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言 1
一、认识欺侮 2
二、欺侮和暴力 2
三、区分欺侮、骚扰和恐吓等几个易混淆的概念 4
四、参考文献 5
第一章 必要的法律背景 9
一、本书意图 10
二、诉讼问题 11
三、引用案例说明 17
四、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校园欺侮与欺侮行为 23
一、认识欺侮 23
二、欺侮和《第一修正案》 25
三、学校规范言论的权力 28
四、欺侮诉讼 31
五、参考文献 32
第三章 学生性骚扰 37
一、联邦反骚扰条例 38
二、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编》与骚扰 39
三、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 40
四、学生间骚扰 46
五、非学校教学人员的骚扰 51
六、网络和性骚扰 52
七、参考文献 52
第四章 学生性骚扰的其他形式 57
一、以种族原因引起的骚扰 57
二、对特殊性倾向的骚扰 63
三、对宗教信仰的骚扰 68
四、对残疾人的骚扰 70
五、参考文献 71
第五章 教师和学校其他职工所受的欺侮和骚扰 75
一、《民权法案第七编》与骚扰 76
二、种族骚扰 79
三、参考文献 87
第六章 校园中的学生恐吓和暴力事件 89
一、如何判定真正的恐吓 90
二、不同形式的恐吓 91
三、自我伤害的恐吓 97
四、暴力恐吓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01
五、辨别恐吓信息 103
六、参考文献 105
第七章 网络欺侮、骚扰和恐吓 109
一、校园网 109
二、邪恶的网络 111
三、早期关于学生网络言论案件的判决 112
四、宾夕法尼亚州法院维护学区的判决 114
五、网络欺侮 117
六、网络跟踪 119
七、网络恐吓 121
八、参考文献 121
第八章 建议和行动计划 125
一、“零忍受”政策 125
二、反欺侮法规 127
三、禁止对性别或性倾向歧视的法规 128
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下的暴力事件 130
五、个性教育计划 133
六、打破沉默法则 134
七、加强教师背景审查 136
八、保护被告 137
九、创伤之后 138
十、最后的思索 139
十一、参考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