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5
第一篇 地理 61
第一章 区域范围 61
第二章 建置沿革 61
第三章 地形地貌 66
第四章 地质矿产 67
第五章 气候 68
第六章 土壤 72
第七章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73
第一节 植物 74
第八章 植物 动物 74
第二节 动物 76
第二篇 经济 77
第九章 农业 81
第一节 土地 81
第二节 作物 95
第三节 农田水利 104
第四节 生产管理 110
第五节 耕作技术 115
第六节 农业科研 119
第七节 农业机具 127
第十章 林业 133
第一节 育苗 133
第二节 植树 133
第三节 果园 136
第十一章 畜牧 137
第一节 家畜饲养 137
第二节 家禽饲养 139
第三节 品种改良 141
第四节 兽医 142
第一节 纺织 144
第十二章 工业 144
第二节 粮油食品加工 146
第三节 建材 152
第四节 轻工 155
第五节 机械 158
第六节 企业管理 159
第十三章 电力 163
第一节 电力设施 163
第二节 电力供购 165
第三节 电业管理 167
第四节 电力事故 168
第一节 交通 169
第十四章 交通 邮电 169
第二节 邮电 172
第十五章 商业 174
第一节 市场 174
第二节 饮食服务 179
第三节 日用百货 182
第四节 粮油购销 183
第十六章 村镇建设 184
第一节 住宅 184
第二节 街道 185
第三节 公共设施 185
第四节 建筑队伍 191
第十七章 金融 192
第一节 货币 192
第二节 借贷 193
第三节 金融机构 194
第十八章 人民生活 196
第一节 衣 196
第二节 食 198
第三节 住 201
第四节 行 203
第五节 生活用水 203
第六节 生活水平 205
第三篇 政治 207
第十九章 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营 207
第二十章 政权建置 227
第一节 政权 227
第二节 村民代表大会 231
第二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233
附:国民党组织概况 237
第二十二章 群团组织 238
第一节 农民协会 238
第二节 共青团 238
附:三青团组织简况 24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42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245
第二十三章 历代军事活动 246
第一节 明代 246
第二节 清代 247
第三节 民国时期 249
第二十四章 地方武装 260
第一节 民兵组织 260
第二节 兵役制度 262
第三节 治保组织 263
第二十五章 教育 267
第四篇 文化 267
第一节 幼儿教育 268
第二节 青少年教育 275
第三节 成人教育 282
第四节 教师 286
第五节 教育经费 289
第二十六章 文艺 文物 293
第一节 设施 300
第二节 文学艺术 306
第三节 民间艺术 324
第四节 文物古迹 348
第二十七章 新闻 362
第一节 广播 362
第二节 电视 364
第三节 黑板报 364
第四节 《金水河畔》小报 365
第五节 通讯报道 367
第二十八章 体育 375
第一节 传统体育 375
第二节 现代体育 376
第一节 卫生机构 384
第二十九章 卫生 384
第二节 卫生队伍 386
第三节 防病治病 386
第四节 卫生保健 388
第五节 采药制药 390
第六节 病亡 392
第五篇 社会 393
第三十章 民政 393
第一节 民事调解 393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95
第三节 社会福利 397
第五节 知识青年插队 400
第四节 离休退休 400
第三十一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 401
第一节 人口 401
第二节 计划生育 404
第三十二章 民族 宗教 台胞 侨胞 407
第一节 民族 407
第二节 宗教 408
第三节 台胞 408
第四节 侨胞 409
第三十三章 民俗 410
第一节 习俗 410
第二节 礼仪 414
第三节 节日 423
第四节 封建迷信 432
第五节 方言 434
第六节 谚语 447
第三十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453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 453
第二节 村规民约 454
第三十五章 大营村民姓氏录 455
第六篇 人物 463
第三十六章 传记 464
第一节 历史人物 480
第三十七章 传略 480
第二节 革命烈士 487
第三节 参加全国会议代表 490
第四节 农民企业家 496
第三十八章 名录 498
附录 521
一、碑刻 521
二、明、清纪年表 525
三、《乡土琐言》摘录 527
四、传闻故事 530
大营村名的由来 530
“摩云台”变成了“没云台” 531
七月十五小过年 532
李大猷轶事 532
狗王庙传奇 535
慈禧回銮过大营 535
十八根缠带 536
老君散丹 538
巧改碑联 539
黑脸旦训“子” 539
五、报刊文章选录 541
牵着龙王鼻子的人 541
棉农的心愿 555
传播新思想的种子 560
抵制精神污染的坚强阵地 567
12户农民创办的信用社 571
沉默的陈玉顺和喧闹的大营村 573
六、大营村资料选辑 579
把俱乐部办成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 579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创建文明村的关键 585
关于设立献策奖的决定 590
建立“功劳簿” 591
后记 593
跋 陈玉顺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