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风雷激荡的远古时代 6
第一节 多元多彩的原始文化遗存 6
第二节 不同区系文化撞击和黄帝、蚩尤之战传说 15
第三节 滨海平原的全新世海侵 18
第四节 龙山文化的北方特征和共工氏“变北狄”传说 22
第二章 北方阵容的夏商时期 25
第一节 天津平原的成陆 25
第二节 连结天津和中原的“禹贡黄河” 30
第三节 夏商时期的古文化遗存 34
第四节 北方阵营的一部分 41
第三章 融入中原的周代 45
第一节 周人灭商,天津分属齐、燕 45
第二节 土著文化遗存的变异 46
第三节 无终子国 50
第四节 山戎“病燕”与天津 53
第五节 白狄之患 57
第六节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60
第七节 “阳地”归属的变更 69
第八节 右北平郡和渔阳郡的设置 73
第四章 郡县伊始的秦汉时期 76
第一节 秦灭燕天津进入郡县制 76
第二节 县邑设置和故城遗迹 79
第三节 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88
第四节 东汉豪强地主 93
第五节 依郡乌桓 100
第六节 曹操凿渠和海河水系形成 103
第七节 滨海平原上的汉代海侵 106
第五章 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北朝时期 111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天津 111
第二节 十六国时期的战乱 116
第三节 北朝政权的更迭 121
第四节 门阀世家阳高二氏 125
第五节 天津早期佛教 129
第六节 《水经注》和魏晋天津地理 132
第六章 赋重役繁的隋代 138
第一节 隋代建置和无终县长城 138
第二节 永济渠 140
第三节 始建独乐寺 143
第四节 隋末农民起义 145
第七章 兵祸连绵的唐代 149
第一节 天津入唐和唐代天津建置 149
第二节 唐太宗征辽之役 151
第三节 连绵不断的边患 154
第四节 边境防御 159
第五节 海漕和屯田 162
第六节 安史之乱和天津 167
第七节 唐代蓟州佛教 171
第八节 唐代末年的社会动荡 175
第八章 动荡不安的五代 177
第一节 刘仁恭父子的统治 177
第二节 契丹族兴起及其对幽燕地区的侵犯 180
第三节 赵德钧的幽州防御 182
第四节 石敬瑭割燕、云和契丹灭后晋 184
第五节 汉族人民的反契丹斗争和后周夺取“三关” 187
第九章 兄弟阋墙的辽宋时期(上) 191
第一节 辽宋对峙格局的形成 191
第二节 界河、边寨和塘泺屯田 194
第三节 宋代幽州地区社会经济 198
第四节 海河平原基本地理轮廓的形成 201
第十章 兄弟阋墙的辽宋时期(下) 204
第一节 契丹的统治 204
第二节 辽代蓟州 208
第三节 辽境佛教文化 211
第四节 国之瑰宝独乐寺 217
第五节 北宋末年的燕山府路 221
第十一章 津门乍现的金代 226
第一节 金代天津建置及其统治 226
第二节 靖海县和宝坻县的设置 230
第三节 金代蓟州 235
第四节 天津河 238
第五节 直沽寨 243
第六节 “天赐”人民起义 244
第七节 镇安府 247
第十二章 连樯万艘的元代 251
第一节 元代天津建置和屯田 251
第二节 元代蓟州 255
第三节 元代天津盐业 258
第四节 元代天津漕运 260
第五节 海津镇 268
第六节 东、西天妃宫 273
第七节 潞水漕渠 278
第十三章 走向城市的明清时期 283
第一节 天津置卫 283
第二节 蓟州镇和黄崖关长城 287
第三节 漕运基地 295
第四节 海疆重镇 300
第五节 北方沿海商业中心 304
第六节 长芦盐产销中心 308
第七节 屯田 310
第八节 教育和文化 312
第九节 “蓟北繁华第一城” 315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