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领导魅力与形象的更新 1688
第一章 个人影响力的升华 1688
第一节 “超越群伦的天赋” 1688
一 个人权力的升华 1689
二 “超凡权力” 1690
三 “魅力是一种关系” 1692
四 “激发你的部属的追随动机” 1693
五 魅力是一种积极影响的能力 1694
第二节 超凡与平凡之间 1696
一 领导魅力的六个方面的来源 1696
二 “感人之所感”与“知人之所感” 1699
三 给总统包装 1701
四 “艾克夹克”的启示 1706
五 林肯:“全国第一个爱开玩笑的人” 1709
六 戴高乐:“国”与“家”分明 1712
七 李光耀:“小舞台上的大人物” 1714
八 领导魅力培植的八大障碍 1716
第三节 “民族命运共同体” 1722
一 毛泽东——极富领袖魅力的人 1722
二 林肯——“合众国之父” 1724
三 罗斯福——推行“新政”的人 1725
四 戴高乐——“恢复法兰西伟大”的人 1726
第四节 魅力测试四法 1727
一 测试你的形象魅力 1727
二 测试你的语言魅力 1729
三 测试你的倾听能力 1731
四 测试你的说服技能 1733
第一节 魅力领导公式:99%的魅力加上1%的权力 1736
一 由圣雄甘地所想到的 1736
第二章 成功之道 1736
二 “每一个人都有一方魅力的沃土,等待你去开垦” 1739
三 “多点赞美,少点批评” 1740
四 “找出员工们做得对的事情” 1740
五 “不要光批评而不赞美” 1741
六 “做一个前后一致的人” 1742
七 “走动式管理”可以帮你忙 1744
第二节 引领追随者的影响力 1745
一 “纪律大王”的领导魅力从何而来 1745
二 “领导力战斗模式” 1747
三 “引领追随者” 1749
四 激发追随者的追随动机 1753
第三节 “伟人之所以伟大” 1757
一 坚强的意志 1757
二 “高度”——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 1758
三 崇高目的 1759
四 富于人情味 1760
五 相信自己,说服别人 1760
六 富于智慧 1761
七 容人之量 1762
八 学会沉默 1762
九 善于授权 1763
十 “像思想家那样干,像实干家那样想” 1764
第九编 领导激励方式方法的创新 1766
第一章 激励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766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法 1766
一 连续3年利润增加10倍的奥秘 1769
二 另外三种需要理论方法 1772
三 动力促进理论方法 1777
四 强化理论方法 1782
五 环境诱导理论方法 1784
六 利益驱动理论方法 1790
七 目标激励理论方法 1794
八 公平理论方法 1797
九 挫折理论方法 1801
十 权衡理论方法 1805
十一 其他几种激励理论方法 1806
第二节 对各类人员的具体激励法 1811
一 激励先进者的方法 1811
二 激励后进者的方法 1814
三 激励中间层的方法 1815
四 激励青年的方法 1817
五 激励老年人的方法 1820
六 激励女同志的方法 1822
七 激励知识分子的方法 1823
八 激励战士的方法 1826
九 激励集体的方法 1828
十 激励领导者的方法 1829
十一 激励自己的方法 1832
十二 激励荐贤进言者的方法 1833
第二章 危机激励、文化激励与产权激励 1838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危机激励 1838
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39
二 日本推出“怀抱炸弹”的忧患意识 1841
三 危机是阻力还是动力? 1844
四 寻求危机 1846
五 日本的“无缺点管理” 1850
六 “珍珠港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 1850
七 美国人为何要出版《日本世界第一》 1853
八 日本电影《岛国的沉没》 1854
九 危机激励的妙用 1855
第二节 文化激励 1856
一 “日本能,为什么美国不能?” 1857
二 文化激励的“四重奏” 1861
三 组织竞争力:路在何方 1864
第三节 员工持股与产权 1867
一 来自《共产党宣言》的启示 1867
二 诺思的基本命题 1870
三 员工持股世界反响 1872
四 从劳资对立到“命运共同体” 1879
五 “公司有一万个雇员,就有一万个主人”是否言过其实 1881
第三章 激励与约束 1886
第一节 约束与激励同在 1887
一 批评错误,肯定人 1887
二 一手擎玉、一手持剑的松下幸之助 1890
三 太阳可以比风更快地使人脱下衣服 1891
一 先约束自己,才能约束别人 1894
第二节 自我约束与异体约束 1894
二 如何约束你的上司 1898
第三节 批评有术 1900
一 设法送人一面镜子 1901
二 让别人保住面子 1903
三 象征性手法 1904
四 查姆斯的百万美元擦鞋 1905
五 只一句话的批评 1906
第四节 有效的激励 1908
一 将按钮交给他们并不可怕 1908
二 激发竞争的欲望 1909
三 一种奇特的激励方法 1911
四 喝彩、奖励 1912
第五节 激励的四种误区 1917
一 “通货膨胀”式激励 1917
二 错位激励 1918
三 不公平激励 1920
四 无共振激励 1921
第六节 一分钟表扬,一分钟批评 1923
一 一分钟表扬 1923
二 一分钟批评 1926
第七节 “合理错误”激励法 1927
一 奖励“合理错误” 1927
二 宁可观点错误,也比没有观点好 1930
三 硅谷名言:“边干边学,边败边学” 1931
案例 1932
第十编 领导调查研究方式方法的创新 1958
第一章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1958
