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2册 图文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3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关中人编
  • 出 版 社: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6487301
  • 页数:1477 页
图书介绍:

第十一章 东晋和南朝(公元317年—公元589年) 701

第一节 江南的政治 701

1.司马睿建立东晋 701

2.“王与马,共天下” 703

3.东晋推行“侨置” 704

4.东晋的考试制度 705

5.祖逖北伐中原 706

6.王敦之乱 707

7.司马绍继位 709

8.东晋分化政策引起的内讧 709

9.庾亮专擅朝政 710

10.王、庾、陶之争 711

11.苏峻、祖约之乱 712

12.东晋名臣温峤 713

13.东晋名将陶侃 714

14.南琅琊郡的设置 715

15.庾翼违诏北伐 716

16.桓温灭蜀 716

17.东晋与拜占庭建交 717

18.晋传国玉玺的回归 718

19.殷浩率军北伐 718

20.桓温首次北伐 719

21.桓温再次北伐 719

22.中原的坞堡 720

23.南方人民的悲惨生活 720

24.桓温第三次北伐 721

25.桓温废晋帝而专权 722

26.谢安执掌朝政 723

27.东晋、前秦襄阳之战 724

28.东晋、前秦洛涧战役 726

29.东晋、前秦淝水之战 728

30.范宁上书议政 729

31.京口兵变 729

32.司马元显执掌朝政 732

33.孙恩起义 733

34.卢循起义 734

35.桓玄篡晋 736

36.刘、桓扬州之争 737

37.东晋灭掉南燕 739

38.晋占成都 740

39.刘裕首次北伐 741

40.刘裕再次北伐 743

41.刘裕出兵后秦 744

42.晋军攻占洛阳 745

43.秦、晋潼关之战 746

44.东晋灭后秦 747

45.北方吐谷浑的兴起 748

46.刘裕杀旧帝立新君 748

47.刘裕代晋建宋 749

48.刘宋政权起用寒人阶层 749

49.拓跋魏入侵刘宋 750

50.刘裕政权内乱 751

51.刘宋“元嘉之治” 752

52.刘义康专政 754

53.檀道济蒙冤被杀 755

54.刘义隆北伐 756

55.盱眙之围 757

56.刘劭政变、刘骏继位 758

57.阚伯周建立高昌政权 759

58.宋颁布沙门敬人主之制 759

59.刘子业暴行 760

60.刘彧、刘子勋之战 761

61.宋王室的内乱 763

62.刘景素京口之乱 766

63.刘昱之死 767

64.萧道成击灭沈攸之 768

65.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 769

67.齐初政策 770

66.齐与吐谷浑建交 770

68.刘宋集团的“检籍”与“却籍” 771

70.齐魏第一阶段争夺战 772

69.唐寓之起义 772

71.齐明帝即位 773

72.齐魏第二阶段争夺战 774

73.齐魏第三阶段争夺战 775

74.东昏侯暴政 777

75.齐魏第四阶段争夺战 778

76.萧衍代齐建梁 779

77.萧衍的统治 781

78.魏梁梁州争夺战 782

79.魏梁徐州之战 783

80.魏梁钟离大战 784

81.魏梁义阳三关大争夺 785

83.魏军寿阳大捷 786

82.魏军朐山大败 786

85.魏梁再战寿阳 787

84.魏梁益州之战 787

86.魏梁东益州的争夺 788

87.淮水激战 789

88.彭城、涡阳地区之战 790

89.中原决战 791

90.侯景叛乱 792

91.魏军攻占江陵 793

92.陈的建立 794

93.陈蒨即位 795

95.吴明彻北伐 796

94.陈顼废帝自立 796

96.陈后主的统治 797

97.南朝的士族阶层 798

98.庶族阶层 799

100.南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800

99.南朝的侨人与南人的对立 800

101.南朝农民起义概况 801

1.东晋南朝农业概况 804

第二节 经济的持续发展 804

2.东晋咸康土断 805

4.刘义熙实行土断 806

3.东晋庚戌土断 806

7.南朝的赋役制度 807

6.东晋租税改革 807

5.刘宋政权的土断 807

9.东晋南朝手工业的发展 808

8.东晋南朝的水利 808

10.商业与交通运输业 810

12.士族庄园经济 811

11.南方钱币改革 811

13.南方特殊的寺院经济 813

1.陶渊明及其田园诗创作 814

第三节 南方文化的繁荣 814

2.“不为五斗米折腰” 815

4.陶渊明身世之谜 816

3.陶渊明不食嗟来之食 816

5.陶渊明故里考 818

