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6658140
  • 页数:69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明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在食品安全和贸易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工作质量要求。对重要食源性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检测作了全面的总结,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和化学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此外,还介绍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和食品恐怖袭击等新的内容。

第一章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概述 1

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1

一、概念 1

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发的疾病种类及其危害 1

第二节 食源性疾病现状与产生机制及其影响 3

一、全球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产生机制 3

二、食源性疾病的影响 4

第三节 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国际控制 5

一、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 5

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6

三、制定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组织 7

参考文献 8

第二章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9

第一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建设 9

一、生物危害等级与实验室安全等级 9

二、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10

三、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14

第二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体系的认可 16

一、实验室认可的历史 17

二、实验室认可的原则 18

三、CNAS的认可条件和认可流程 18

四、实验室认可的相关标准和文件 23

第三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能力验证 24

一、能力验证的定义及类型 24

二、能力验证的目的和作用 25

三、CNAS能力验证相关政策 25

四、参加能力验证的一般程序 26

五、能力验证结果的评价 27

六、微生物能力验证计划介绍 27

第四节 微生物取样要求 29

一、取样基本原理和取样方案 29

二、常用取样方法 31

三、基本取样要求 35

第五节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36

一、培养基的验收 36

二、培养基的贮存 36

三、培养基的制备 37

四、培养基的使用 39

五、培养基的弃置 40

六、成品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40

七、培养基性能测试方法 41

八、国内外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 44

第六节 质控菌株的管理和保藏要求 44

一、质控菌株的来源 44

二、质控菌株的管理 44

三、质控菌株的保藏和使用 45

参考文献 48

第三章 食源性病原细菌检验 50

第一节 沙门氏菌 50

一、发现历史 50

二、基本特性 50

三、流行病学 55

四、临床症状 56

五、检验方法 57

六、预防和控制 68

参考文献 72

第二节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73

一、发现历史 74

二、基本特性 74

三、流行病学 80

四、临床症状 81

五、检验方法 82

六、预防和控制 96

参考文献 97

第三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98

一、发现历史 98

二、基本特性 99

三、流行病学 102

四、临床症状 102

五、检验方法 103

六、预防和控制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四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110

