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前缘后果 1
《大公报》的来龙去脉 1
非官非商的文人色彩 11
“报尾巴” 14
国学大师和《文学副刊》 18
沈从文三度入京 25
面目一新的《文艺副刊》 31
达子营的家庭作坊 35
萧乾初试锋芒 41
易名《文艺》 49
纯文学的芳草地 53
30年代文坛的“南辕北辙” 53
托起“京派” 61
一脉而出的《文学杂志》 65
一个流派和一种思潮 69
远离革命和政治 72
拒绝杂文 78
只认作品不认人 83
为技巧申冤 86
不许“白相” 89
文艺界第一个文艺奖金 93
一个优秀的编辑传统 99
《文艺副刊》的一大特色是书评 105
清风细雨淡如斯 111
沈家的食客 111
“太太客厅”里的绝代才女 115
谦谦君子朱自清 119
慈慧殿三号的“一高一矮” 123
汉园三杰 129
闲来随分种胡麻 133
废名入禅 137
童心不泯的金岳霖 140
志摩之死 144
胡适做媒 148
谁发现了《雷雨》? 153
一位南方来客 158
淡泊背后是激情 164
丁玲事件 164
京沪之争 170
“差不多”和“反差不多” 177
沈从文和鲁迅:不该发生的故事 180
和洋人们做邻居 185
沈从文与江青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