、前庭反应 216

第五节 其他感觉器官的功能 217

一、嗅觉器官 217

二、味觉器官 218

三、皮肤的感觉功能 218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219

一、神经元 21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19

二、神经胶质细胞 221

第二节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 222

一、突触传递 222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226

三、神经反射 233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237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237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237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240

四、痛觉 243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45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45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249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0

四、基底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2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2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254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及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254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58

三、神经系统对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260

第六节 脑电活动与觉醒和睡眠 262

一、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262

二、觉醒与睡眠 264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265

一、学习和记忆 265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268

第十一章 内分泌 270

第一节 激素的概况 270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分类 270

二、激素的作用机制 271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272

四、激素分泌的调节 274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275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275

二、腺垂体 276

三、神经垂体 279

第三节 甲状腺 280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280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82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283

一、肾上腺皮质 285

第四节 肾上腺 285

二、肾上腺髓质 288

第五节 胰岛 289

一、胰岛素 289

二、胰高血糖素 290

第六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291

一、甲状旁腺素 291

二、降钙素 292

三、前列腺素 293

二、胸腺 293

一、松果体 293

第七节 其他内分泌 293

第十二章 生殖 295

第一节 男性生殖 295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295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295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296

第二节 女性生殖 297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297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298

三、卵巢功能的调节 299

四、月经周期 300

第三节 妊娠与避孕 302

一、妊娠 302

二、避孕 305

一、男性青春期 307

第一节 青春期 307

第十三章 人体几个重要阶段的生理特征 307

二、女性青春期 308

三、青春期体格形态的变化 309

四、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309

五、青春期性成熟的调节 309

六、青春期异常 310

第二节 更年期 310

一、男性更年期 310

二、女性更年期 311

第三节 老年期 312

一、老年期的生理特点 312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314

第四节 衰老与死亡 314

一、衰老的相关学说 314

二、死亡 316

主要参考书目 31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