一、发现历史 111

二、基本特性 111

三、流行病学 116

四、临床症状 116

五、检验方法 118

六、预防和控制 126

参考文献 128

第五节 志贺氏菌 129

一、发现历史 130

二、基本特性 130

三、流行病学 136

四、临床症状 138

五、检验方法 139

六、预防和控制 142

参考文献 145

第六节 弧菌 147

一、发现历史 148

二、基本特性 149

三、流行病学 156

四、临床症状 158

五、检验方法 159

六、预防和控制 168

参考文献 168

第七节 空肠弯曲菌 170

一、发现历史 170

二、基本特性 170

三、流行病学 175

四、临床症状 176

五、检验方法 177

六、预防和控制 185

参考文献 186

第八节 阪崎肠杆菌 187

一、发现历史 188

二、基本特性 188

三、流行病学 191

四、临床症状 193

五、检验方法 195

六、预防和控制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九节 猪链球菌 200

一、发现历史 201

二、基本特性 201

三、流行病学 207

四、临床症状 209

五、检验方法 210

六、预防和控制 212

参考文献 212

第十节 炭疽芽孢杆菌 214

一、发现历史 214

二、基本特性 215

三、流行病学 221

四、临床症状 222

五、检验方法 222

六、预防和控制 227

参考文献 233

第十一节 结核杆菌 237

一、发现历史 237

二、基本特性 237

三、流行病学 244

四、临床症状 246

五、检验方法 247

六、预防和控制 250

参考文献 252

第十二节 肉毒梭菌 254

一、发现历史 254

二、基本特性 255

三、流行病学 260

四、临床症状 264

五、检验方法 265

六、预防和控制 272

参考文献 273

第十三节 布氏杆菌 273

一、发现历史 274

二、基本特性 274

三、流行病学 279

四、临床症状 280

五、检验方法 282

六、预防和控制 285

参考文献 286

第十四节 气单胞菌 287

一、发现历史 287

二、基本特性 287

三、流行病学 290

四、临床症状 290

五、检验方法 291

六、预防和控制 293

参考文献 293

第十五节 变形杆菌 294

一、发现历史 294

二、基本特性 294

三、流行病学 296

四、临床症状 296

五、检验方法 297

六、预防和控制 302

参考文献 302

第十六节 蜡样芽孢杆菌 304

一、发现历史 304

二、基本特性 304

三、流行病学 307

四、临床症状 308

五、检验方法 308

六、预防和控制 313

参考文献 314

第十七节 产气荚膜梭菌 317

一、发现历史 317

二、基本特性 318

三、流行病学 320

四、临床症状 322

五、检验方法 323

六、预防和控制 328

参考文献 329

第十八节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330

一、发现历史 330

二、基本特性 330

三、流行病学 333

四、临床症状 334

五、检验方法 335

六、预防和控制 347

参考文献 347

第十九节 蓝细菌(蓝藻) 348

一、发现历史 348

二、基本特性 348

三、流行病学 353

四、临床症状 354

五、检验方法 355

六、预防和控制 357

参考文献 358

第四章 食源性病毒检验 360

第一节 轮状病毒 360

一、发现历史 360

二、基本特性 360

三、流行病学 361

四、临床症状 362

五、检验方法 362

六、预防和控制 364

参考文献 364

第二节 诺如病毒 365

一、发现历史 365

二、基本特性 366

三、流行病学 368

四、临床症状 371

五、检验方法 371

六、预防和控制 377

参考文献 377

第三节 口蹄疫病毒 377

一、发现历史 378

二、基本特性 378

三、流行病学 381

四、临床症状 382

五、检验方法 383

六、预防和控制 386

参考文献 386

第四节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387

一、发现历史 387

二、基本特性 387

三、流行病学 391

四、临床症状 393

五、检验方法 395

六、预防和控制 398

参考文献 399

第五节 牛海绵状脑炎病毒 400

一、发现历史 400

二、基本特性 400

三、流行病学 404

四、临床症状 406

五、检验方法 407

六、预防和控制 408

参考文献 409

第六节 禽流感病毒 411

一、发现历史 411

二、基本特性 411

三、流行病学 414

四、临床症状 415

五、检验方法 416

六、预防和控制 418

参考文献 419

第七节 甲型肝炎病毒 420

一、发现历史 420

二、基本特性 421

三、流行病学 423

四、临床症状 425

五、检验方法 426

六、预防和控制 430

参考文献 432

第八节 尼帕病毒 433

一、发现历史 434

二、基本特性 434

三、流行病学 435

四、临床症状 436

五、检验方法 437

六、预防和控制 439

参考文献 439

第五章 食源性寄生虫检验 440

第一节 华枝睾吸虫 440

一、发现历史 440

二、基本特性 440

三、流行病学 442

四、临床症状 443

五、检验方法 444

六、预防和控制 447

参考文献 447

第二节 卫氏并殖吸虫 448

一、发现历史 448

二、基本特性 448

三、流行病学 450

四、临床症状 451

五、检验方法 452

六、预防和控制 453

参考文献 453

第三节 猪带绦虫 454

一、发现历史 454

二、基本特性 455

三、流行病学 456

四、临床症状 458

五、检验方法 459

六、预防和控制 461

参考文献 461

第四节 旋毛形线虫 462

一、发现历史 462

二、基本特性 462

三、流行病学 465

四、临床症状 466

五、检验方法 467

六、预防和控制 472

参考文献 473

第五节 隐孢子虫 474

一、发现历史 474

二、基本特性 474

三、流行病学 475

四、临床症状 476

五、检验方法 476

六、预防和控制 478

参考文献 479

第六节 圆孢子虫 479

一、发现历史 480

二、基本特性 480

三、流行病学 481

四、临床症状 481

五、检验方法 482

六、预防和控制 483

参考文献 483

第七节 广州管圆线虫 484

一、发现历史 484

二、基本特性 485

三、流行病学 486

四、临床症状 487

五、检验方法 487

六、预防和控制 488

参考文献 488

第八节 刚地弓形虫 489

一、发现历史 489

二、基本特性 490

三、流行病学 493

四、临床症状 494

五、检验方法 494

六、预防和控制 495

参考文献 496

第六章 食源性真菌及毒素检验 497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 497

一、基本特性 497

