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1
第一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1
一、改革的起点和起因 1
二、改革的战略步骤和主要阶段 4
三、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18
四、改革的阻力 22
第二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23
一、改革力求有科学充分的理论准备 23
二、改革必须始终着眼于解决根本问题和要害问题 26
三、改革应当有正确的战略部署 28
四、改革需要有必要的条件和有利的环境 29
第二章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 3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劳动价值理论的演进 32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逻辑展开 36
一、通过分析商品来确立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 36
二、劳动二重性原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 37
三、价值形式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9
四、由抽象到具体,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逐步展开 42
第三节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论 44
一、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永恒范畴还是历史范畴 44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是哪种社会的经济关系 49
三、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52
四、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依据是不是一回事 55
五、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将会发生何种新变化 57
六、第三产业的劳动到底是否创造价值 60
七、当前我们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63
第三章 我国所有制改革与基本经济制度 6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制理论 64
一、所有制一般 64
二、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演变:小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股份制 70
三、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形式 73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形式的变革 76
一、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新解 76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私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 79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革 83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要以公有制为主体 87
第三节 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争论 87
二、是公有制,还是社会所有制 92
三、我国现阶段究竟要不要公有制 95
四、何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97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 98
六、马克思讲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还是个人所有制 100
第四章 我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07
第一节 工业化的基本理论 107
一、工业化的涵义及其衡量指标 107
二、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1
三、工业化发展战略 116
一、工业化道路的几种主要模式 124
第二节 工业化道路和中国工业化的过程 124
二、我国工业化实践的特殊道路 127
第三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1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3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134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137
第五章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理论创新 142
第一节 指导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及对它的反思 142
一、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理论溯源 142
二、工农业关系三个阶段理论 143
三、工农业关系三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 144
一、正确的微观经济模型误作宏观调控的依据 146
第二节 以农补工理论证伪 146
二、剥夺农业的政策违背经济学常识 147
第三节 对制造和信奉以农补工理论错误根源的剖析 150
一、不能正视实践标准:讳言用计划经济模式搞工业化的失败 150
二、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否定中国在1949年之前已经开始工业化进程 153
三、不能科学分析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杜撰“以农补工”的普遍性 158
第四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归结 166
一、给农村以资金,给城市以市场 166
二、舒尔茨对东亚地区农业发展的看法 166
三、依靠市场机制筹措工业化资金 170
一、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现状 173
第一节 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73
第六章 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73
二、国有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174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建设 177
一、企业制度与企业类型 177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179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运行方式 182
四、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及缺陷 185
五、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革 187
六、日本国铁改制及其经验借鉴 191
七、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 19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194
第三节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94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式 195
三、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97
四、其他主要措施 198
第七章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 200
第一节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200
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200
二、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201
第二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210
一、解决少数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问题 210
二、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制度 212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涵义 214
第三节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14
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215
三、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18
第四节 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20
一、社会保障内容 220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222
三、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222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224
第八章 我国的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 227
第一节 关于就业的一般理论 227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就业理论 227
二、西方就业理论 229
第二节 我国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的历史变迁 236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 236
二、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 239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243
一、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244
二、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 245
三、促进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48
第四节 促进就业的战略与政策 249
一、我国促进就业的基本战略 249
二、促进就业的具体政策 250
一、市场失灵与外部性问题 259
第一节 财政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59
第九章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59
二、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262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66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266
二、财政政策目标 267
三、财政政策工具 267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 269
五、积极的财政政策 270
六、稳健的财政政策 283
二、中央银行 284
一、货币政策的内涵 284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84
三、货币政策工具 286
四、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 288
五、人民币汇率走向分析 297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303
第一节 人类对生存与发展道路的探索 303
一、关于环境问题的重要著作——《寂静的春天》 304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304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会议 313
第二节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概念 318
一、发展与增长 318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0
二、“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 320
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 322
第三节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观点 322
一、人与自然关系论 322
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统一的系统 323
三、可持续发展是三维结构复合系统 324
四、环境承载力论、环境价值论、环境场论 324
五、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 324
六、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论争 325
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展 327
第四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27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 329
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33
第十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若干问题 340
第一节 关于开放的背景和动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340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中国开放的客观基础 340
二、在全球化条件下,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 342
第二节 关于开放的类型——发展内向与外向结合、以内需为主的开放型经济 347
第三节 关于开放领域——完善宽领域开放,注重开放领域的相互结合及其与国民经济的结合 349
一、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特别是加快服务业开放 349
二、注重“大经贸战略”的各个领域的相互结合 351
三、加强开放诸领域与国民经济的结合,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 354
一、积极参与全球化——发展WTO框架下的全球多边经济关系 359
第四节 关于开放层次——在三个层次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59
二、积极参与区域化——发展APEC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关系 360
三、积极参与次区域化——发展中国与东亚合作框架下的更紧密经济关系 362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 364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意义 364
一、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探索 364
二、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366
三、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 368
第二节 我国制定的小康生活标准 370
一、全国的小康指标 370
二、城市的小康指标 371
三、农村的小康指标 372
四、正确理解我国居民生活总体上述到了小康水平 374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75
一、经济目标 375
二、政治目标 377
三、社会目标 378
四、可持续发展目标 378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379
一、有利条件 379
二、困难和不利因素 380
第五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384
一、全面推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过渡 384
二、优化经济结构 386
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