6.世外桃源及其遗址 819

7.诗人谢灵运 821

9.江淹去世 822

8.乐府诗人鲍照 822

11.文学家顾野王 823

10.文学家任昉 823

12.文学家陶弘景 824

13.东晋南朝的赋与骈文 825

15.干宝《搜神记》 826

14.王嘉《拾遗记》 826

17.刘勰《文心雕龙》 827

16.刘义庆《世说新语》 827

18.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829

19.钟嵘《诗品》 830

20.萧统《文选》 831

23.南朝的情歌 832

22.《玉台新咏》 832

21.颜之推《颜氏家训》 832

24.孙盛《晋春秋》 833

26.范晔《后汉书》 834

25.南朝史学 834

27.袁宏《后汉纪》 835

29.书圣王羲之父子 836

28.女书法家卫铄 836

30.书法家智永和智果 839

32.画家顾恺之与其《洛神赋》 841

31.南方的绘画书画论 841

35.东晋南朝的雕塑 845

34.南方的音乐 845

33.王俭上《七志》 845

37.越州青瓷 847

36.晋初服饰 847

39.五岳的自然景观 848

38.刘宋和北凉互赠图书 848

40.佛道儒的传播 850

41.反玄、反佛之学 852

42.名僧支遁圆寂 853

44.名僧慧远弘扬佛教 854

43.法显西行求经 854

46.般若学流行 856

45.手印菩萨道安 856

48.陆修静整顿南天师道 857

47.名僧竺道生 857

50.僧伽婆罗、曼陀罗应邀译经 858

49.《三洞经书目录》成书 858

52.梁武帝崇尚佛学 859

51.菩提达摩传佛 859

54.智顗创天台宗 861

53.经学家皇侃逝世 861

56.《元嘉历》颁行 862

55.岁差的发现 862

58.常璩及其《华阳国志》 863

57.祖冲之的《大明历》 863

60.葛洪及其研究成果 864

59.萧绎的《职贡图》 864

61.陶弘景的医学成就 866

62.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867

1.五胡十六国 869

第一节 北方政权的崛起与更替 869

第十二章 十六国和北朝(公元304年—公元581年) 869

2.各族政权的性质 870

4.前凉兴亡 871

3.编户与荫附户口 871

6.张重华称凉王 872

5.前凉收复西域 872

8.成汉兴亡 873

7.张天锡杀君自立 873

11.刘聪胡汉分治 875

10.汉对西晋的战争 875

9.汉建国 875

12.刘汉时期的人民斗争 876

15.前赵刘曜的统治 877

14.汉灭亡,前赵建立 877

13.刘聪政权的内部矛盾 877

16.石勒及后赵建立 878

17.石勒的统治 879

20.后赵右长史张宾去世 880

19.石勒杀邵续 880

18.石勒的胡汉分治政策 880

22.石勒与前赵之战 881

21.刘曜进占秦陇 881

24.前赵灭亡 882

23.两赵高侯之战 882

25.后赵石虎继位 883

27.石虎统治下的人民起义 884

26.石虎暴政 884

28.冉闵专权 885

30.前燕的建立 886

29.冉闵建立冉魏政权 886

32.代燕凤出使前秦 888

31.代的建立 888

33.前燕与后赵合战段辽 889

34.前燕与后赵争夺战 890

35.前燕灭冉魏 891

36.前燕与东晋争夺战 892

37.慕容恪辅政 896

38.前秦灭前燕 897

40.王猛辅佑苻坚 898

39.前秦的建立 898

42.秦统一北方 900

41.苻坚禁止商贾为官 900

43.秦兵进占襄阳 901

45.姚苌杀苻坚称帝,后秦建立 902

44.西域向秦国纳贡 902

46.姚兴即位 903

47.北魏、后秦柴壁大战 904

48.慕容垂建后燕 905

49.燕魏参合陂之战 906

50.燕魏中山之战 907

51.燕军大败于邺城、信都 908

53.燕魏中山二次争夺 909

52.滹沱河大战 909

54.慕容泓建西燕 911

55.西燕政权内乱 912

57.南燕兴亡 913

56.西燕灭亡 913

59.吕光建立后凉政权 914

58.北燕兴亡 914

60.后凉建国时的战争 915

62.后凉为后秦所灭 916

61.后凉对外扩展 916

63.秃发乌孤建南凉 918

64.卢水胡沮渠蒙逊建立北凉政权 919

65.李暠建西凉 920

67.夏的建立 921

66.西秦的兴亡 921

68.夏修筑统万城 922

70.十六国时期的东西交流 923

69.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士庶阶层的关系 923

72.拓跋珪的统治措施 924

71.拓跋珪建北魏 924

73.北魏的阶级关系 926

74.北魏大败匈奴刘卫辰部 927

76.魏迁都平城 929

75.北魏统一北方 929