第一节 抽样调查 1958
第二节 重点调查 1960
第三节 专题调查 1961
第四节 综合调查 1962
第五节 统计调查 1963
第六节 追踪调查 1964
第七节 对比调查 1965
第八节 分次调查 1965
第九节 文献法 1966
一 主要特点 1966
二 搜集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1967
第十节 问卷调查法 1971
一 问卷的种类 1971
二 问卷的一般结构 1974
三 调查问卷的选择、结构和表述 1976
四 调查问卷回答的方式及其说明 1980
五 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 1986
六 怎样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1988
七 对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 1989
八 问卷设计中常见错误分析 1990
第十一节 民意测验法 2033
第十二节 访问法 2035
一 访问法的概念与特点 2035
二 访问法的类型 2036
三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2038
四 集体访谈法 2045
五 集体访谈的实施 2045
第十三节 头脑风暴法 2050
第十四节 反向头脑风暴法 2050
第十五节 德尔菲法 2051
第十六节 派生德尔菲法 2052
一 观察法的概念与特点 2053
第十七节 观察法 2053
二 观察法的类型 2054
三 观察法的实施 2056
四 对观察法的评价 2061
第二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 2062
第一节 调查资料的初步整理 2062
一 资料的审核和校订 2062
二 资料的分类 2064
三 资料的汇编 2067
第二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制作 2070
一 统计表 2070
二 统计图 2073
第三章 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 2076
第一节 辩证分析法 2077
一 矛盾分析法 2077
二 现象——本质分析法 2078
三 定性——定量分析法 2079
四 分析——综合方法 2080
第二节 历史研究法 2080
一 传统分析法 2081
二 数量分析法 2081
第三节 系统论方法 2082
一 整体分析法 2083
二 结构分析法 2083
三 层次分析法 2084
四 协同相关分析法 2084
五 动态分析法 2085
第四节 逻辑分析法 2086
一 概念分析法 2086
三 推理分析法 2087
二 判断分析法 2087
第五节 比较分析法 2090
一 对比法 2090
二 历史比较法 2092
第六节 分类研究法 2092
一 现象分类法 2093
二 目的分类法 2093
三 本质分类法 2093
四 聚类分析法 2094
五 条件分类法 2094
第七节 因素分析法 2095
一 总体分析 2095
二 关系分析 2096
三 因素树分析 2098
第八节 模糊论方法 2099
二 取大取小原则 2100
一 精确性与复杂性不相容 2100
第四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2102
第一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特点 2102
一 真实性 2103
二 针对性 2103
三 典型性 2103
四 系统性 2104
第二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程序 2104
一 确立报告主题 2104
二 精心选择材料 2105
三 布局和拟定提纲 2105
四 撰写报告成文 2106
五 修改报告和补充调查 2106
第三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模式 2106
二 引言 2107
一 标题 2107
三 方法与步骤介绍 2108
四 资料介绍与分析 2109
五 结论与讨论 2110
六 附录 2110
第四节 调查研究及撰写中常见的问题 2111
一 材料未能说明主题 2111
二 主题不鲜明,缺乏针对性 2112
三 布局不合理,结构松散 2112
四 文面不规范,语言缺乏表现力 2113
第五节 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2115
一 叙述事实力求客观 2115
二 文字通俗、简洁 2115
三 选用数表、图表 2116
四 引证与注释 2116
一 增进人际“共鸣”的诸因素 2120
第一节 领导者人际交往中的“共鸣” 2120
第一章 领导者人际交往的一般方法与艺术 2120
第十一编 处理领导人际关系的方法艺术 2120
二 领导者要研究如何产生“共鸣”的技巧 2122
第二节 领导者的信息沟通方式与人际关系 2124
一 正式沟通网的研究与利用 2124
二 非正式沟通网的认识与控制 2126
第三节 交际中语言和非语言的运用技巧 2128
一 交际障碍的若干表现 2128
二 语言表达的技巧 2130
三 领导者的对话方法与人际关系 2132
四 巧用“无声的语言” 2135
第四节 领导人际交往中的风度 2137
一 令人喜爱的风度特点 2137
二 风度美与领导者的感召力 2139
三 领导者在人际交往中要忍让而不怯懦 2140
第五节 交际中的角色扮演及调适 2142
一 交际中的角色矛盾和冲突 2142
二 牢固树立角色观念 2143
三 掌握角色技巧 2143
四 化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2144
第六节 幽默是领导者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2146
