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编 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15
1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回顾 15
1.1 中国人口的增长 16
1.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2
1.3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回顾 30
1.4 结论 37
本章附录 37
2 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基础 42
2.1 发展经济学的传统模型 43
2.2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 56
2.3 其他模型 61
2.4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特殊性 74
2.5 结论 81
3 劳动力流动的静态分析 83
3.1 1990年的普查数据 84
3.2 迁移人口的地理分布 86
3.3 不同类型迁移的特征 92
3.4 劳动力乡→城迁移的特征 99
3.5 结论 106
本章附录 107
4 劳动力流动的动态分析 109
4.1 生命史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111
4.2 计量经济学模型 112
4.3 数据 120
4.4 实证分析结果 125
4.5 结论 139
本章附录 140
第二编 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147
5 四元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 147
5.1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148
5.2 分析方法和数据 153
5.3 实证分析结果 158
5.4 结论 169
6 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 171
6.1 收入差距与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 172
6.2 分析模型 175
6.3 数据 182
6.4 实证分析结果 185
6.5 结论 196
7 农村相对贫困和劳动力流动 198
7.1 斯塔克模型的基本思想 199
7.2 数据和计量经济学估计方法 208
7.3 实证分析结果 216
7.4 结论 221
本章附录 222
第三编 农村非农业活动与劳动力流动 222
8 农村家庭参与非农业活动的决定因素 227
8.1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农业活动 229
8.2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236
8.3 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244
8.4 数据 248
8.5 实证分析结果 251
8.6 结论 255
9 农村非农业活动对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 257
9.1 非农业收入与收入分布 259
9.2 分析方法 264
9.3 数据 271
9.4 实证分析结果 276
9.5 结论 286
本章附录 288
10 农村劳动力的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关系 291
10.1 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 292
10.2 分析方法 294
10.3 实证分析结果 300
10.4 结论 305
11 农村非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及其收益比较 307
11.1 农村非农业生产经营与劳动力流动 309
11.2 分析模型 311
11.3 数据 312
11.4 实证分析结果 315
11.5 结论 320
第四编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325
12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家庭生产活动和收入的作用 325
12.1 分析方法和数据 327
12.2 实证分析结果 334
12.3 结论 343
13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345
13.1 微观分析:人力资本存量和教育回报率 346
13.2 宏观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351
13.3 结论 358
第五编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 361
14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 361
14.1 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 362
14.2 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 367
14.3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 370
14.4 结论 375
15 劳动力流动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376
15.1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377
15.2 分析方法和数据 383
15.3 回归结果讨论 386
15.4 结论 390
16 劳动力流动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92
16.1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发展 394
16.2 分析方法和数据 397
16.3 实证分析结果 402
16.4 结论 408
17 国际市场一体化和劳动力流动 413
第六编 经济一体化与劳动力流动 413
17.1 对外开放、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 414
17.2 分析方法和数据 419
17.3 实证分析结果 422
17.4 结论 428
18 国内市场一体化和劳动力流动 429
18.1 国内市场一体化、边界效应和劳动力流动 431
18.2 分析方法和数据 433
18.3 实证分析结果 439
18.4 结论 448
结束语 449
参考文献 459
后记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