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银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71217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植物学是农学类、生物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书首先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再介绍种子到幼苗的生长特性,然后讲述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与构造。同时也介绍了植物的系统分类。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与植物界 1

一、生物界的划分 1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 2

第二节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

一、植物与人类的粮食和能源 4

二、植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 5

三、植物资源与国民经济 5

四、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意义 6

第三节 植物学发展的历史钩沉 7

一、国外植物学发展历史简介 7

二、中国植物学发展历史简介 8

三、当代植物学发展的主流与趋势 10

第四节 植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11

第五节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 12

一、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意义 12

二、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12

第一篇 植物细胞和组织系统 17

第一章 植物细胞 17

第一节 显微镜与植物细胞 1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18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类型 18

二、真核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19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与死亡 42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应用 42

二、植物细胞的分裂 43

三、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9

四、植物细胞的死亡 50

第二章 植物组织与组织系统 54

第一节 植物组织 54

一、植物组织的形成与特性 54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55

三、植物体组织的发生与联系 71

第二节 植物组织系统 71

一、皮组织系统 72

二、基本组织系统 72

三、维管组织系统 72

第三章 研究植物细胞与组织的一般技术 74

第一节 观察植物细胞与组织常用的显微镜 74

一、光学显微镜 74

二、电子显微镜 82

第二节 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84

一、植物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 84

二、细胞组织分离技术 85

三、植物制片技术 85

第二篇 被子植物的器官形态与结构 93

第四章 种子和幼苗 93

第一节 种子的组成与类型 93

一、种子的形态与组成 93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94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类型 97

一、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97

二、幼苗类型 103

第五章 根的形态与结构 106

第一节 根的形态特征 106

一、根的发生、生长与调控 106

二、根的生理功能和利用 109

第二节 根的解剖结构 111

一、根尖与根尖分区 111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 115

三、单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 121

四、侧根的发生和特性 123

第三节 根瘤与菌根 125

一、根瘤 126

二、菌根 127

第六章 茎的形态与结构 130

第一节 茎的形态特征 130

一、茎的发生 130

二、茎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30

三、茎的形态与组成 132

第二节 芽和茎的分枝方式 133

一、芽的类型和结构 133

二、茎的分枝方式及其意义 136

第三节 茎的解剖结构 138

一、茎尖分区 138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140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149

四、裸子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153

第七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 157

第一节 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 157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157

二、叶的生理功能和利用 159

三、叶的形态多样性 161

第二节 叶的解剖结构 16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163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166

三、裸子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170

四、离层与落叶 171

第八章 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与相关性 174

第一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与变态器官 174

一、根的变态与变态器官 174

二、茎的变态与变态器官 177

三、叶的变态与变态器官 182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183

第二节 不同生境中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184

一、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 184

二、旱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 187

三、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叶的形态与结构 188

四、不同逆境下植物的形态、结构与适应性 188

五、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189

第三节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整体性与相关性 190

一、根、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 190

二、植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 192

第九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 196

第一节 花的组成与发生 196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 196

二、花芽分化与调控 201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 207

一、花丝的结构与功能 207

二、花药的结构与功能 207

三、花粉植物与单倍体育种 218

四、雄性不育与利用 219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 220

一、柱头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220

二、花柱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221

三、子房的解剖结构 221

第四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227

一、开花 227

二、传粉 228

三、受精 234

四、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 239

第十章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241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241

一、胚乳的发育与调控 241

二、胚的发育与结构 246

三、种皮的发育与结构 253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255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255

二、单性结实 258

三、果实的生长与调控 258

四、果实的类型 260

五、果实与种子的传播 263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生活史概述 265

第一节 生活史过程 265

一、生活史概念 265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 265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征 265

第三篇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 271

第十二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271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271

一、植物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 271

二、植物分类知识的来源 272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 276

一、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276

二、物种的概念及其意义 277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 278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概要 279

第三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81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方法 281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和使用 281

第十三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 284

第一节 藻类植物(Algae) 286

一、蓝藻门(Cyanophyta) 287

二、眼虫藻门(Euglenophyta) 289

三、绿藻门(Chlorophyta) 289

四、金藻门(Chrysophyta) 293

五、甲藻门(Pyrrophyta) 295

六、红藻门(Rhodophyta) 296

七、褐藻门(Phaeophyta) 298

八、各门藻类间的亲缘关系 299

第二节 菌类植物(Fungi) 299

一、细菌门(Schizomycophyta) 299

二、黏菌门(Myxomycophyta) 301

三、真菌门(Eumycophyuta) 302

第三节 地衣植物(Lichenes) 309

第四节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311

一、苔纲(Hepaticae) 313

二、藓纲(Musci) 314

三、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316

四、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317

第五节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317

一、石松亚门(Lycophytina) 319

二、水韭亚门(Isoephytina) 321

三、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321

四、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 321

五、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322

六、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325

七、蕨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326

第六节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327

一、苏铁纲(Cycadopsida) 329

二、银杏纲(Ginkgopsida) 329

三、松柏纲(球果纲)(Coniferopsida) 331

四、买麻藤纲(Gnetopsida) 334

五、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 336

六、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336

第七节 被子植物门 339

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342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342

一、茎 342

二、叶 343

三、花 352

四、花序的类型和特征 358

五、果实的类型与特征 361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 362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 364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364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409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分类系统 423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423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与分类系统简介 425

主要参考文献 430

附表1 国外植物学发展大事记 435

附表2 中国植物学发展大事记 436

附表3 细胞发现和细胞学相关的大事记 437

名词解释 438

英汉名词对照 446

汉英名词对照 458

植物中文名索引 469

编后记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