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其思想内涵 1
1.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点 5
1.3 研究区特点 6
二 问题的提出 8
三 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10
3.1 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0
3.2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14
3.3 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8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34
4.1 研究思路 34
4.2 研究方法 35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 36
一 生态学理论 36
1.1 生态适应性原则 37
1.2 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7
1.3 结构影响功能原则 37
1.4 生态系统多样性使稳定性增加理论 38
二 产业结构理论 39
2.1 配第定理 39
2.2 斯密顺序 39
2.3 库兹涅茨趋势 39
三 区域发展理论 42
3.1 增长极理论 42
3.2 梯度转移理论 43
四 优化配置理论 44
4.1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44
4.2 分工—专业化—产业结构调整演变机制 46
五 农业系统理论 47
第三章 区域农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分析 51
一 红三角区域农业结构的主要变化特征 51
1.1 农业份额的变化特征 51
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52
1.3 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 55
1.4 农产品结构的变化特征 57
二 郴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区域特征 60
2.1 郴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基础 60
2.2 郴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环境特征 66
2.3 郴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变化特征 67
三 农业结构演变与调整的主要机制 73
四 结论与讨论 76
第四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因素的影响研究 78
一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因素 78
1.1 自然生态 78
1.2 农业技术生态 86
1.3 政策生态 88
二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制衡 89
2.1 技术生态系统正负效应的制衡 89
2.2 科技伦理规范与引导的制衡 92
2.3 农业技术的生态制衡 94
三 遵循生态规律调整区域农业结构 97
3.1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遵循生态规律的必要性 97
3.2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技术生态决策目标 98
四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优化区域农业结构 102
4.1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若干原则 102
4.2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应突出景区景观的持续利用 104
4.3 发展郴州生态农业旅游的建议 110
五 实行城乡统筹优化区域农业就业结构 111
5.1 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大的主要原因 111
5.2 实行城乡统筹优化区域农业就业结构 113
六 结论与讨论 117
第五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调控分析 118
一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涵义与必要性 118
1.1 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涵义 118
1.2 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必要性 121
二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主要方式 123
2.1 宏观调控 124
2.2 规划指导 126
2.3 政府扶持 127
2.4 信息提供 129
2.5 科技服务 129
2.6 法制保障 131
三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机制的作用方式 132
3.1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特点 133
3.2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机制的极端方式 135
3.3 构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适度机制 137
四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政府行为定位 138
4.1 支持者 138
4.2 宏观调控者 139
4.3 公共服务者 140
五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社会调控的实证分析 140
5.1 郴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 141
5.2 郴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特点 141
5.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144
5.4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145
六 结论与讨论 148
第六章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研究 149
一 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 149
1.1 农业结构调整的本质含义 149
1.2 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析 150
1.3 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 151
二 郴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变化与特点分析 152
2.1 郴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变化趋势 152
2.2 郴州市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的特点分析 154
三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研究 157
3.1 区域土地资源社会化管理的分析框架 157
3.2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化管理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165
四 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竞价拍卖政策博弈 173
4.1 背景分析 173
4.2 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竞价拍卖博弈模型 174
五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化管理政策分析 182
5.1 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政策 183
5.2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184
5.3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185
5.4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186
六 结论与讨论 187
第七章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189
一 郴州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189
1.1 郴州市生态足迹的计算与结果评价 189
1.2 郴州市水资源足迹的计算与结果评价 200
二 红三角区域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研究 206
2.1 主要农作物产品虚拟水的量化结果 207
2.2 居民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量化结果 209
2.3 虚拟水视角下区域农产品发展的政策建议 211
三 郴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研究 213
3.1 生态系统特点 213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与结果评价 214
四 结论与讨论 216
第八章 区域宏观经济模型构建及农业结构的系统仿真与优化 220
一 区域土地承载力的多目标模型分析 220
1.1 土地承载力模型的多目标情景分析 220
1.2 土地承载力多目标模型的求解 221
二 郴州市宏观经济模型构建 222
2.1 宏观经济模型的构建原则与特点 222
2.2 宏观经济模型的建模思想 224
2.3 宏观经济模型的结构 225
2.4 宏观经济模型的数学描述与参数设定 229
三 郴州市国民经济发展及农业结构优化预测 237
3.1 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237
3.2 区域宏观经济增长及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237
3.3 郴州市经济增长及农业结构优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预测 245
四 结论与讨论 248
第九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252
一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则 252
1.1 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原则 252
1.2 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原则 254
1.3 遵循“地域分异”与生态适宜性原则 255
1.4 遵循开发区位的比较优势原则 255
1.5 遵循农产品健康安全原则 256
二 郴州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模式与措施 256
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257
2.2 农业区域布局结构模式 259
2.3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262
三 南方丘陵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272
3.1 前提:理清调整思路 273
3.2 重点: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 274
3.3 关键:实施标准化生产 280
3.4 目标:多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292
四 结论与讨论 298
结束语 299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