77.魏宋首战河南 930

78.魏宋再战河南 932

79.魏宋淮南争夺战 934

80.拓跋焘征贤士定律令 936

82.魏遣使祭祖 937

81.魏通西域 937

83.冯太后称制改革 938

84.孝文帝及其改革 940

85.北魏的“班禄”政策 941

87.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943

86.孝文帝改革吏治 943

88.北魏的“新民” 944

89.北魏盖吴起义 945

90.崔浩之死 946

91.魏诏定姓族 948

93.魏始立嗣不杀生母 949

92.胡太后乱政 949

95.魏政权的腐化 950

94.魏沙门法庆起义 950

96.魏末的各族人民起义 951

97.尔朱荣势力的扩大 953

98.宇文泰据守关陇 955

99.北魏的分裂 956

101.西魏政权 957

100.东魏政权 957

102.东西魏小关之战 958

104.东魏再败河桥 959

103.沙苑之战 959

105.东西魏邙山首战 960

107.北齐的建立 962

106.东西魏玉壁、长社之战 962

108.北齐“河清改制” 963

109.北齐的鲜卑化 964

110.北齐的暴政 965

112.齐宫内乱 966

111.北齐大将斛律光被杀 966

113.宇文泰的改革 967

114.北周的建立 968

115.北周突厥伐齐 969

116.北周、北齐第一次大战 970

117.北周、北齐第二次大战 971

118.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 972

119.北周设置六官 973

1.北方经济概况 974

第二节 北方的经济 974

120.北周武帝改革及北周灭亡 974

2.前燕慕容皝佃苑借牛发展生产 975

3.北魏经济发展 976

4.北魏“三长法” 977

5.北魏“均田制” 978

6.农业生产的发展 979

7.北朝十六国时期的手工业 980

9.特殊的寺院经济 981

8.繁荣的商业贸易 981

2.《木兰辞》 983

1.前秦女诗人苏蕙 983

第三节 北方的文化 983

3.北朝《敕勒歌》 984

5.魏收编成《魏书》 985

4.北地三才和北朝诗文 985

8.北方的书法 986

7.《修文殿御览》 986

6.薜道衡的《典言》 986

9.北方的音乐 987

11.戏曲的发展 988

10.北方盛行“西凉乐” 988

12.后秦麦积山石窟 989

14.云岗石窟 990

13.西秦始凿炳灵寺石窟 990

15.龙门石窟 992

16.巩县石窟 993

17.敦煌莫高窟 994

18.新疆石窟 995

20.响堂山石窟 996

19.佛寺壁画艺术 996

21.北方经学的传播 997

22.道教的创立 998

24.佛教的传播 999

23.甄鸾《笑道论》 999

25.佛图澄弘扬佛教 1001

28.北方金铜佛像的盛行 1002

27.昙无谶译经 1002

26.鸠摩罗什在佛教上的贡献 1002

29.少林寺的兴建 1003

31.凉州禅学的兴起 1004

30.北齐刻经 1004

32.佛道儒之争 1005

35.玻璃工艺传人我国 1007

34.解飞造檀车 1007

33.《龙门药方》刻石 1007

36.郦道元《水经注》 1008

37.贾思勰《齐民要术》 1009

38.北齐改进金属热处理工艺 1011

1.杨坚称帝建隋 1012

第一节 隋统一天下 1012

第十三章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1012

2.三省六部制 1015

3.废除辟署制,制定州县二级制 1016

4.隋修筑大兴城 1017

5.隋礼的修定 1018

6.制定《开皇律》 1019

7.“远交近攻”败突厥 1020

8.隋统一天下 1021

9.李德林被贬 1026

10.隋文帝改革府兵制 1026

11.平定江南、岭南叛乱 1027

13.“开皇之治” 1028

12.隋死罪执行慎重 1028

16.平定羌人叛乱 1031

15.杨素督造仁寿宫 1031

14.苏威受诬被免官 1031

17.杨坚出征高丽 1032

19.杨广谋废蜀王 1033

18.改立太子 1033

22.杨广弑父自立 1034

21.王通献《太平十二策》 1034

20.杨素遭疏忌 1034

23.营建大兴城和洛阳 1035

25.高颍被杀 1037

24.隋炀帝巡游江都 1037

26.中日交往的开始 1038

27.隋炀帝出巡出塞 1039

30.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1040

29.薛道衡被杀 1040

28.隋置西域四郡 1040

32.隋炀帝三征高丽 1042

31.建国门起事 1042

33.王薄起义 1044

34.杨玄感起兵 1045

37.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1046

