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3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 3
第一节 原始戏剧形态 3
第二节 秦、汉、六朝优戏 11
第三节 唐、五代优戏和歌舞戏 17
第二章 成熟戏曲形态的出现 24
第一节 宋、金杂剧的准备 24
第二节 南戏的成熟 33
第二编 元杂剧与南戏 45
第三章 元杂剧的黄金时代 45
第一节 元杂剧概况 45
第二节 元杂剧的创作 53
第三节 关汉卿 59
第四节 王实甫《西厢记》 67
第五节 马、白、郑三大家 75
第四章 南戏的演进 85
第一节 南戏在杂剧影响下的进步 85
第二节 人生伦常的内容 88
第三节 “荆、刘、拜、杀” 93
第四节 高明与《琵琶记》 103
第五章 舞台艺术特质 110
第一节 表演的进展 110
第二节 服饰化装概貌 116
第三节 创演活动 120
第四节 剧场的繁盛 125
第五节 戏曲理论的奠基 129
第三编 明代诸声腔发展 135
第六章 声腔演变 135
第一节 北杂剧的余音 136
第二节 南戏诸声腔的兴起 140
第三节 南戏体制的演进 147
第四节 北方弦索腔种的萌芽 159
第七章 传奇与杂剧创作 162
第一节 明代创作总论 162
第二节 嘉靖前创作 166
第三节 嘉、隆、万过渡时期创作 178
第四节 万历戏剧创作 184
第五节 传奇巨擘汤显祖 198
第六节 晚明传奇作家 204
第七节 南戏诸声腔作品 213
第八章 舞台艺术与理论的进展 219
第一节 装扮与服饰的发展 219
第二节 舞台艺术的提高 222
第三节 演出场所的随形转移 226
第四节 戏曲理论的发展 230
第四编 清代地方戏繁兴 241
第九章 地方戏与宫廷戏 241
第一节 清初声腔演变 241
第二节 南北复合腔种与皮黄 250
第三节 地方小戏普遍兴起 261
第四节 花雅之争 268
第五节 剧种分布 274
第十章 创作的发展 290
第一节 创作总论 290
第二节 切入社会的李玉 296
第三节 自得的李渔 301
第四节 洪昇与《长生殿》 304
第五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 309
第六节 乾隆时期戏曲作家 312
第七节 地方戏剧目 320
第十一章 舞台艺术的成熟 327
第一节 音乐与舞台体制的变革 327
第二节 表演艺术的精进 332
第三节 扮相艺术的提高 337
第四节 戏班的组织 341
第五节 剧场的繁盛 344
第六节 理论的完善 349
主要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2