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1
第二章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2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
实验二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3
实验三 细菌不染色标本观察法 4
实验四 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及常用染色方法 4
实验五 显微测微尺与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10
实验六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12
实验七 细菌的培养及生长现象 22
实验八 细菌的代谢产物检查 26
实验九 自然界与人体的细菌检查 29
实验十 消毒灭菌法 30
实验十一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33
实验十二 噬菌体分离鉴定与特异性溶菌试验 34
实验十三 细菌的变异性试验 36
实验十四 细菌的致病性试验 39
第一节 病原性球菌 42
实验一 葡萄球菌属 42
第三章 细菌各论 42
实验二 链球菌属 45
实验三 奈瑟菌属 50
第二节 肠道杆菌 53
实验一 大肠埃希菌属 53
实验二 沙门菌属 55
实验三 志贺菌属 58
实验四 霍乱弧菌 59
实验五 幽门螺杆菌 62
实验六 弯曲菌属 64
第三节 厌氧菌 65
厌氧芽胞梭菌 65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细菌 67
实验一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 67
实验二 白喉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9
第五节 动物源性细菌 72
实验一 炭疽芽胞杆菌 72
实验二 布鲁菌属 74
实验四 PCR技术 75
实验二 梅毒螺旋体形态观察 75
实验三 口腔螺旋体镀银染色法 75
第六节 真菌及其他微生物 75
实验一 立克次体形态观察 75
实验五 真菌的检测 76
第四章 病毒 78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观察 78
第二节 病毒培养法 78
实验一 鸡胚培养法 78
实验二 组织培养法 79
实验三 动物接种法 79
实验一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81
第三节 病毒的检测技术 81
实验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82
实验三 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83
实验四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反向间接血凝检查法 85
实验五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86
实验六 Southern印迹试验 87
实验七 免疫印迹法 89
第五章 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93
实验一 血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93
实验二 粪便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96
实验三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00
实验四 生殖道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03
实验五 痰液及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06
实验六 脓汁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09
实验七 脑脊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11
实验八 穿刺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113
第六章 医学免疫学实验 115
实验一 免疫器官 115
实验二 抗原与免疫血清的制备 115
实验三 凝集反应 123
实验四 沉淀反应 126
实验五 常用免疫标记技术 130
实验六 补体的测定技术 137
实验七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141
实验八 细胞因子的检测 153
实验九 HLA分型技术 156
实验十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158
实验十一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检测 162
实验十二 机体天然防御因素 167
实验十三 生物制品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