一 幽默使人际交往融洽与和谐 2146
二 幽默可帮助领导者走出窘境 2147
三 幽默是文化和智慧的表现 2148
四 幽默具有穿透力与批判力 2148
第七节 批评是人际交往的“助手” 2150
一 批评是真正的“资助” 2150
二 讲究批评的艺术性 2151
一 领导者的生活应该是多彩的 2153
第八节 全面才能是人际交往的催化剂 2153
二 全面才能是领导者维系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 2154
第九节 女性领导者的形象塑造与交际艺术 2156
第十节 领导者的交际艺术 2159
一 “以柔克刚”法 2159
二 “欲取先予”法 2160
三 “以德取信”法 2160
四 “以行补讷”法 2161
第二章 上下级关系与行为透析 2162
第一节 上下级领导关系结构 2162
一 隶属关系 2163
二 依存关系 2164
三 职能关系 2165
一 主导型 2166
第二节 上级领导行为特征分析 2166
二 专断型 2168
三 维持型 2169
第三节 下级领导行为特征分析 2170
一 实事求是型 2170
二 自以为是型 2171
三 照抄照传型 2172
第四节 上下级领导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别 2173
一 角色心理素质差异 2173
二 角色表演差异 2174
三 角色地位差异 2175
第五节 上下级领导关系心理分析 2176
一 相互关系的心理取向:趋同或趋异 2176
二 相互关系的人际知觉:准确或偏离 2178
三 相互关系的整合心理分析:相容或排拒 2179
第一节 为什么要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2180
一 有利于取得上级的信赖,赢得下级的拥戴 2180
第三章 怎样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2180
二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自己的抱负 2181
三 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正常的心态 2183
第二节 处理与上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2184
一 坚持党性原则 2184
二 坚持服从原则 2186
三 坚持大局为重原则 2187
四 坚持分忧原则 2188
五 认清角色,不越“位” 2189
六 有限忍耐,合理斗争 2192
七 期望适当,合理节欲 2196
八 “等距外交” 2199
第三节 处理与上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2201
一 注重第一印象 2201
二 学会投石问路 2203
三 理解和体谅上级 2205
四 获取上级的信任 2207
五 选择好同上级交往的时机与场合 2209
六 避开感情冲突的陷阱 2211
七 对上级提出批评要讲求技巧 2212
八 慎重参谋 2213
九 贵在勤奋 2214
十 谨防粗心 2217
十一 巧言进谏 2219
十二 兑现承诺 2222
十三 慎用“解释” 2226
十四 不出难题 2228
十五 有意封闭 2230
十六 懂得暗示 2231
十七 只听不传 2233
十八 不卑不亢 2235
十九 不打“旗号” 2237
二十 守口如瓶 2238
二十一 绝不“反感” 2242
二十二 恰当拜访 2243
二十三 巧用电话 2245
二十四 耐心等待 2246
二十五 勇于认错 2248
二十六 委曲求全 2250
二十七 讲究气量 2253
二十八 莫问前程 2257
二十九 注重“闲谈” 2258
三十 正确处理领导之间的关系 2260
三十一 汇报工作的艺术 2264
三十二 在能力弱的领导下如何搞好工作 2271
三十三 怎样才能赢得领导信任 2276
三十四 男性部属如何在女性领导手下搞好工作 2279
三十五 不要频繁找上级领导 2284
三十六 如何与彼此不团结的领导相处 2287
三十七 请示三忌 2289
第四章 怎样处理与下级的关系 2290
第一节 处理下级关系的重要性 2290
一 有利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取得下级的支持 2290
二 有利于获得“协力”,实现领导目标 2291
三 有利于获得领导绩效,加快个人的发展 2292
第二节 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2292
一 公道正派原则 2292
二 民主集中原则 2293
三 信任与授权原则 2294
四 平等原则 2294
五 平衡原则 2295
六 引力原则 2296
七 信息沟通原则 2298
第三节 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2299
一 自己作出样子 2299
二 笑口常开 2303
三 不吝赞赏 2306
四 善于静听 2307
五 不指责、咒骂 2310
六 理直气和 2311
七 记住下属的名字 2313
八 拔尖不削尖 2315
九 一视同仁 2318
十 不抱成见 2320
十一 求下属帮忙 2322
十二 时刻揣摩下属的不安心 2325
十三 小事装糊涂 2327
十四 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2331
十五 激起竞争 2333
十六 与下属保持适当距离 2336
十七 正确处理下属的“隐秘”问题 2337
十八 注重在政治上关心部属 2339
十九 正确对待“难缠”的下属 2341
二十 正确对待年长的下属 2343
二十一 如何面对讨厌你的属下 2347
二十二 正确对待年轻的下属 2348
第五章 处理同级关系 2352
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同级关系 2352