二、流行病学 497

三、临床症状 498

四、检验方法 499

五、预防和控制 502

参考文献 503

第二节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503

一、基本特性 504

二、流行病学 504

三、临床症状 505

四、检验方法 507

五、预防和控制 514

参考文献 514

第三节 赭曲霉毒素A 515

一、基本特性 515

二、流行病学 516

三、临床症状 518

四、检验方法 520

五、预防和控制 536

参考文献 536

第四节 桔青霉素 538

一、基本特性 538

二、流行病学 539

三、临床症状 539

四、检验方法 540

五、预防和控制 545

参考文献 546

第五节 玉米赤霉烯酮 546

一、基本特性 547

二、流行病学 548

三、临床症状 548

四、检验方法 549

五、预防和控制 555

参考文献 556

第六节 链格孢霉毒素 557

一、基本特性 557

二、流行病学 559

三、临床症状 559

四、检验方法 560

五、预防和控制 562

参考文献 563

第七章 免疫学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565

第一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65

一、基本原理 565

二、材料和方法 565

三、应用 570

第二节 免疫金标记技术 570

一、基本原理 571

二、材料和方法 571

三、应用 575

第三节 免疫荧光技术 576

一、基本原理 576

二、材料和方法 577

三、应用 578

第四节 免疫磁珠技术 579

一、基本原理 579

二、材料和方法 580

三、应用 581

第五节 生物芯片技术 582

一、基本原理 583

二、材料和方法 583

三、应用 585

参考文献 586

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587

第一节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检测技术 587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587

二、核酸杂交技术 593

三、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 594

第二节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分子分型 595

一、基于扩增原理的方法 596

二、以限定性核酸内切酶为基础的方法 599

三、以序列为基础的分型方法 601

四、杂交技术 602

五、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子分型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 605

参考文献 607

第九章 其它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610

第一节 气相色谱技术 610

一、基本原理 611

二、材料和方法 611

三、应用 613

第二节 基于利用碳源的鉴定技术 613

一、基本原理 614

二、材料和方法 615

三、应用 616

第三节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616

一、基本原理 616

二、材料和方法 617

三、应用 619

第四节 显色培养基 619

一、基本原理 619

二、材料和方法 620

三、应用 623

第五节 16S rRNA检测体系 623

一、基本原理 623

二、材料和方法 624

三、应用 624

第六节 生物传感器 626

一、基本原理 627

二、材料和方法 627

三、应用 630

参考文献 631

第十章 细菌耐药性及其检测 632

第一节 细菌的耐药性 632

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632

二、细菌耐药性的现状 633

第二节 抗菌药物杀菌机制 635

一、药物杀菌的原理 635

二、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639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学机制 639

一、细菌整合子系统 640

二、细菌的水解酶和修饰酶 642

三、细菌主动外排泵系统 644

四、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648

五、细菌生物膜 649

六、耐药性基因移动的方式 649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的危害 651

一、兽药残留的危害 652

二、畜禽食源性细菌的耐药性与食品安全 653

第五节 重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654

一、沙门氏菌 654

二、大肠杆菌 656

三、结核分支杆菌 656

四、弯曲菌 658

五、李斯特氏菌 658

第六节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659

一、细菌耐药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659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671

第七节 国内外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现状 674

一、控制畜禽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战略 674

二、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建立 676

三、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677

四、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紧迫性 679

参考文献 680

第十一章 食源性恐怖活动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及应对措施 684

第一节 食源性恐怖活动简介 684

一、食源性恐怖活动的概念和范围 684

二、食源性恐怖活动的历史情况 684

第二节 食源性恐怖活动中可能使用的致病物质和危害 685

一、潜在的致病物质 685

二、产生的危害 687

第三节 食源性恐怖活动监测体系的建设 688

一、食源性安全的监测体系 689

二、食源性恐怖活动的调查 690

第四节 预防和应对食源性恐怖活动 691

一、预防 691

二、应对 692

第五节 食源性恐怖活动发生时与公众的沟通 694

参考文献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