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理环境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节 人文环境 7
一、历史沿革 7
二、考古学文化 8
第三节 工作概况 10
一、工作背景 10
二、工作思路与方法 11
三、田野工作经过 13
四、报告整理编写过程 15
一、目的 18
二、方法 18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方法 18
第二章 城址调查与勘探 18
第二节 城垣与城壕 20
一、城垣 20
二、城垣缺口 25
三、城壕 27
第三节 城内文化堆积 29
一、文化层 30
二、遗迹 31
(一)路基 31
(二)路沟 33
(三)夯土建筑台基 33
第四节 小结 34
(四)土墙 34
(五)灰坑与灰沟 34
第三章 城址发掘 36
第一节 地层关系与遗迹 36
一、东垣北端缺口发掘 36
(一)地层关系 37
(二)遗迹与包含物 40
二、东南区发掘及东垣与壕沟解剖 49
(一)地层关系 50
(二)遗迹与包含物 54
三、西南区发掘 92
(一)地层关系 92
(二)遗迹与包含物 95
四、西垣南端缺口发掘 112
(一)地层关系 113
(二)遗迹与包含物 115
五、南垣西端缺口城垣剖面 119
(一)地层关系 119
(二)遗迹与包含物 121
第二节 出土遗物 123
一、陶器 124
二、石器 142
三、冶铜原料与铜炼渣 143
第三节 分期 147
一、分期依据 147
二、时代判定 148
第一节 遗址概况 151
第四章 城周围遗址调查 151
一、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153
(一)金龟山遗址 153
(二)乌龟墩遗址 154
二、周代居住遗址 156
(一)三角桥遗址 156
(二)葫芦山遗址 159
(三)老猪林遗址 164
(四)马益先遗址 169
(五)鼓墩垴遗址 173
(六)江洪后背山遗址 176
(七)梁家垴遗址 179
(八)铁铺山遗址 181
(九)吕四龙遗址 183
(一○)大谷垴遗址 185
(一一)马家山遗址 187
(一二)姜家山遗址 191
(一三)马家庄遗址 193
三、周代冶炼遗址 195
(一)土山遗址 195
(二)秦兴垴遗址 195
(三)铁墩包遗址 196
(四)风住山遗址 196
(五)铁屎包遗址 197
一、新石器时代遗物 198
(一)陶器 198
第二节 采集遗物 198
(六)石信林遗址 198
(二)石器 203
二、周代遗物 204
(一)陶器 204
(二)石器 225
(三)冶铜原料与铜炼渣 225
第三节 分期 228
一、分期依据 228
二、时代判定 230
第五章 结语 234
第一节 五里界城与周围遗址的关系 234
第二节 五里界城与鄂王城、草王嘴城的关系 235
第三节 城址和遗址出土的炼渣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冶炼技术 239
第四节 文化因素反映的先秦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240
第五节 大冶古代铜矿采冶技术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贡献 243
附表 246
附表一 五里界城建筑台基、房基、奠基坑、水井登记表 246
附表二 五里界城灰坑登记表 247
附表三 五里界城灰沟登记表 251
附表四 五里界城周围遗址登记表 253
附录 259
附录一 鄂王城调查 259
附录二 草王嘴城调查 271
附录三 五里界城植硅石与古环境 284
附录四 五里界城及风住山冶炼遗址样品初步研究 295
后记 304
英文提要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