36.隋炀帝三游江都 1046

35.杨广雁门被围 1046

39.杜伏威、辅公祐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1051

38.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 1051

41.江都兵变及隋亡 1052

40.李渊太原起兵 1052

42.隋炀帝的统治 1053

43.隋炀帝的穷途末路 1054

44.隋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国家的关系 1055

46.隋与外国的往来 1057

45.隋与台湾的关系 1057

1.隋朝均田制 1058

第二节 经济大发展 1058

2.隋朝的租调徭役 1059

3.隋“大索貌阅” 1060

4.隋“输籍法” 1061

5.置仓积谷 1062

6.开凿大运河 1063

7.更铸五铢钱 1065

9.手工业的发展 1066

8.农业的发展 1066

11.对外贸易的发达 1068

10.商业的繁荣 1068

2.隋禁私书,实行官修史 1069

1.隋朝趋于绮靡的文学 1069

第三节 发展中的文化 1069

4.“汉书”学 1070

3.隋禁毁纬书 1070

5.音韵学及《切韵》 1071

6.目录学的兴起 1072

7.隋朝的绘画 1073

8.隋朝的音乐 1075

9.隋代佛教大盛 1076

10.道教的发展 1077

12.佛雕艺术的鼎盛 1078

11.儒教的衰微 1078

14.石塔艺术 1079

13.隋代三大建筑家 1079

16.刘焯修成《皇极历》 1080

15.裴矩《西域图记》 1080

17.《诸病源候论》编成 1081

18.李春建成赵州桥 1082

第十四章 唐朝(公元618—907年) 1085

1.唐朝建立 1086

第一节 唐朝的政治 1086

2.中央施政机构 1090

3.差遣制度 1092

4.地方统治机关 1093

5.唐代兵制 1094

6.唐代刑法 1096

7.科举制 1097

8.玄武门之变 1099

9.贞观之治 1102

10.武则天与武周政权 1106

11.韦后干政 1111

12.隆基起兵讨韦氏 1112

13.开元盛世 1113

14.李林甫专权 1117

15.安禄山起兵 1118

16.洛阳陷落 1121

17.潼关失守 1122

18.马嵬之变 1123

19.安禄山大掠长安 1124

21.收复西京 1126

20.安庆绪弑父 1126

23.史思明降唐 1127

22.收复洛阳 1127

24.平定安史之乱 1128

25.藩镇割据 1130

26.宦官专政 1132

27.永贞革新 1133

28.甘露之变 1135

29.牛李党争 1136

30.唐末农民起义 1139

32.唐与突厥及西域诸国 1147

31.唐代民族关系 1147

33.唐与回纥 1151

34.唐蕃会盟 1153

35.唐与南诏 1156

36.靺鞨与契丹 1157

37.唐代外交 1160

2.武则天时期的经济政策 1167

1.太宗时期的经济政策 1167

第二节 唐朝的经济 1167

3.玄宗时期的经济政策 1168

4.均田制 1170

5.租庸调制 1172

6.土地占有制 1173

7.唐前期农业 1174

8.唐前期手工业 1177

9.商业和交通 1180

10.刘晏财政改革 1183

11.杨炎和两税法 1185

12.南方农业的发展 1186

13.江南手工业 1187

14.商业繁荣 1191

第三节 唐代文化 1192

1.道教 1193

2.佛教 1194

3.其他宗教 1198

5.韩愈与《原道》 1199

4.哲学 1199

6.唯物思想家柳宗元 1200

8.刘知几和《史通》 1202

7.唐修八史 1202

9.杜佑和《通典》 1203

11.地理学 1204

10.经学 1204

13.唐代诗歌 1205

12.李吉甫和《元和郡县图志》 1205

14.“初唐四杰” 1206

16.盛唐诗歌 1208

15.陈子昂 1208

17.白居易与《新乐府》 1216

19.诗坛新秀——李贺 1218

18.元稹 1218

21.古文运动 1219

20.晚唐“小李杜” 1219

22.传奇小说 1220

23.俗讲和变文 1221

24.绘画 1222

25.雕塑 1226

26.书法 1228

27.颜真卿与《多宝塔碑》 1229

29.狂草怀素 1230

28.“草圣”张旭 1230

31.体育 1231

30.“颜筋柳骨” 1231

32.音乐和舞蹈 1232

33.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 1234

34.火药发明与西传 1235

35.天文学家僧一行 1236

36.药王孙思邈 1238

37.建筑 1239

第十五章 五代十国(907—960年) 1241

