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汉语语素义研究 1
第一节 汉语语素义研究综述 1
第二节 为汉语语素义正名 4
一、义素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4
二、语素义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6
第三节 汉语语素义的静态与动态 11
一、语素义的静态 12
二、语素义的动态(一) 18
三、语素义的动态(二) 23
第二章 义位研究 32
第一节 义位研究理论综述 32
一、汉语表亲属关系义位的语义特征分析 40
第二节 义位的语义特征分析 40
二、分类义场义位的语义特征分析 56
三、部分义场义位的语义特征分析 62
四、顺序义场义位的语义特征分析 69
五、对语义特征分析法的评价 77
第三节 义位的静态与动态 84
一、义位的静态 84
二、动态义位本体 87
三、义位变体 89
第四节 专书特殊义位研究 92
一、《五灯会元》“把”字研究 94
二、《五灯会元》“将”字研究 115
第三章 义句研究 138
第一节 义句研究综述 138
一、静态基本义句 144
第二节 义句的静态与动态 144
二、蕴含义句与预设义句 149
三、静态附加义句 151
四、动态义句 154
第三节 “S+V+R+O”式双核谓词格框架 159
第四节 歧义研究 164
一、歧义研究综述 164
二、歧义格式类型 170
三、实现歧义的有效分化 175
第四章 广义语义场对语义的制约 181
第一节 研究综述 181
第二节 语义组合、聚合及其对语义的制约 184
一、组合关系对语义的制约 186
二、聚合关系对语义的制约 189
第三节 语境及其对语义的制约 193
第四节 背景知识及其对语义的制约 213
一、语言知识对语义的制约 214
二、与言语所指对象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语义的制约 218
三、反映客观事物间各种联系的知识对语义的制约 224
四、个别详尽研究:背景对义位“回向”的制约 226
第五节 语言能力及其对语义的制约 244
第六节 思维及其对语义的制约 250
一、思维制约语义系统的形成 253
二、思维对表达与理解的制约 258
符号索引 269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