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病理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三、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
四、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4
第二章 疾病概论 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7
一、健康 7
二、疾病 7
第二节 疾病的病因学 8
一、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8
二、病因的种类 8
第三节 疾病的发病学 10
一、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0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11
四、转归期 12
三、临床症状明显期 12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2
二、前驱期 12
一、潜伏期 12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5
一、脱水 15
二、水中毒 20
第二节 钾代谢变化 21
一、低钾血症 21
二、高钾血症 24
第三节 水肿 26
一、水肿的发生机制 27
二、常见的全身性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30
三、重要器官的水肿 31
一、酸与碱的概念 36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36
第一节 酸碱平衡概述 36
二、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37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8
第二节 判断酸碱失衡的常用指标 43
一、pH 43
二、二氧化碳分压 44
三、缓冲碱 44
四、剩余碱 44
五、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45
六、二氧化碳结合力 45
七、负离子间隙 46
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46
一、代谢性酸中毒 46
二、呼吸性酸中毒 49
三、代谢性碱中毒 51
四、呼吸性碱中毒 54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紊乱 55
一、二重性酸碱一致型酸碱平衡紊乱 55
二、二重性酸碱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6
三、三重性酸碱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57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诊断 57
一、根据pH改变确定酸中毒或碱中毒 58
二、根据病史提示的原发因素确定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58
三、根据代偿调节规律区分单纯性或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59
四、根据AG确定混合酸碱平衡紊乱 60
第五章 缺氧 64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意义 64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特点 66
一、低张性缺氧 66
二、血液性缺氧 67
三、循环性缺氧 68
四、组织性缺氧 69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70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70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71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72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73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73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74
一、代谢耗氧率 74
二、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 74
第五节 缺氧的防治原则 74
一、积极防治原发病 74
二、给氧治疗 75
三、对症治疗 75
第六章 发热 78
第一节 概述 78
一、发热激活物 79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79
二、内源性致热原 80
三、内源性致热原的作用部位 81
四、内源性致热原的作用方式——中枢发热介质的变化 81
五、调定点上移后的调温效应器反应 82
第三节 发热的分期与热代谢特点 83
一、体温上升期 83
二、高峰期 84
三、体温下降期 84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84
一、物质代谢变化 84
二、功能改变 85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 86
一、生物学意义 86
二、处理原则 86
第一节 应激的原因和分类 88
第七章 应激 88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 89
一、警觉期 89
二、抵抗期 89
三、衰竭期 89
第三节 应激的发生机制 89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90
二、细胞体液反应 93
第四节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功能变化 95
一、代谢变化 95
二、功能变化 95
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 96
一、应激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坏死 96
二、应激性溃疡 97
三、免疫功能障碍 97
第六节 应激的防治原则 98
四、内分泌功能障碍 98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0
第一节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00
一、DIC的病因 100
二、DIC的发病机制 101
第二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03
第三节 DIC的发展过程(分期)和临床表现 104
一、DIC的分期 104
二、DIC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 105
第四节 DIC的防治原则 107
第九章 休克 109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109
一、休克的原因 109
二、休克的分类 110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 111
一、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 111
二、休克发生的机制 116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和功能结构改变 118
第四节 休克时器官功能的改变 120
第五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122
一、感染性休克 122
二、过敏性休克 122
三、心源性休克 123
四、烧伤性休克 123
五、神经源性休克 123
第六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123
第十章 心力衰竭 126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 126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 126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127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128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28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28
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和顺应性异常 131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132
第四节 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功能 132
一、心脏的代偿方式及其意义 132
二、心脏外的代偿方式及其意义 133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134
一、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34
二、心输出量减少引起的变化 135
三、肺循环淤血引起的变化 135
四、体循环淤血引起的变化 136
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 137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137
第十一章 呼吸衰竭 139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139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40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140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142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144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145
二、呼吸系统变化 145
三、循环系统变化 146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46
五、肾功能变化 147
六、胃肠变化 147
第四节 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147
第十二章 肝性脑病 150
一、病因和分类 150
二、发病机制 151
三、诱因 155
四、预防原则 155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58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158
第十三章 肾功能不全 158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159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160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161
一、病因和分类 161
二、发病机制 162
三、临床表现 163
四、防治原则 165
二、发展阶段 166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166
一、病因 166
三、发病机制 167
四、临床表现 168
第四节 尿毒症 170
一、临床表现 171
二、发病机制 172
三、防治原则 173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诱因 176
第十四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76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77
一、自由基的作用 177
二、钙超载 180
三、白细胞的作用 181
四、无复流现象 182
第三节 重要脏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功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 183
一、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83
五、能量代谢障碍 183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84
三、肺再灌注损伤 184
四、其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 185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 185
一、尽早恢复血流 185
二、采用低压、低流、低温再灌注 185
七、其他药物 186
六、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合成 186
四、防治Ca2+超负荷 186
五、拮抗白细胞的作用 186
三、清除自由基 186
第十五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188
第一节 概述 188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 190
一、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90
二、细胞凋亡的基本过程 191
三、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191
四、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192
第三节 凋亡相关性疾病 193
一、细胞凋亡减弱性疾病 193
二、细胞凋亡增强性疾病 194
三、细胞凋亡减弱与过度并存性疾病 194
第四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194
四、控制凋亡相关的酶 195
三、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195
一、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 195
二、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195
第十六章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97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197
一、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198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199
三、鸟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途径 201
四、核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201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202
一、信号分子异常与疾病 202
二、受体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202
三、G蛋白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203
四、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204
五、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204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 205
三、调控细胞内信使分子或信号转导蛋白 206
四、调节核转录因子的水平 206
二、调控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206
一、调控细胞外信号分子的水平 206
第十七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210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经过 211
一、病因 211
二、发病经过及分型 212
第二节 各系统器官衰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213
一、各系统器官衰竭时的变化 213
二、各系统器官衰竭的诊断 215
第三节 发病机制 216
一、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216
二、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 218
三、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218
四、细胞代谢障碍 219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