一 同级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2352
二 同级关系中的竞争与协同 2354
三 同级关系中的“向心力”与“离心力” 2354
第二节 处理同级关系的重要性 2355
一 有利于得到帮助配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效 2355
三 有利于产生合力,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 2356
二 有利于增进团结,获得良好的周边关系 2356
第三节 处理同级关系的宏观原则 2357
一 以诚相待,与人为善 2357
二 积极配合,互相补台 2358
三 见贤思齐,强者为师 2358
四 尊重的原则 2359
五 宽容的原则 2360
六 支持的原则 2360
七 自制的原则 2361
八 真诚的原则 2362
九 信任的原则 2362
第四节 处理同级关系的微观艺术 2363
一 处理同级之间矛盾的艺术 2363
二 增进同级之间感情的艺术 2364
三 同级之间批评的艺术 2369
四 牢固建立“友好合作”的协调关系 2372
五 努力获取“互相信任,亲密合作”的最佳效果 2374
六 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的辩证关系 2378
七 协调同级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2379
第六章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2382
第一节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构成 2382
一 领导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性质特征 2382
二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工作关系和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2384
三 领导与群众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2386
第二节 处理群众关系的宏观原则 2388
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389
二 提高群众觉悟 2390
三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392
第三节 处理群众关系的微观艺术 2394
一 立足以威信孚众 2394
二 合理运用赏罚 2397
三 恩威有度 2400
四 “善演群众角色” 2404
五 善于引导群众 2405
六 善于当“听众” 2406
七 正确调适干群矛盾 2407
八 巧妙处理群众纠纷 2409
九 缓解干群矛盾需处理好四个关系 2411
第七章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 2414
第一节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 2414
一 组织程序的原则 2414
二 隶属关系的反映 2415
三 工作职能的维系 2416
四 依存关系的体现 2416
第二节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2417
一 少数与多数的差异 2418
二 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差异 2419
三 主观能动作用和组织服从之间的差异 2421
第三节 领导者个人同组织之间行为差异的协调与沟通 2422
一 沟通 2422
二 控制 2423
三 制度 2425
第八章 领导与非正式组织 2428
第一节 非正式组织概述 2428
第二节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和类型 2429
一 非正式团体的特点 2429
二 非正式团体的类型 2431
第三节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434
一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434
二 现代领导对此应树立的观念 2436
一 抗拒改革 2437
第四节 非正式团体的消极作用 2437
二 抵制工作 2438
三 传播谣言 2438
四 徇私不公 2439
五 消极顺从 2439
第五节 非正式团体的有效控制 2440
一 事先防范 2440
二 事后管制 2444
第九章 怎样处理与亲属的关系 2448
第一节 领导与亲属之间的关系构成 2448
一 姻缘关系 2448
二 血缘关系 2449
三 业缘关系 2450
第二节 领导同亲属之间行为特征的差异 2451
一 思想方面的差异 2451
四 地缘关系 2451
二 工作方面的差异 2452
三 生活方面的差异 2454
第三节 领导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 2455
第四节 领导与亲属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2457
一 加深理解,沟通思想 2458
二 五湖四海,反对宗派 2459
三 为政清廉,不徇私情 2459
四 互相支持,协调事业 2460
五 彼此关心,互敬互爱 2461
六 相互包容,互谅互让 2462
第十章 领导者处理特殊关系 2464
第一节 与离退休干部的交往 2464
第二节 与有特殊关系人物的交往 2466
第三节 与有经济实力人物的交往 2468
案例 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