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体制转型期非营利组织与体育社团改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培森著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1053276
  • 页数:2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体育社团的改革为切入点,选择非营利组织为体育社团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改革的实施方案,剖析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求一条能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改革之路。

第一章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1

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 1

1.事业及事业单位的定义 1

2.事业单位的特点 2

5.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 6

3.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7

4.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路径 9

第二节 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 10

1.我国体育的产业化 10

2.我国体育的职业化 20

3.我国体育事业的社会化 24

第三节 我国体育体制的特征 29

1.体育体制的定义 29

2.我国体育体制的主要特征 30

第四节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1.政治、经济体制对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制约作用 31

3.对我国体育体制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不足 32

2.对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认识不清 32

4.对体育体制研究缺乏创新 33

1.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33

第五节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式及目标模式 33

2.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式选择 35

3.转型的目标模式选择 35

第六节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实现路径 38

1.体育体制改革中政府的有效控制 38

2.体育体制改革中政府的有效引导 39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属性 42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42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42

2.非营利组织的属性 45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职能 48

1.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 48

2.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 50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53

2.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54

1.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54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形成的动力因素 55

1.全球性发展问题的出现 56

2.中产阶级崛起与公民参与 56

3.信息技术的发展 57

4.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57

5.对新自由主义共识的质疑 58

第五节 非营利组织产生的理论背景 59

1.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 60

2.合约失灵理论 62

3.第三方管理理论 63

4.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 65

第六节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67

1.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形成 67

2.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改革与发展 69

3.目前我国部分非营利组织中的民法特征 70

1.非营利组织的结构 73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结构与决策机制 73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运作 73

2.非营利组织的决策机制 74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资源管理 76

1.人力资源管理 76

2.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模式及管理 79

3.信息资源管理 82

4.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 84

第一节 我国社会团体的角色 87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团体 87

1.社团的角色化 88

2.社团外部的非角色化 90

3.社团内部的非角色化 93

第二节 社团发展与改革的动力机制 98

1.资源环境 98

2.制度供给 101

3.内生环境 102

第三节 我国社团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103

1.完善社团组织的管理制度 104

2.建立相应的资源配置机制 107

3.加强社团的管理和能力建设 109

4.建立合理的社团内外部组织体系 110

第五章 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 112

第一节 体育社团的定义 112

第二节 体育社团的分类 112

1.分类原则 113

2.分类类型 113

1.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经历 114

第三节 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概况 114

2.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分析 126

第四节 我国体育社团的特征 132

1.伞状同构特征 132

2.中介组织特征 134

3.职能错位特征 135

4.资源差异特征 136

5.合理性和合法性冲突的特征 138

7.横向联系闭合性特征 139

6.目标政绩化特征 139

第五节 体育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 140

1.国家与社会的一体化 140

2.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行政干预 142

3.同构体育社团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143

4.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权力和体育社团的影响 147

第六章 体育社团改革的需要 150

第一节 体育社团改革目标的确定 150

第二节 体育社团改革的社会意义 151

1.社会良性运行需要与其相一致的体育组织结构 151

2.体育社团重在承接微观的体育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 152

3.形成体育的善治体制 154

4.满足体育多元化的需求 155

5.形成体育政府部门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力量 156

第三节 体育社团改革的外部条件、压力与动力 158

1.改革的外部条件 158

2.改革的压力 161

3.改革的动力 163

第四节 体育社团组织重构 165

1.组织重构的原则 165

2.组织重构的基本思路 167

3.重构的职权划分与相互关系 168

第七章 体育社团改革的实现 171

第一节 改革的权力转移 171

1.发育阶段 171

2.成长阶段 172

3.成熟阶段 173

第二节 改革的步骤 174

1.调节性体育社团 174

2.单项运动协会 174

3.大众体育社团 175

4.社区体育协会 175

第三节 改革的路径选择 175

1.政府放权、体育社团独立发展的路径 176

2.体育社团“自强”的路径 179

3.向有效组织转变的路径 180

4.向制度制约转变的路径 181

5.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路径 181

6.完善社会监督的路径 182

第四节 改革的法律制度保障 183

1.调整“双重管理” 184

2.调整“分层管理” 185

3.调整“限制竞争” 185

1.公益性与互益性体育社团 186

第五节 不同类型体育社团改革的方式 186

2.改革的方式 187

第六节 体育社团改革的制约因素 190

1.“举国体制”的制约 190

2.政府主导型权力转移的制约 191

3.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 193

4.稳定与发展矛盾的制约 194

5.政府“应对性”改革的制约 195

参考文献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