1.朱温建梁 1242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 1242

2.梁太祖改革 1245

3.柏乡之战 1246

4.魏州之战 1248

6.梁朝灭亡 1249

5.胡柳陂之战 1249

7.李存勖建唐 1251

8.唐庄宗统治 1252

9.唐明宗整顿政治 1253

10.后唐灭亡 1254

11.儿皇帝石敬瑭 1255

12.晋辽战争 1257

13.刘知远建汉 1259

14.后汉灭亡 1261

15.郭威建周 1262

16.柴荣改革 1264

18.杨行密建吴 1269

17.后周灭亡 1269

19.杨行密对吴统治 1270

20.徐知浩建南唐 1271

21.前蜀的发展 1272

22.后蜀建立 1273

23.后蜀灭亡 1274

24.钱镠建吴越 1275

25.楚国的建立 1277

26.王氏兄弟建闽 1278

27.南部沿海的南汉 1279

28.张遇贤起义 1281

29.南平建国 1282

30.国力微弱的北汉 1283

1.北方经济的凋敝 1284

第二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 1284

2.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 1286

3.南方各国经济发展状况 1290

4.南北统一中的经济因素 1292

4.尉迟偓撰《中朝故事》 1293

3.王定保撰《唐摭言》 1293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文化 1293

1.《旧唐书》 1293

2.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 1293

7.赵崇祚与《花间集》 1294

6.《九经》 1294

5.刘崇远撰《金华子》 1294

9.色彩纷呈的人物画 1295

8.李璟父子与《南唐二主词》 1295

11.荆、关、憧、巨四大家 1296

10.花鸟画 1296

12.杨凝式与《韭花帖》 1297

14.建筑 1298

13.雕版印刷 1298

第十六章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1300

2.杯酒释兵权 1301

1.陈桥兵变 1301

第一节 两宋的政治 1301

3.宋太祖平定南方 1302

4.亲征北汉 1304

5.“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 1305

7.满城大捷 1306

6.赵光义平定北汉 1306

9.歧沟关之战 1307

8.雁门关大捷 1307

11.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 1308

10.废除宰相坐议礼 1308

13.设诸州通判 1309

12.转运使与转运司 1309

14.北宋兵制 1310

16.佃农与自耕农 1312

15.主户、客户 1312

17.均贫富 1313

18.沉重的赋税 1314

20.泰山封禅 1316

19.恢复榷场 1316

21.宋代科举 1317

23.恩荫制度 1319

22.天子门生 1319

24.庆历新政 1320

25.王安石变法 1322

26.颁行青苗法 1323

28.方田均税法 1324

27.颁行募役法 1324

29.制定保甲法 1325

30.市易法颁行 1326

32.元祐更化 1327

31.神宗改制 1327

33.蔡京专擅朝政 1329

34.漆园誓师 1330

37.宋江起义 1331

36.梁山泊农民起义 1331

35.宋攻交趾 1331

38.汴京保卫战 1332

39.靖康之变 1334

40.赵构即位 1335

41.苗刘兵变 1336

42.渡江攻宋 1337

43.抗战在黄河南北 1338

44.收复六州 1339

45.顺昌之战 1341

46.柘皋之战 1342

47.绍兴和议 1343

48.受诏班师 1344

49.风波亭奇冤 1346

50.海陵王南侵 1348

51.采石之战 1349

52.壬午内禅 1350

53.隆兴和议 1351

54.庆元党禁 1352

55.开禧北伐 1353

56.嘉定和议 1355

57.等贵贱,均贫富 1356

58.霅川之变 1357

59.贾似道专权 1358

60.襄樊之战 1359

61.合州之战 1361

62.扬州之战 1363

63.潭州保卫战 1365

64.“留取丹心照汗青” 1366

65.南宋灭亡 1367

1.改进农具 1369

第二节 高度发展的经济 1369

3.治渠通漕 1370

2.水田木马 1370

6.回河之争 1371

5.永济河 1371

4.天台埽治河工程 1371

7.苏公堤 1372

10.复种技术推广 1373

9.水稻北移 1373

