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 1898-1937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万峰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4074101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目前研究近代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现状意义,以及作者在本书中研究近代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路径、方法。

绪论 1

一、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是近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

二、研究近代中国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意义 5

三、对于近代中国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现状述评 11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写作方法 18

五、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9

第一章 中国近代的文化守成主义 21

第一节 “守成”与“文化守成主义” 21

一、“保守”与“守成” 21

二、世界范围内守成思潮的出现 23

一、中国近代守成主义主要是文化守成主义 31

第二节 中国近代文化守成主义的产生 31

二、中国近代文化守成主义阵营的形成 35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化守成主义的形成背景 39

一、“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文化守成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39

二、旧学深沉、新学邃密——文化守成主义的学识背景 41

三、“对于历史文化,爱护之若性命”——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背景 51

第四节 中国近代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实践 55

第二章 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观 64

第一节 “文章存佚关兴废”——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功用观 64

一、文化守成主义价值倾向的核心是合理功利主义 64

二、“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讨论”——文化的根本功用 66

三、“淬励民气”——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现实功用观 70

一、“不树新义以负如来”的两层含义 79

第二节 “不树新义以负如来”——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本位观 79

二、“终必复振”的信心是守成态度的精神支柱 81

三、“人伦道德”——文化守成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83

第三节 “夫历史变迁,常具继续性”——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渐化观 98

一、“文化学术异代不同” 98

二、“因革推移,悉由渐进” 100

三、汤用彤对于渐化观的实践 102

第四节 “调和焉以冶诸一炉”——文化守成主义的文化创新观 104

第三章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宗旨 112

第一节 近代实用倾向的教育思潮 113

一、西化思潮引发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改革倾向 113

二、黄炎培——对近代实用教育思潮的发展 120

三、实用教育思潮的影响 122

第二节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救国”论 123

一、“未尝离家国天下而言学” 123

二、“教育救国”论中的守成主义内涵 130

第三节 文化守成主义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 133

第四节 文化守成主义教育宗旨的三个源头 142

一、“修道之谓教”——立足传统教育宗旨 142

二、赫尔巴特学派——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的西方源 151

三、同时代其他教育思想的影响 156

第四章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功能观 159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功能观 160

第二节 大学相对独立观 164

一、大学使命神圣观 174

第三节 大学使命神圣观和学术自由观 174

二、大学学术自由观 176

第四节 教师中心观 180

第五章 文化守成主义的学制理念 188

第一节 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努力 189

一、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优缺点 189

二、近代学制改革对多样性的忽视 194

三、文化守成主义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理念及实践 197

第二节 优先发展高等级教育的学校教育理念 205

一、三阶段教育纵向体制的确立 206

二、优先发展高等级教育 208

第三节 日本、德国——文化守成主义学制思想的西方来源 214

一、近代学制改革中的西方色彩 215

二、文化守成主义的学制理念来源的多样性 221

第四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文化守成主义的学制实践 225

一、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制体系不同于清华大学 226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文化守成主义学制的实践 228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文化守成学制理念 233

第六章 学术中心的学校课程教育 240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主义学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241

一、文化守成主义以人文学科为主,具有现代专业体系的课程构想 241

二、文化守成主义的学校课程实践 247

第二节 文化守成主义对“读经”与“科学”的态度 257

一、“史术贯通经术”——文化守成主义对待“经”的理性态度 257

二、对于科学持文化本位的态度 263

第三节 文化守成主义的德育至上论 275

一、文化守成主义的道德至上论 276

二、文化守成主义者用个人人品修养诠释道德至上论 279

第七章 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过程及方法 282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主义考试内容的导向 282

第二节 王国维、梁启超的美育论 290

一、美育基础论 291

二、王国维、梁启超所论美育的功利性 297

三、文化守成主义者的美育实践 300

第三节 文化守成主义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与方法 304

一、文化守成主义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性”特点 305

二、文化素质整体教育法 306

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视野中的文化守成主义 315

第一节 与文化复古主义的比较 315

第二节 与文化激进主义的比较 322

第三节 与文化自由主义的比较 326

第九章 结论及影响 334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体系与特点 334

第二节 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地位和影响 337

一、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地位 337

二、文化守成主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影响 340

参考文献 344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