8.筑海堰 1373

11.发达的纺织业 1374

14.画绣发展成熟 1375

13.丝织业南渡 1375

12.缎的诞生 1375

15.锦的发展 1376

16.宋名瓷名窑 1377

17.冶炼业的发展 1379

19.活字印刷术 1380

18.造船业的日益进步 1380

21.造纸业的进步 1382

20.铜版印刷 1382

22.竹纸推广 1383

24.制盐业 1384

23.赵祯造纸甲 1384

26.改行钞盐法 1385

25.解盐通商制 1385

28.重商思想出现 1386

27.镇市、草市、墟市 1386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387

31.市舶司 1388

30.行与作 1388

32.海外贸易的发展 1389

33.宋代商税 1390

35.宋代专卖 1391

34.交通与运输 1391

36.“苏湖熟,天下足” 1392

39.议行经界法 1394

38.经总制钱 1394

37.杂税月桩钱 1394

41.瓷器的造型艺术 1395

40.制瓷工业的发明 1395

43.宋币制 1397

42.天下第一窑 1397

45.佃户典卖 1398

44.会子的发行 1398

1.宋代理学 1399

第三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 1399

2.理学开山祖——周敦熙 1400

3.张载的完整宇宙论 1401

4.理学的奠基者——二程 1402

5.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1403

7.鹅湖之会 1405

6.心学学派与陆九渊 1405

8.新学 1407

10.永嘉学派 1409

9.永康学派大师陈亮 1409

11.王霸义利之辩 1410

12.古文运动 1411

13.苏门六君子 1412

15.豪放派领袖——苏轼 1413

14.白衣卿相 1413

17.女词人李清照 1415

16.秦观与《淮海词》 1415

19.贺铸与《东山词》 1416

18.辛弃疾 1416

21.江西诗派 1417

20.白石道人——姜夔 1417

22.爱国诗人陆游 1419

23.诚斋体 1420

24.《资治通鉴》 1421

25.欧阳修修史 1422

26.《通志》 1424

28.《通鉴纪事本未》 1425

27.《文献通考》 1425

31.《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1426

30.《续资治通鉴长编》 1426

29.《两朝国史》 1426

33.《汗简》 1427

32.《三朝北盟会编》 1427

34.宋代方志 1428

37.《诸蕃志》 1429

36.《舆地纪胜》 1429

35.《元丰九域志》 1429

39.话本小说流行 1430

38.《桂海虞衡志》 1430

40.四大类书 1431

41.四大刻书中心形成 1432

43.北宋教育家胡瑗 1433

42.《三经新义》 1433

45.崇文院、馆职、阁职 1434

44.朱熹刊印《四书集注》 1434

46.《广韵》 1435

49.《太平寰宇记》 1436

48.诏印书籍 1436

47.《集韵》 1436

50.宋代金石学 1437

52.一代宗师李成 1438

51.郭熙山水画 1438

54.范宽山水画派 1440

53.王诜山水画 1440

55.米家山水 1441

57.黄筌画派 1443

56.书画家苏轼 1443

58.崔白花鸟画 1444

59.画院花鸟画派 1445

60.南宋花鸟画派 1446

61.宣和画谱 1447

62.南宋四大家之首 1448

63.“马一角” 1449

65.刘松年称绝书院 1450

64.“夏半边” 1450

67.李公麟白描 1451

66.北宋人物画 1451

69.宋风俗人物画 1453

68.《清明上河图》 1453

70.宋宗教画 1454

71.南宋人物画 1455

72.黄庭坚开书法新风 1456

73.火药武器的发展 1457

74.指南针用于航海 1458

75.《武经总要》 1460

77.《梦溪笔谈》 1461

76.《武经七书》 1461

79.宋代的医学教育 1463

78.《统天历》 1463

80.官修本草 1464

81.针炙铜人 1466

82.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社 1467

84.外来药物 1468

83.《妇人良方大全》 1468

85.宋代佛教 1469

87.伊斯兰教的传播 1470

86.北宋道教 1470

88.喇嘛教形成 1471

89.诸神定形 1472

90.宋崇薄葬 1474

92.《洗冤集录》 1475

91.秧歌成熟 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